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四爷一点都看不上李勇娶的媳妇,当他看不出李勇媳妇对自己的轻视?  

也就是看在李勇尚且听话的份上,否则他才不会每次都教导李勇做人呢。  

其余两个嫡女总有外家做靠山,瑶儿本来能依靠李勇几分,可李勇不会讨好皇上,这辈子也就是个侍卫了。  

御前侍卫说出去好听,常伴帝王,可依然只是个侍卫。  

了解李勇木讷的人,都知道就算他在皇上身边,也同木头一样。  

顾四爷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面对家族和长兄的压力,他肯定是支撑不住的。  

“四爷,四爷,奴才来接您回府。”  

之风领着一众奴才跪在顾四爷面前,哽咽道:“奴才总算又见到您了。”  

顾四爷踢了踢之风,道:“哭什么?爷不是好好的?天牢也没奈何爷,以后爷可以同言官御史们说,爷也是下过天牢的人了。”  

昔日有一阵风潮,没有触怒过隆庆帝,没有被关过天牢的御史不是好御史。  

当然好御史也是指能从天牢里太太平平出来,若是直接关进天牢,到死也出不来,或是直接免官问斩,肯定没御史言官羡慕。  

之风擦拭眼角,“您说得是,奴才恭喜四爷了。”  

顾四爷骑上温顺的马,再次看了一眼李勇那匹桀骜不驯的黑马。  

黑马仿佛嘲弄他,顾四爷咬牙,下次一定从陆侯爷手上得一匹好马,专门骑给黑马看看!  

“走吧。”  

顾四爷策马扬鞭,在天牢里待了半个多月,他还从没离开母亲和长兄这么长日子。  

虽然他相信长兄会想办法捞自己出天牢,可是一个人被关到天牢的滋味并不好过。  

好似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  

何况他本就是被冤枉的,作为纨绔子弟,他也明白不是所有的冤屈都能洗白。  

有些人至死都背冤屈。  

顾四爷能出来,他知道除了运气的原因外,顾清以及顾瑶她们帮了他!  

当然顾四爷知道是知道,感激之类的情绪是半点也无。  

已经习惯长兄帮忙了,只是他对顾瑶时,总有点抹不开面。  

回到顾家时,见到笑盈盈的顾瑶,顾四爷突然间就想开了,眼前的丫头是他的女儿!  

亲生女儿!  

孝顺他不是应该的?  

他也会尽力给顾瑶安排婚事什么的。  

“老四,老四。”  

顾老夫人纵然身体不舒服,也被李妈妈搀扶着出门亲自来接宝贝疙瘩。  

顾清也到了,见到幼弟,他往日严肃的脸庞也多了几分欣喜。  

他仔仔细细把幼弟看了清楚,点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顾四爷在天牢中的‘丰功伟绩’,他也听说了,不过他有点怀疑听到的一切。  

虽然他有时对幼弟很无奈,但赵炼可是出了名的坚毅善辩,幼弟不至于把赵炼气到。  

“娘,儿子回来了。”  

顾四爷从马背上翻身而下,没等站稳,就被顾老夫人拉住了,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瘦了,瘦了。”  

顾瑶默然,明明就是胖了一圈嘛。  

顾四爷在天牢里除了不得自由外,日子过得可舒心了。  

“放鞭炮,给老四去去晦气。”  

“让厨房赶紧上菜,就做老四爱吃的。”  

顾老夫人一样样吩咐下去,一手拉着老四,一手拽着长子,“清儿,我代老四多谢你了。”  

“我为长兄,自当维护弟弟。”  

顾三爷在一旁听得直皱眉,可没见大哥维护他。  

到底不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待遇就是不一样。  

钱氏本也见不惯,想要说几句话,七小姐拽了她一把,低声道:“娘答应过我的。”  

罢了!  

钱氏撇嘴,“四爷回府这么大的事儿,四弟妹就在娘家住着?这寿宴已经过去两三天了,她倒是在娘家住上瘾了。”  

这话自然传入顾老夫人耳中,脸上带出几分不悦。  

钱氏虽是嘴欠,可说得也在理。  

顾四爷说道:“娘,!她来接儿子,还不够让儿子生气呢,她这些年也没回过几趟娘家,就让她多住几日吧。”  

满不在乎的顾四爷扶着顾老夫人进门,顾老夫人有心肝陪着,自然放下对汪氏的些许不满。  

府邸鞭炮齐鸣,顾瑶捂着耳朵,顾珏拿了几个爆竹亲自燃放。  

顾瑾却也护住顾瑶,兄妹三人在爆竹声中欢笑着。  

等顾珏闹够了,素月上前道:“老夫人方才打发人来说,让六小姐,三少爷和五少爷去用膳。”  

顾瑾抬手压了压顾瑶头上的狐皮帽子,轻笑点头,“高兴了?”  

顾瑶点了点头,见顾四爷一切安好,她这颗心放下了大半。  

“还有就是,老夫人特意让人去叫李姨娘过来。”  

“嗯?”顾瑶诧异般挑起眉梢,“祖母亲自吩咐的?”  

顾瑾也皱了皱眉,以前顾老夫人从来不传唤李姨娘的,对生下顾瑾的李姨娘甚至比对田姨娘还要严苛冷淡。  

素月福身道:“是,李妈妈亲自去传话,顺便领李姨娘去正堂。”  

顾瑶同顾瑾相识一笑,看来娘亲是再也躲不开了。  

汪夫人不在,让李姨娘过去,倒也不算太出格。  

总不能顾四爷回家,他的女人们一个都不露面吧。  

顾珏道:“不过是让娘去伺候父亲用膳,把你们稀罕的?三哥,我倒是希望娘一个人,不用伺候他。”  

顾瑶道:“五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