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朝八方的菊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  

这肯定是行的!  

只要引起蛮牛的注意,甭管玩家说的什么话,蛮牛都会对玩家发起攻击。  

当然,其他没有被惊动的蛮牛,是会无视玩家的。  

性情温和的魔兽,要主动招惹。  

性情暴虐的魔兽,甭管招不招惹,只要瞧见玩家,就会嗷嗷叫着冲上来血拼。  

见蛮牛奔来,杨善就说了俩字:  

“快跑!”  

话刚说完,杨善就已经跑到十米开外了!  

独留朝八方一人呆愣原地:  

“大神你跑什么?秒他啊!”  

杨善:  

“秒个毛,在这儿打,你当其他那些蛮牛是瞎子啊?”  

“那你不早说!擦,别过来,嗷呜.......”  

蛮牛的目标是杨善。  

但朝八方挡了它的路。  

所以就让朝八方和牛角来一个亲密接触。  

要让他知道,牛哥虽然是牲畜。  

但发起火来,甭管谁挡路。  

照撞不误!  

朝八方捂着菊花浑身抽搐:  

“大神,下次早点打招呼!”  

每次都是菊花受苦,这谁顶得住?  

杨善可没闲工夫回应朝八方。  

蛮牛毕竟是二阶精锐魔兽,攻击力破百。  

而杨善现在的防御力不到三十。  

可以这么说,蛮牛那双牛角,只要撞到杨善身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很轻易造成骨头断裂。  

如果是心脏,咽喉等部位。  

甚至有可能直接造成秒杀。  

所以就算是杨善,当下也只敢引单只。  

但凡引一群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现在毕竟还只是处于斗者阶段,防御措施相当有限。  

等步入斗师级别之后,就可以将斗气外放,形成斗气纱衣。  

到时候,想要攻击弱点,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非得要先破开对方的斗气护体手段才行。  

杨善从青木纳戒里掏出了大红布。  

右手执刀,左手挥布。  

蛮牛眼睛血红,哞哞直叫,对着那红布就顶了过去。  

杨善也趁此机会,一刀划在蛮牛的腹部。  

蛮牛吃痛,身体下意识躬了起来。  

而杨善脚步蹿得飞快,趁着蛮牛这顿挫的时间,果断绕到了蛮牛的身后。  

精粹寒刀一个猛刺!  

刀身捅进去半截!  

看得朝八方菊花一紧。  

斗破里,不管是NPC还是魔兽,都有自己的逻辑。  

蛮牛的攻击方式被系统设定了范围。  

但是蛮牛的攻击方式选择,以及攻击目的选择,都是随机的。  

所以杨善也不知道蛮牛会攻向他什么地方。  

捕捉攻击轨迹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处理方式。  

作为前世的一流高手,杨善的眼力也是在三年游戏生涯中锻炼得炉火纯青。  

但捕捉攻击轨迹实际上是一件非常耗脑子的事儿。  

必须要全神贯注,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  

而有大红布在手,杨善就可以换一个更轻松的方式。  

用大红布来吸引蛮牛的注意,使得蛮牛的进攻目标从他身上转移到大红布上。  

蛮牛的攻击轨迹重点,就是大红布!  

不需要去刻意捕捉,分析蛮牛的攻击。  

自然可以非常轻易地伤到蛮牛。  

二阶魔兽,灵智大多都不高,所以用一些简单的策略,就可以让自己的击杀效率大大增加。  

腹部受创,菊花被捅,血量当即掉了一大截的蛮牛被激起了血性。  

它要将这大红布给撕得稀巴烂!  

然后......  

它就被杨善砍得稀烂,化为一道白光转世投胎去了。  

叮!击杀蛮牛(二阶精锐),越级经验加成,玩家获得200点经验值!  

斗者阶段,每提升一星需要1000点经验。  

如果是杀普通的一阶魔兽,经验值大概在10点左右。  

一阶精锐,也就20点。  

蛮牛的经验值基础额度在一百点。  

越级加成,经验翻倍,这才能有两百点。  

杀五头蛮牛,杨善就能升一星。  

这一次,蛮牛的掉落不再是蛮牛根。  

而是一枚二阶土属性魔核!  

“好家伙!好家伙!”  

朝八方狂抓头:  

“我记得玩家手册里写了,精锐魔兽的魔核掉落率只有1%啊!大神你出门踩狗......”  

杨善眼一横,朝八方就闭了嘴。  

在云霜城的许多店铺,都有魔核售卖。  

但是只卖普通级别的魔核。  

精锐级别的魔核只会回收。  

二阶精锐魔核,商店回收价能有200灵石!  

如果是百兽王的魔核,那价值还得飙好几倍,最低都能卖1000灵石!  

杨善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能这么好。  

3点福缘可不至于让掉落变得这么恐怖。  

接下来,杨善依样画葫芦,又先后引来三头蛮牛。  

经验槽凑满,杨善成功突破五星斗者!  

朝八方泪流满面。  

大家都是玩家,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朝八方也没有泄气。  

杨善的功法和武器都非同一般。  

但朝八方只要交了任务,肯定会有大提升!  

“到时候我就能跟大神一样,越级杀怪!”  

朝八方耐心等待。  

结果一等,就等了两个小时!  

由于要引怪,杨善差不多得每十分钟才能杀掉一头蛮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