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不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素月,送二姐出门。”  

顾瑶直接让顾珊走人。  

“以后二姐的事儿,你就自己拿主意,我才疏学浅,只是仗着陆侯爷而已,帮不上二姐的忙。”  

在顾珊气鼓鼓出门后,身后传来顾瑶的声音,顾珊愕然回头,顾瑶低头看着茶杯,“二姐志向远大,本也无需我帮衬。”  

顾珊拂袖而去。  

顾瑶叹道:“白家果真那么可怕么?”  

李氏不至于为以前的一点矛盾就毁了顾珊,以现在顾珊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白家少爷,很难真正做到公允。  

而且顾珊一心扑在四皇子身上,娶顾珊不等于害了白家?  

日子指定过不好,没准顾珊还会在成亲前再闹出动静来,顾瑶觉得自己还是同娘亲再谈一次为好。  

即便不同白家结亲,也不能平白给顾家添上一个敌人。  

虽然顾家不畏惧白家。  

晚上,顾瑶将自己担心私下同李氏说起,李氏道:“婚事一旦确定,顾珊就是闹出花来,我也能压着把她嫁去白家。”  

“娘…”  

“不过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顾珊就是太…想不清楚了,让她留在京城,才是害了她。”  

李氏拍了拍顾瑶的手说道:“你既然已经决定不再理会她,我也就放手,让她去闹,去折腾,迟早又是一个被四爷逐出门墙的人。”  

顾瑶重重叹了一口气,是不是拿着攻略的人总会相信攻略?  

都有几分偏执般的自信。  

顾璐是这样,顾珊也是如此,至于顾珈?  

顾瑶已经懒得再提起她了。  

不过听娘亲说,顾珈到是在泰宁长公主府混得风生水起,颇为得泰宁长公主喜爱。  

“长公主把顾珈当做早逝女儿的替身,我劝过她,可她…”  

李氏幽幽说道,“倘若她女儿在天有灵,眼见着自己的母亲疼爱一个替身,怕是也会伤心吧。”  

顾瑶立刻底下头去。  

李氏并未察觉到顾瑶的异样,轻笑道:“不过也许她孝顺,不希望泰宁长公主再为自己伤心,有个寄托总也不是坏事。”  

“只要顾珈真正孝顺泰宁长公主。”  

顾瑶对着手指,继续不吭声,她到是希望自己梦中原主去了现代是真实的。  

她也在尽力孝顺李氏和顾四爷。  

李氏又道:“不过顾珈的野心不小,对泰宁长公主也是多有利用,她虽然能听进去我的劝说,到底心结难解,我又不好太过勉强泰宁长公主。”  

“娘,为何泰宁长公主的女儿…”  

“是一桩伤心事,当日她若是肯我一句劝,她的驸马就不会…至于她的女儿?”  

李氏望顾瑶亮晶晶清澈的眸子,同四爷真的很像,“这些往事就不要提了,你只需要知晓泰宁长公主之所以对顾珈那么好,只为补偿。”  

“皇家之人,纵是公主也有许多逼不得已,危险时,还需要牺牲女儿才能保住性命。”  

顾瑶:“…”  

泰宁长公主府,顾珈最近日子过得很是滋润,而且她发现只要自己不去找李氏的麻烦,泰宁长公主对自己有求必应。  

顾珈也是个聪明的,即便依然对李氏和顾四爷怀恨在心,在依靠泰宁长公主时,她却不敢再表现出来。  

“小姐,田姨娘又让人送信,说是想见您。”  

“不见。”  

顾珈对着镜子把泰宁长公主送来的新式样的首饰和衣裙一件件往自己身上比划。  

每一件都很合身,她偏要选出最好的一件随泰宁长公主去宫中宴会。  

每次恩科之后,皇上都会设宴款待新进进士们。  

这也是勋贵重臣人家挑选女婿的重要机会。  

尤其是本科的进士年轻人居多。  

泰宁长公主指望为顾珈选个如意郎君,虽然顾珈不屑嫁给进士,但在簪花宫宴上,不仅有进士,更有皇子们和勋贵世子。  

那些人才是顾珈的目标。  

听到顾瑶同陆铮定亲后,顾珈更为迫切嫁得比顾瑶更好,更风光了。  

顾珈嘟囔道:“这时候,她只会给我添乱,拖我的后腿,去拿五两银子送去给田姨娘,父亲已经不要她了,让她趁着年轻,找个庄户人家嫁了吧。”  

丫鬟虽然不齿顾珈的薄凉,奈何公主宠着她,也就不好多说。  

她拿了银子弯曲膝盖,去给等在门口的天田姨娘送了过去。  

田姨娘捧着银子,哭成了泪人。  

而高墙之内,顾珈巧笑嫣然陪伴泰宁长公主,奉承着她,在她面前尽孝。  

随着田姨娘来的庄子上婆子把哭得瘫软的田姨娘搀扶上破旧的马车。  

田姨娘哽咽道:“珈姐儿不该这么对我,我是她亲娘啊。”  

“您想开一些吧,不是所有儿女都是孝顺的,前头村子上的一个寡妇,守寡三十多年,带大了四个儿女,可儿子娶了媳妇就把老娘给忘了,那寡妇死了三日,尸体都臭了,才被人发现…”  

婆子很有一把子力气,皮肤也是常年耕种后的粗糙通红,“我多说一句,女儿已经指望不上了,你…你也要为自己想一想,你现在还能再生,即便无法有孕,有个男人在身边,你总能过得好一些。”  

“我…我不改嫁的。”  

田姨娘仿佛受惊的兔子,双眸通红,“我要为四爷守着,他总有一日会来接我回去的。”  

婆子摇头道:“男人的话能相信?你都拿了放妾书,还指望顾四爷吃回头草?现在顾四爷已是永乐侯了,就你这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