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找人打辅助(2/3)
能…请太子前去提请。”
陈贵先是颔首,随即脸上现出一抹讥讽之色:“遇不法事,令尊不去参劾,却请动太子出马,令尊可真是耍的好手段啊!”
张延龄笑着问道:“所以您认为,家父是因为怕事才不敢提的吗?”
“这…”
陈贵一时哑口无言。
张峦怕事?
刚入朝,好不容易混个实职鸿胪寺卿的位子,先上疏参劾梁芳和韦眷,接下来又弹劾李孜省…那简直是无所顾忌勇往直前的奇葩。
说张峦能力平庸,似无可争议。
但要说张峦怕事,实在太过牵强了。
“家父之所以找太子殿下提这件事,乃是因为梁芳和韦兴犯了大忌讳,把他们肮脏的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加上开罪了东宫…此时东宫主动发起反击,不是最恰当的吗?”张延龄据理力争。
陈贵想了想,突然觉得张峦有点儿深不可测的意思。
这位朝中新贵不但不怕事,还敢把事挑到太子那儿,让太子站出来检举揭发…只有像陈贵这样常伴周太后身边的人才知道,皇帝一直埋怨太子懦弱,不堪重用,这不就给太子找自信来了么?
胆大包天啊!
“所以,需要我帮忙?”
陈贵谨慎地问道。
“是啊。”
张延龄继续笑着道,“太子毕竟从未曾有过如此与人相争的先例,就算由他去跟太后娘娘提,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但要是有陈公公您从旁协助的话,那事就容易许多。”
陈贵道:“我可干涉不了太后老祖宗的主意。”
“没让您明着帮太子说,只是在太后娘娘召您问询的时候,您适当把事往太子那边倾斜就行了。”
张延龄感慨道,“话说如今宫里,御用监的差事,人人觊觎,就在于御用监全权负责宫内开销等事宜,也只有陈公公这般小心谨慎,且顾全大局之人,才有资格执掌御用监,而不会被宵小乱了规矩。”
陈贵马上听出来了,这是张延龄提请结盟作出的暗示。你帮太子,等于是提前跟太子打好关系,那以后就算你被韦兴给挤下去,太子也会帮你上位。
要么你就完全指望太后给你撑腰…但就怕…太后没心思为你做主。
再说,储君和太后,你分不清轻重吗?
谁对你未来的前程有帮助,难道你拎不清?
陈贵问道:“究竟是何事?”
张延龄笑道:“不好说。过个几日,待太子殿下往清宁宫时,就请陈公公您…多加提点和协助。一点薄礼,还请笑纳,将来…我等也要仰仗您。”
陈贵笑道:“不敢当,未来的皇后娘家人,是我等该依从才是。”
四月初二。
已是周太后上徽号的前一天,这天乃朱祐樘前来向周太后请安的日子,却一反常态没有带自己的新婚妻子来。
以成化朝时期的惯例,朱见深每五天来给周太后请安一次,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显得比他还要孝顺,所以让太子朱祐樘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史书上记录朱见深对周太后是“五日一朝,燕饗必亲”,在皇帝“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纵观整个大明,已经算是非常孝顺的皇帝了。
朱祐樘到了清宁宫,等了好半天,才见到周太后本人。
平时周太后一天两次礼佛,无比虔诚。
“皇祖母,玗儿她今天偶感不适,再加上孙儿有件事要跟您说,所以就没让她跟着过来。”朱祐樘对此行独身而来做出解释。
周太后笑道:“成婚后,你还不忘时常来看望祖母,足见你的孝顺。也就是你身边的小妮子不在,我才这么说…其实,你不用每次都带她来,有时候祖母想跟你说两句不太中听的话,都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呢。”
朱祐樘一听,看来自己这位皇祖母心机很深啊。
竟还有话要单独面授给我?不让我的好玗儿听?
不好意思,不管什么事,我转头都会都告诉她,这是我对玗儿的忠诚。
“你们先退下吧。”
周太后摆摆手,意思是旁人不要过来打扰。
等人都退下后,周太后才道:“太子,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了,这里没旁人。”
朱祐樘恭敬地道:“孙儿听说明日皇祖母就要上徽号,孙儿是来恭贺您的。”
“瞧这话说的…你恭不恭贺,这事都会办,哀家知道你有心,但这不是什么要紧事,难道怕你的妃子听到?肯定还有别的啥事…”
说到这儿,周太后白了孙子一眼。
你这小子现在还学会兜圈子了?
朱祐樘这才支支吾吾道:“孙儿有件事想问问皇祖母。”
“什么?”
周太后很疑惑,孙子还真有事啊。
朱祐樘道:“听说,今年的浴佛节,皇祖母要去宫外礼佛,不知可有此事?”
周太后琢磨了一下,觉得没啥问题,于是反问道:“你怎突然提这个?”
显然以周太后的老谋深算,在不清楚孙子的目的前,不会正面作出回答。
“是这样的…孙儿恳请…皇祖母不要去…”
朱祐樘支支吾吾道。
周太后脸色陡然阴沉下来,她并不觉得孙子是在造次,其间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也是先前张玗给朱佑樘制定的说话策略。
“孙儿,有事,你就直说吧。”
周太后蹙眉道,“是有何不好的事情,你感到担忧吗?还是说,你仅仅是
陈贵先是颔首,随即脸上现出一抹讥讽之色:“遇不法事,令尊不去参劾,却请动太子出马,令尊可真是耍的好手段啊!”
