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劝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了具体的考题,再让哥哥将八股文仔细研究个百十来遍,顾璐就不信哥哥顾瑞还不如顾瑾。  

顾瑾再是天才,也未必比得过研究真题日子很久的顾瑞。  

“这些题目…”  

顾瑞本性比较老实,眼见嫡亲妹子拿出考题,不觉高兴欢喜反而有几分的忧虑。  

他起身先把窗户和门关严实了,并命令自己的书童在外看着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一步。  

“你是从哪得来的考题?四妹,若是考题是真的,意味着考题已经泄露,这…被人知道后,我不仅得不到功名,反而这辈子都无法再参加科举。”  

“考题泄露,皇上定会勃然大怒,顷刻间这就是一场震动官场的舞弊案子。”  

顾瑞指着无动于衷很是平静的顾璐,“你怎么偏偏掺和进这样的是非中?四妹,我知晓你是为我着想,可咱们不能给顾家惹祸,毁了顾家啊。”  

这就是她的傻哥哥!  

一辈子被顾瑾压着,郁郁而终,却从未反抗过顾家,反抗过命运的不公平!  

顾璐对兄长顾瑞又是心疼,又是难过。  

恨他的老实懦弱,也恨他不曾做过兄长该做的保护妹妹的事。  

更是怨恨顾瑞本性的善良。  

这年头善良老实是最最没用的,只有狠人才能活得更好,仕途得意。  

顾璐说道:“哥哥,我是你亲妹子,又岂会害你?!你先冷静冷静,听我说完。”  

顾瑞点点头。  

“这些考题都是我千方百计得来的,没人知道这些题目就是今年的考题,哥哥不必担心卷进科举舞弊案去。”  

顾璐轻声说道:“何况今年会试的主考是何大人,最会揣模圣意的人,也最是精明之人,既能同冠世侯称兄道弟,又可以…可以…”  

据说陆铮阵亡有他在背后使坏的原因。  

不过当时顾璐已然绝望,对外面的事也不怎么关心,消息传到她耳中,都已过上许久了。  

“横竖他是聪明人,绝不会在他第一次主持科举就谋得银子,反而他会在仕子中选择一些值得培养的后辈。”  

顾璐清楚记得顾瑾就是因为得何大人赏识而步步高升…也是顾瑾掀翻了曾经权倾朝野的何大人,占据了他所有的政治资源。  

顾瑾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从来不讲恩情!  

“若是哥哥能通过这次科举让何大人另眼相看,将来你的前程无需依靠大伯父了,以后大伯父兴许反过来求你。”  

“四哥可比三哥有良心多了。”  

顾璐眸子深邃,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若是哥哥能高中,名次比三哥更好,大伯父许是会有意过继四哥。”  

“这是什么话?四妹,我是父亲的儿子,怎能为了权势就过继到长房名下?我可是父亲的嫡子,断然没有过继嫡子的。”  

顾瑞虽然听说了一些风声,一直不信四妹竟有意让自己舍弃生父。  

他以为定是顾家旁人乱嚼舌根子,看不得四妹同大伯母亲近。  

没想到今日他竟是亲耳从四妹口中听到了真相。  

不是旁人乱说,而是四妹的确有心脱离四房。  

顾瑞虽然读书天分不高,但也是读孔孟圣贤书长大的,对伦理看得格外重。  

顾璐无奈扶额,“他给四哥什么好处?只会在外惹事,同一群狐朋狗友胡闹,时不时还让娘亲为他伤心,从来不体恤娘亲的不易,不仅纳了两房小妾,还弄出一堆的庶子庶女扎娘亲的心,最终娘亲对他绝望…”  

“四哥只记得有父亲,就不曾想过娘亲?就不曾心疼娘亲陪着一个不懂她的人空耗岁月?”  

“…你这是什么话?”  

顾瑞脑子中形成的三观好似被顾璐彻底打碎了,“什么叫娘亲陪着父亲空耗岁月?你想做什么?四妹,汪家也好,顾家也罢,都不会容许任何丑闻的。”  

“哥哥不管娘亲,眼看着她受苦受难,被丈夫磋磨,不得欢颜,我却是无法继续忍耐下去的。”  

顾璐从未放弃过带着生母离开顾家的心思,哪怕顾老夫人她们隐隐察觉出点什么来,她也不会就此放弃。  

为能让和离的计划顺利进行,顾璐同顾珈商谈过,顾珈不会影响她的计划,而她也不会再插手顾珈追求陆铮的事。  

并且顾璐还保证大伯母这次能顺利有孕。  

为了娘亲和兄长,顾璐可是不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偏偏她哥哥太迂腐,不仅没看出顾家人的险恶用心,还把顾四爷当做一个好父亲!  

不愿意离开顾四爷!  

顾瑞说道:“我见父亲对娘亲还好,四妹别对父亲太过苛责了,娘亲…娘亲一心都在书画上,很少关心父亲,而且娘亲可从来没反对过父亲纳妾,两个姨娘生下的弟妹也都是娘亲自己点头应允。”  

“顾家的规矩虽是不如一些人家苛刻,有祖母在,没人会让娘亲没脸的,也不会让我们受庶出的欺负。”  

“四哥是没受过三哥的压迫?还是我没被六妹教训过?大伯母越过我同二姐,把对牌交给六妹,这还不算是捧庶压制嫡出?这还不是不守护规矩?”  

“四妹…若是大伯母把对牌给你,你愿意尽心尽力操持顾家?”  

顾璐被兄长一句话问得没了声音。  

她才不会对顾家掏心掏肺呢:  

“四哥,不是我无情,而是顾家这些人,除了娘亲和你之外,他们都不值得我真心相待。”  

顾瑞沉默,“反正我是不会想过继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