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伟伦尔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其他人的回答,洛伦佐便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我可受不了,厮杀了一辈子,我都不企图死后有什么东西,结果还要继续砍个没完没了,怎么想都是地狱啊,大概也只有神经病才会向往于这种地方。”  

其余几人的目光有些怪怪的,不约而同地看着洛伦佐,洛伦佐也注意到了这些,目光对视在了一起,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宁静里。  

“你们…”  

“没什么!没什么!”伯劳连连说道,堵住洛伦佐的嘴。  

洛伦佐狐疑地看着伯劳,几欲说些什么,似乎是想抨击一下各位的刻板印象,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我在想,信仰这东西,或许它也确实有着其存在的理由。”  

洛伦佐的表情很是认真,他没开玩笑。  

“我之前就在想,福音教会如此愚昧,但它确实帮助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或许说它是有着存在的意义,但只是没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应有的改变,就像奥丁神的信仰,将死亡美化,好令更多的维京人能活下去,可现在不是血与剑的时代了。”  

海面之前的影子越来越大,它连绵不绝,遍布了整个海平线,一个又一个的尖刺凸起,高大的建筑如同怪物身上插满的剑戟,伟伦尔特就要到了。  

“时代变了,每个人都应做出改变,不然等待的只有被淘汰。”  

“这就是英尔维格的军力吗?”  

男人站在高台上,望着海面的尽头,晨辉挺进号的身影已经突入了视野之中,虽然遥远,但还是可以分辨出它的模样。  

他的面容已经显得有些老态了,冰冷的眼瞳里写满了疲惫,交错的伤疤遍布在肌肤之上,宛如一同经过血战的野兽。  

“我之前的想法还是太天真啊,”目睹着突破海雾的大船,男人有些无奈地摇摇头,“我有想过南下劫掠诸国,也想过如果遭遇这样的铁甲船该怎么做。”  

“我以为我们维京人的海战经验能弥补技术上的差距,我们的长船会迅速地靠近他们的铁甲船,丢出钩索,冲上甲板,将敌人杀光。  

可现在看来这也太可笑了,海博德,这些铁甲船都没必要向我们开炮,它们只要一路碾过去,便可以撞翻我们的长船。”  

与铁甲船比起来维京长船显得就像蝼蚁一样,被绝对的技术鸿沟压制着,在英尔维格技术支持的这么多年里,维京诸国内也有着大量的铁甲船,可其与晨辉挺进号相比,也实在显得落后,根本没有一战的能力。  

这不是技术支持便能补平的差距,从基础的工业来讲,维京诸国就已经起步太晚了,新的时代早已到来,可他们却浑然不知。  

“不必太担忧,陛下,我们及时地做出了改变,棱冰湾已经开始生产铁甲船了,各个领地之间的相互协助也在有序进行,这些比起英尔维格的显然要差很多,但至少证明我们确实踏出了那一步,而不是继续困守在这片苦寒之地,相互攻伐。”  

海博德也注视着海面上的大船,不出意外的话,他熟悉的几个家伙也在那艘船上。  

“可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呢?我们和英尔维格并不是一体的,只是暂时的联合而已,当解决掉高卢纳洛的问题后,我们说不定就会成为新的问题。”  

冰海之王苦恼着,这是国家之间的联合,而不是两个人交朋友,他很清楚这是一次相互利用,但他没有拒绝的能力。  

这是维京诸国最后的机会了,不依靠英尔维格的话,他们与世界的差距只会被拉的越来越远。  

“可只要寂海稳定,我们就有着和英尔维格谈判的能力。”  

海博德说道。  

以寂海为地图核心去看,会发现它被维京诸国的岛屿包裹了大半,唯一没有岛屿的地方还被高加索山脉横断拦截住了,可以说英尔维格想要探索寂海,便无法绕过维京诸国。  

“寂海,你听闻了有关寂海的传说吗?”  

提到了寂海,冰海之王想起了与之有关的传闻。  

“改变世界的宝藏,据说英尔维格能赢得光辉战争,便是维多利亚家深入寂海得到了那宝藏的部分,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便是依靠威尔格达森家族。”海博德说。  

“诸神的宝藏…大约十年前我便听过这样的传说,当时还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但最近这些话语又多了起来,你觉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冰海之王转而问向了海博德,海博德思考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回答。  

“我不知道,但从英尔维格这么重视看来,这寂海里或许真的有什么东西…可你也知道,从英尔维格分享的知识来看,寂海里尽是那些名为妖魔的怪物。”  

想到那些狰狞的怪物,海博德的心底便会发寒。  

“所以这究竟是宝藏,还是藏着灾难的魔盒,谁又清楚呢?”  

“但我总觉得,有这样的风声出现,也可能和那些守旧的领主有关,奥丁神虔诚的信徒们,你制止了内战,还选择与英尔维格合作,在他们眼里已经算是违背维京人的荣誉了,更不要说你还让他们前往寂海。”  

海博德回忆着,继续说道。  

“在那些信徒的眼里,寂海的尽头便是神圣的英灵殿,一群外人居然敢打扰那里,简直是最大的亵渎了。”  

“终末结社吗?”  

听着海博德的话,冰海之王想起了这些游走在维京诸国的教徒们。  

“是的,他们曲解了奥丁神的信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