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拒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氏绝对想不到顾瑶会蹦出这句话来。  

她一把抓住顾瑶的手臂,“你可不能这么想,瑶儿,听话,即便以后陆侯爷无法做到娶你的承诺,你也不能入宫去。”  

“先不说后宫如何,就是…皇上也太老了。”  

“除了陆侯爷外,世上还有人会顺着你,依着你,甚至只要你一个人的。”  

李氏第一次在顾瑶面前方寸大乱,顾瑶往日的任性决然,显然吓坏了李氏。  

“陆侯爷不值得你搭上一辈子的幸福。”  

“娘…我就是说说而已。”  

顾瑶轻轻摩挲着李氏微凉的手臂,“我发誓,我绝不会同隆庆帝有任何牵扯的。”  

“还有镇国公!”李氏盯着顾瑶,“你同他也不成!”  

顾瑶:“…”  

没准顾四爷和李氏真能过好下半辈子?!  

他们都会让她无语错愕。  

只是顾四爷更过分一点罢了。  

不过一切都要看汪夫人如何选择了,她同顾瑾不会插手。  

“虽然父亲不怎么争气,时常做一些蠢事。”  

顾瑶靠在李氏怀里,轻笑道:“但我不缺父爱,不会找个比父亲还大的老头子!”  

李氏仔仔细细打量怀中的女儿,最终放心般吐出一口气,“还好,你还没算糊涂透顶,瑶儿,记得永远不要为一个男人而不顾自己。”  

“这世上没谁比你自己更重要了。”  

顾瑶微微点头,似李氏这么想得通透的女人并不多。  

无论在何地,李氏都能活下去。  

“据说镇国公夫人对陆侯爷最好,而镇国公老夫人大长公主同样很宠溺陆侯爷。”  

李氏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在宫变时,大长公主差点坏了皇上的好事!只差那么一点点太子殿下就能活着见到先帝了。”  

“一旦让先帝见到太子殿下,四皇子必将失败。”  

李氏好似很冷一般抱紧顾瑶,“当时的状况极是凶险,好在皇上赢了,否则…纵然你舅舅怕也逃不掉的。”  

“因此皇上登基后虽然册她为大长公主,册了陆皇后,对大长公主关键时刻背叛自己,始终有着极强的恨意!”  

“也就是陆皇后一直支持他,镇国公陆恒听话,否则大长公主怕是不会有如今的日子。”  

顾瑶也听得心头凉气阵阵,“大长公主傻了不成?自己女婿不支持?”  

“因为当时谁都不看好四皇子能赢,大长公主只是为陆家和自己再寻一个退路。我猜当时她也没想做太多,只是悄悄给太子送了个消息…”  

李氏轻声分析:“东宫的谋臣也不是白给的,一个不清不楚的口信愣是让他们猜到了有可能的危险。”  

“不是说太子殿下是病逝?”  

“…一碗汤药而已,太子不喝,太子殿下的儿女一个都活不了。”  

李氏眸子阴沉,作为娘亲,又是很疼儿女的娘亲,无法去想当时的惨烈。  

“太子竟是相信了?”  

“他不相信又能如何?不过是赌一把。”  

顾瑶记得太子留下来的两个儿子,一个瘸了,一个傻了,虽然都还活着,但活得很憋屈。  

隆庆帝不是为了掩盖当年宫变的真相,怕也不会留着他们。  

“陆侯爷大在镇国公府地位超然,没人会因为他身上的血脉而针对他。”  

李氏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陆侯爷就是镇国公府上下平安顺遂的保障,他若有个意外,以皇上的小心眼儿,对陆皇后的情分已淡,镇国公府再不会有今日的地位权柄了。”  

顾瑶抿了抿嘴角,“最觉得委屈郁闷就是镇国公吧。”  

“他…也许吧。”  

李氏只是见过镇国公一面而已,记忆早已模糊,“瑶儿,都说女子可怕,然而心里装着事的男人一旦发疯,比女子更可怕。忍耐的时间越长,爆发出后的威力越强。”  

“您是说镇国公…”  

“不知道。”  

李氏轻轻摇头,“我不了解他,不好胡乱猜测,但是他们陆家的男人…一贯能装,能忍,若是你嫁过去,不要小看他们陆家男人。”  

真是比女子还能忍啊。  

不过两三日,顾璐陪着汪夫人回到顾家。  

顾瑶发觉汪夫人看着比以前更有几分生气,不再是冷冷淡淡,死气沉沉。  

她整个人好似被滋润过的花朵,慢慢恢复生机,重新绽开女子的光华。  

汪夫人的变化,顾四爷自然看在眼中。  

当晚,顾四爷就打算同自己的妻子做点夫妻间的事。  

顾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在她睡得迷迷糊糊时,听到院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接着就是顾四爷气势汹汹的说话:“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她到底有没有把我当做她夫婿?竟然…竟然骗爷,把爷往丫鬟怀里推…好似爷碰她不得。”  

顾瑶翻身而起,发怒的顾四爷会不会把邪火愤怒都发泄到李氏头上?  

李氏已经披上了外袍,轻笑道:“瑶儿,四爷不会对我如何,你先睡吧。”  

她很快出门去,顾瑶哪里睡得下?  

悄悄趴在门缝向外打量,顾四爷依然愤愤不平,却也没对迎出来的李氏拉扯。  

“爷缺女人吗?”  

“不缺。”  

李氏低头浅笑。  

“爷需要她来安排通房?让她决定爷今晚睡哪个丫头?”  

“夫人是怕四爷您睡不安稳。”  

“爷自己一人也睡得,又不是色鬼,非要夜夜笙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