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善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瑶本没打算再多停留,甩开顾璐转身离开。  

今日她原本不打算同顾瑾一起来的。  

可是她到底还是跟来了。  

其实她跟着顾瑾出门,本就限制了顾瑾的发挥!  

顾瑶对顾璐和汪氏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甚至连同情都不存在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倘若她是个心软的人也不会做律师。  

她对顾瑞多了几分不忍,尽力帮他一把,助他走上科举正途。  

不过以顾璐如今的状态,顾瑞怕是很难不受顾璐的牵连…不过那是他们兄妹之间的事,顾瑶管不了,也没心思去管。  

顾璐咬着嘴唇狠狠瞪着顾瑶远去的背影,即便知道顾瑶说得有道理,可是她仍然被恨意充斥着。  

顾瑾就是在打压顾瑞。  

就是踩着顾瑞的肩膀往上爬。  

前世她听到不少顾瑾的事,比如他无情无义,比如顾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顾瑾排斥异己,陷害中梁,勾结宦官,谋害帝王…这些都是她听来的也确信不疑,否则顾瑾凭什么爬到首辅的位置?  

凭什么成为托孤重臣?  

她好恨方才没有甩开顾瑶,她该去痛骂那群侮辱娘亲的人,明明就是顾湛的错,顾家冷漠无情,她娘是无辜的。  

谁都有追求美好幸福的权力。  

等将来她娘和方展举案齐眉,恩爱异常时,如今骂娘亲的人会看清顾湛的真面目。  

她要让娘亲的幸福和顾湛的不幸很抽这些人的脸!  

方展现在被降爵,顾璐自有办法让他把爵位重新争回来。  

顾璐抛开心头因顾瑶而升起的一丝念头,听着旁人称赞顾瑾的话,她这辈子绝不会让哥哥再做顾瑾的垫脚石!  

“六小姐。”  

“怎么是你?三哥呢?”  

顾瑶来到同顾瑾相约的地方,只见到跟在马车旁边的顾瑾那位有几分阴沉的常随。  

“三少爷说,过犹不及,他先回去了,命奴才保护六小姐。”  

顾瑾真是个谨慎之人,从不为任何事情或是人丧失理智。  

冷静得犹如石头一般。  

顾瑾具备一切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因素,如今顾四爷封爵,又被隆庆帝另眼相看,顾瑾的仕途更为顺畅。  

顾瑶不知顾璐前世顾瑾所走的道路,今生顾瑾会少些弯路,不,也有可能会多些‘挫折’。  

今生顾瑾也可借助永乐伯之子的好处,当然也少不了为‘得意便猖狂’的永乐伯收拾乱摊子。  

她见到了根本不该出现在考场外的人永乐伯顾四爷。  

“你先去伺候三哥,我不问三哥去了哪里,今日的事,算我欠三哥一个解释。”  

顾瑶压下常随的话,“三哥比我危险,你该时刻跟在他身边的,我带了侍卫和素月,又有父亲在,没人能伤得了我。”  

说完,顾瑶直奔顾四爷而去。  

常随阴沉眸子闪过异样,好似有了一缕温度,六小姐已同顾四爷回合。  

顾四爷自是满眼嫌弃,不过嘴角却是翘得高高的,“爷方才见到了瑾哥儿,见到你拦住顾璐。”  

常随耳力非比寻常自然听到不远处顾四爷的话。  

本来他看不上六小姐,认为六小姐只会给三少爷添麻烦。  

以前六小姐狂妄无知,三少爷在暗处帮她挡去太多的麻烦。  

病好后的六小姐沉稳不少,也如同三少爷所想长大懂事了。  

六小姐依然是善良的,有种在他看来莫名其妙的坚持。  

偏偏三少爷纵容六小姐的坚持。  

他不是没劝说过三少爷。  

可三少爷平静的看着他,说他可以不择手段,不希望顾瑶也失去本心,有良知不是错,善良同样也不是错。  

而且顾瑶是他妹子!  

他愿意为妹子的底线改变一些策略。  

为此您不惜被六小姐牵连?  

他以为三少爷不会回答,三少却笑着说小妹是福星,她有底线亦有坚持,从不会因为盲目善良而牵连旁人。  

也许他的名声会更好。  

原本常随不信的,遵从三少爷的命令停下针对汪氏的计划.  

在他看来汪氏死不足惜,这样的女人早就该身败名裂,她的儿女也该被她牵连受尽世人的鄙视。  

他们什么都没做,汪氏就把自己和一对儿女玩死了。  

顾瑾根本不需要沾手,顾瑞被逐出家门。  

今日顾瑞又有机会在众人面前洗白自己,常随都觉得结果超乎想象得好。  

哪怕他们计划成功也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三少爷名声不仅没受任何影响,反而更上一层楼。  

对尚未入仕的三少爷来说,名声胜于一切。  

难道这就是老话常说的好人有好报?  

世道怎么会让好人得到好处?  

常随一直坚持的信念有一瞬的松动。  

顾四爷领着顾瑶随便找了茶棚坐下,不少学子的亲人等在考场外。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贩茶棚运营而生。  

顾四爷嫌弃茶棚简陋,嫌弃椅子不干净,理直气壮让顾瑶擦拭一遍,好不容易哄着顾四爷坐下来,他又嫌弃桌子有油污脏了自己的衣袖。  

顾瑶又得重新抹了一遍桌子,还得听顾四爷抱怨,他这身衣服不能要了。  

“这回您满意了?您完全把我当丫头用了。到底来做什么?”  

顾瑶心里有火,语气自然不好。  

顾四爷胳膊肘撑着桌面,好笑看着顾瑶,说道:“这里茶肯定也是不能入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