第12章 引蛇出洞(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少数人,大部分都明白了,这位又是位说客。  

众人也不在意,习惯就好。  

临近毕业,各地都需要扩充后备力量,南元城虽小,可城主也想将城卫军打造成精锐。  

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年南元城的确有不少人去投奔城卫军。  

南元中等学府的学员就算考不上战争学府,有些开元三重的学员天赋还是很不错的,培养一下,万石境并非没希望。  

“大家好好想想,不要急着作出决定…”  

女老师也没管下面闹哄哄的,说了一阵,任由大家自由讨论,很快走到了苏宇他们这边。  

倒不是冲着苏宇来的,而是陈浩。  

“陈浩,你开元三重,虽然有希望考上战争学府,可机会很小,若是考核没过,考虑一下城卫军,你父亲也在南元工作,城卫军新兵一个月可以回家三天,这也是很好的机会…”  

陈浩哭丧着脸,干嘛这么说,我能考上的。  

我不想去城卫军!  

为啥不劝苏宇去?  

看不起人嘛!  

女老师见他这表情,不由笑道:“怎么,还看不上城卫军?”  

“没…还是想试试,考不上再说吧。”  

陈浩沮丧无比,真考不上再说。  

女老师也不在意,很快看向苏宇,笑道:“苏宇,你是文明学府的苗子,柳执教打过招呼的,本不该劝你,不过,我是说万一你不想去,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下。”  

“城主大人对城卫军越来越重视,你又是好苗子,去了城卫军,不会让你做一些杂务,城主府有个机要处,你可以去那边实习,这也是很难得的机会。”  

苏宇想了想道:“城卫军去诸天战场的机会不多吧?”  

“很少。”  

老师以为他担心,迅速回了一句。  

苏宇点头,笑道:“我知道了,谢谢老师,我会考虑的。”  

考虑就是否定,开玩笑,我才不去。  

搁在以前,其实难说。  

老爹要是在家,南元城要是真开出一些好条件,他留在南元不是不可能。  

机要处他知道,南元相当重要的机构,很安全,待遇也很好。  

可现在老爹都跑了,自己留在南元干嘛。  

何况留在南元,能弄到自己需要的精血吗?  

想到精血,苏宇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忽然道:“老师,您说是战争学府的精血多,还是文明学府的多?”  

女老师愣了一下,很快开口道:“当然战争学府…”  

“我的意思是种类,文明学府作为研究机构,精血种类是不是会比战争学府多?”  

“这个…应该是吧?”  

老师也不是太确定,她还真不清楚,不过还是道:“论种类,应该是文明学府多,起码样本就要比战争学府多,诸天战场缴获的一些用不上的精血,都会提供给文明学府备样,战争学府的数量更多一些,比如一些对修炼有帮助的精血,数量肯定多的无法想象。”  

苏宇微微点头,这个他之前也想过,不过不确定,现在老师这么说,倒是把握更大了。  

数量重要,可品种多更重要。  

品种不多,自己怎么继续开启页面。  

语言不会,开启了也看不懂,自己难道去问别人是什么意思?  

“看来…我还是得报考文明学府啊!”  

苏宇正想着,门外有人喊道:“苏宇,去一趟执教处,柳执教找你。”  

“知道了!”  

苏宇应了一声,和老师打了个招呼,很快朝执教处跑去。  

到执教处的时候,并非苏宇一人。  

苏宇看到了几位熟人,不算太熟,不过大多知道名字。  

有开元四重的天才,也有掌握多门万族语的天才。  

刘玥就在其中。  

而执教处这边,也不止柳文彦一人,府长在,另外还有几位千钧九重的执教,实力在南元中等学府都是顶尖的。  

等苏宇来了,陆续又来了几位学员。  

过了七八分钟,大概是人到齐了,府长笑道:“你们25人,是我们南元中等学府今年的希望,不是文明学府就是战争学府,科研学府那边每年在我们这边招的人很少。”  

府长是武夫,柳文彦是文人,可此刻这位文人忽然打断道:“别废话那么多,直奔主题,没时间去浪费!”  

府长尴尬,这老东西,没看学员都在吗?  

欺人太甚,真想打断这老家伙的腿。  

其他几位执教偷笑,府长眼睛一瞪,众人瞬间安静。  

这时候府长才直接道:“最近大夏府不太安生,万族教的家伙到处蹦跶,虽然不成气候,可南元毕竟只是小城,这边没有足够的镇守力量。”  

“所以学府的意思是,你们这群人,提前去大夏府,那边更安全一些。”  

“其他小城已经发生过天才被袭击的事,万族教正在制造混乱…”  

苏宇没出声,人群中有人急忙道:“去大夏府…那考核…”  

“去大夏府考核也一样,而且比南元希望更大,大夏府名额更多一些,你们算是特批,学府推荐你们去的,到了大夏府等待考核就行。”  

“那要多久?”  

一位女生有些舍不得道:“考核还有两个多月,难道我们一直都待在大夏府?”  

“也不是,若是万族教的畜生被拔除了,全部击杀了,那随时可以回来。”  

府长有些愤怒道:“关键是这些鼠辈到处制造混乱,我们南元城小,没有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