张延龄笑着问道:“所以您认为,家父是因为怕事才不敢提的吗?”
“这…”
陈贵一时哑口无言。
张峦怕事?
刚入朝,好不容易混个实职鸿胪寺卿的位子,先上疏参劾梁芳和韦眷,接下来又弹劾李孜省…那简直是无所顾忌勇往直前的奇葩。
说张峦能力平庸,似无可争议。
但要说张峦怕事,实在太过牵强了。
“家父之所以找太子殿下提这件事,乃是因为梁芳和韦兴犯了大忌讳,把他们肮脏的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加上开罪了东宫…此时东宫主动发起反击,不是最恰当的吗?”张延龄据理力争。
陈贵想了想,突然觉得张峦有点儿深不可测的意思。
这位朝中新贵不但不怕事,还敢把事挑到太子那儿,让太子站出来检举揭发…只有像陈贵这样常伴周太后身边的人才知道,皇帝一直埋怨太子懦弱,不堪重用,这不就给太子找自信来了么?
胆大包天啊!
“所以,需要我帮忙?”
陈贵谨慎地问道。
“是啊。”
张延龄继续笑着道,“太子毕竟从未曾有过如此与人相争的先例,就算由他去跟太后娘娘提,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但要是有陈公公您从旁协助的话,那事就容易许多。”
陈贵道:“我可干涉不了太后老祖宗的主意。”
“没让您明着帮太子说,只是在太后娘娘召您问询的时候,您适当把事往太子那边倾斜就行了。”
张延龄感慨道,“话说如今宫里,御用监的差事,人人觊觎,就在于御用监全权负责宫内开销等事宜,也只有陈公公这般小心谨慎,且顾全大局之人,才有资格执掌御用监,而不会被宵小乱了规矩。”
陈贵马上听出来了,这是张延龄提请结盟作出的暗示。你帮太子,等于是提前跟太子打好关系,那以后就算你被韦兴给挤下去,太子也会帮你上位。
要么你就完全指望太后给你撑腰…但就怕…太后没心思为你做主。
再说,储君和太后,你分不清轻重吗?
谁对你未来的前程有帮助,难道你拎不清?
陈贵问道:“究竟是何事?”
张延龄笑道:“不好说。过个几日,待太子殿下往清宁宫时,就请陈公公您…多加提点和协助。一点薄礼,还请笑纳,将来…我等也要仰仗您。”
陈贵笑道:“不敢当,未来的皇后娘家人,是我等该依从才是。”
四月初二。
已是周太后上徽号的前一天,这天乃朱祐樘前来向周太后请安的日子,却一反常态没有带自己的新婚妻子来。
以成化朝时期的惯例,朱见深每五天来给周太后请安一次,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显得比他还要孝顺,所以让太子朱祐樘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史书上记录朱见深对周太后是“五日一朝,燕饗必亲”,在皇帝“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纵观整个大明,已经算是非常孝顺的皇帝了。
朱祐樘到了清宁宫,等了好半天,才见到周太后本人。
平时周太后一天两次礼佛,无比虔诚。
“皇祖母,玗儿她今天偶感不适,再加上孙儿有件事要跟您说,所以就没让她跟着过来。”朱祐樘对此行独身而来做出解释。
周太后笑道:“成婚后,你还不忘时常来看望祖母,足见你的孝顺。也就是你身边的小妮子不在,我才这么说…其实,你不用每次都带她来,有时候祖母想跟你说两句不太中听的话,都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呢。”
朱祐樘一听,看来自己这位皇祖母心机很深啊。
竟还有话要单独面授给我?不让我的好玗儿听?
不好意思,不管什么事,我转头都会都告诉她,这是我对玗儿的忠诚。
“你们先退下吧。”
周太后摆摆手,意思是旁人不要过来打扰。
等人都退下后,周太后才道:“太子,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了,这里没旁人。”
朱祐樘恭敬地道:“孙儿听说明日皇祖母就要上徽号,孙儿是来恭贺您的。”
“瞧这话说的…你恭不恭贺,这事都会办,哀家知道你有心,但这不是什么要紧事,难道怕你的妃子听到?肯定还有别的啥事…”
说到这儿,周太后白了孙子一眼。
你这小子现在还学会兜圈子了?
朱祐樘这才支支吾吾道:“孙儿有件事想问问皇祖母。”
“什么?”
周太后很疑惑,孙子还真有事啊。
朱祐樘道:“听说,今年的浴佛节,皇祖母要去宫外礼佛,不知可有此事?”
周太后琢磨了一下,觉得没啥问题,于是反问道:“你怎突然提这个?”
显然以周太后的老谋深算,在不清楚孙子的目的前,不会正面作出回答。
“是这样的…孙儿恳请…皇祖母不要去…”
朱祐樘支支吾吾道。
周太后脸色陡然阴沉下来,她并不觉得孙子是在造次,其间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也是先前张玗给朱佑樘制定的说话策略。
“孙儿,有事,你就直说吧。”
周太后蹙眉道,“是有何不好的事情,你感到担忧吗?还是说,你仅仅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