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蛮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世谁也不知顾瑶同李姨娘去庄子上小住经历了什么。  

顾璐当时一心同顾珊斗法,争夺一门好亲事,那时嫁入富贵名门才是她和顾珊考虑的问题。  

谁有心思去管已经名声毁掉且没有未来的顾瑶?  

毕竟东平伯世子同王小姐定亲时,整个京城的人都说他们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王鸿儒更是时常被隆庆帝叫进宫去,连顾清都不敢同他争锋。  

顾清从未提过给顾瑶出气的事。  

甚至阻止顾家再提起此事。  

那段日子,顾瑶就是满京城名门小姐口中的笑话。  

东平伯世子和王小姐越是风光,顾瑶就越是丢脸。  

恰好那段日子,顾瑶不在京城,避开了世人的贬低和嘲讽。  

半年之后,差点成为太子师傅的王鸿儒突然被隆庆帝厌弃了,东平伯世子也不再风光备受热议,李姨娘带回了大变样的顾瑶。  

虽然顾瑶依然很好胜,但她不会再张扬任性。  

也不会模仿京城才女们的文雅打扮。  

顾瑶穿衣佩饰正常之后,明艳绝俗,顾老夫人就冲她相貌都对她有几分善意。  

顾璐听说顾老夫人动了用顾瑶联姻的心思。  

恰好在此时,顾瑾博取了功名,得到隆庆帝的提拔,顾瑶在顾家很少再被奚落了。  

…不知怎么传说顾瑶命格好,是个会生儿子的。  

当时顾璐对此嗤之以鼻,这种鄙俗的流言只会拉低顾瑶的层次,又不是乡下贫苦人家,勋贵名门娶媳妇可不是以好生养为准。  

现实是淮阳王派请了不下三拨媒人向顾四爷求娶顾瑶。  

顾璐清楚记得顾四爷当时差一点被媒人说出的名字惊掉了下巴。  

就算没有退婚的事,顾瑶如何都攀不上淮阳王的。  

身份地位相差太过悬殊了。  

淮阳王只是闲散王爷,在朝廷上无权无势,然而淮阳王府三代单传,家财丰富,淮阳王很受太后娘娘的宠爱,淮阳王妃可是不少闺秀们眼中的肥肉。  

哪怕淮阳王只是娶继妃,嫡妃没有留下子嗣,不用进门就当后妈,同嫡妃相差不多。  

顾四爷说淮阳王登错门,一连打发了几波媒人,最后还是淮阳王手捧赐婚旨意亲自登门才让顾四爷相信,顾瑶要做淮阳王妃了。  

这门亲事定下来后,轰动了整个京城。  

东平伯世子脸都被扇肿了,很快东平伯因为玩忽职守被夺去官职,东平伯世子科举不中,后来又摔断了腿,东平伯府就此一蹶不振。  

此事若没顾家的报复,谁都不会相信的。  

今生,东平伯被夺爵,其实也只比前生早上几年罢了。  

顾瑾狠辣无情的性子又岂会放过东平伯一家?  

最终东平伯成了顾瑾疼爱妹妹的证据。  

不能再回忆前世了,顾璐切断自己的胡思乱想,拽起汪氏,“即便我去顾家,他们只会奚落我,根本不会帮忙。”  

“璐姐儿不去怎知他们不会帮忙?为了你哥哥,璐姐儿暂且忍耐一次,等到瑞哥儿…他不会亏待你的。”  

汪氏也知道顾瑞经过此事后前途渺茫,除非能把此案逆转,顾瑞成为无辜的人。  

顾璐犹豫片刻,“也罢,我们就去顾家看看,只要顾家让我进门,我就是跪死在顾家也会求他们帮忙解救哥哥的。”  

汪氏抹泪道:“委屈你了,是我没用,只会让你求人,让你…璐姐儿,娘以后一定护着你,帮你洗刷今日的耻辱。”  

只要她能顺利嫁给师兄,眼前一切的困境都会改变的。  

“其实求求人,不算什么。”  

当年她同师兄的事被郡主威胁,她不也是哭哭啼啼去求了父亲?  

顾璐苦笑道:“可是我最不想求得就是顾湛。”  

她可以对任何人低头,唯独对顾湛不可以!  

她宁可去受任何的欺辱,顾湛不能再辱没她半分。  

何况顾湛也帮不上忙,哪怕今生他已经是永乐伯,比前世地位高很多。  

汪氏:“…”  

顾家怎么可能让顾璐进门?  

门房的下人连往里面通禀都省了,直接对停在侧门的马车道:“老夫人才下了命令,禁止你们母女来顾家,四小姐还是快些走吧,别让奴才为难,被旁人瞧见了,奴才怕是性命不保。”  

“顾湛呢?他儿子生死未卜,他就不管吗?”  

汪氏隔着帘子,斥问道:“眼见着瑞哥儿含冤莫白?”  

顾璐闭上了眸子,自取其辱!  

仆从下人给顾璐一份薄面,毕竟顾璐身上有四爷一半的血脉。  

汪氏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是顾家的弃妇罢了。  

还想在顾家家仆面前摆四夫人的架子?  

“伯爷一大早就带着三少爷,六小姐,以及李夫人陪着老夫人去寺庙还愿去了,四爷说这次是稳中的。”  

“李夫人?!”  

汪氏嗓音尖锐,突然抬高了一些,“他竟然扶正一个贱妾?!还要不要脸了!”  

虽然她不在意顾四爷,甚至厌恶他,从未想过顾四爷离开她后过得更好了。  

甚至往日在她面前立规矩的李姨娘即将做永乐伯夫人!  

她为顾瑞操心时,顾四爷潇洒带着妻儿出游。  

…诚然汪氏不在意富贵荣华,但已经习惯做四夫人,突然这个位置换成了李氏。  

汪氏可不会大度到祝福李氏同顾湛。  

“真真是贱人同浪荡子配成一对!”  

“你说谁是贱人?谁是浪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