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能坑一个是一个(2/3)
相陪下,看新搭建的台子上有人跳大神,以完成扶鸾术。
岳妃生于成化元年,眼下不过二十二岁,生女仙游公主,方三四岁,算是宪宗晚年比较得宠的妃子。
宪宗死前的七月,朝廷对妃子加封时,岳妃受封为静妃,之后长寿到七十岁才去世,只是她的女儿弘治五年尚未出嫁时便病殁了。
覃昌立在一旁,看着台子上表演扶鸾术的顾玒,心里还在盘算朝中事务。
一直等到顾玒的扶鸾术表演结束,拿着一张写好谶言的纸,走到朱见深面前行拜见礼。
“怎样了?”
朱见深问。
顾玒乃太常寺少卿,本为庙祝,因擅长占卜逐渐晋升高位,属于成化时期通过方术入朝的著名江湖术士之一,算不上有多得宠,但他扶鸾术比较在行,皇帝就让他来主持这次仪式。
顾玒道:“回陛下,以扶鸾的结果,凶在北方,不利于南,是为凶兆。”
覃昌闻言皱眉:“顾大人,怎就是凶兆了?凶在哪里?能不能说清楚点儿?”
这话把顾玒给问住了。
要是我知道凶在哪里,能跟李孜省那样,连何时何地会发生地动都能准确说出来,我还用得着靠跳大神这套来混饭吃?
关键是我推算不出来啊。
所谓的凶兆,不过是知道皇帝喜欢来点不一样的,诸如什么报忧不报喜,以此来显得忠直可信,我们这群人早就把皇帝的性格摸透了,这是皇帝心里有事才让我来扶鸾,所以我得顺着皇帝的思路去说。
朱见深听到这儿,一脸恼火,起身就走。
既不理会顾玒,连跟他一起来的岳妃都没在意,以至于岳妃站在那儿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不会说话,下次就别说!”
覃昌低声对顾玒喝斥一句,随即赶紧去追朱见深。
“陛下息怒。”
覃昌一路跟着出了宫后苑,才算是追上朱见深。
光看朱见深走路的架势,虎虎生风,一点儿都不像是生病的人。
朱见深道:“什么主凶,朕且问你,这宫里会发生什么凶事吗?”
“奴婢不知。”
覃昌赶紧低下头,“陛下,一家之言不可信,在此等事上,或多问问李仙师的意见比较好。至少…靠谱一些。”
朱见深抬头看着乾清宫方向,摇头道:“朕何尝不知李卿能掐会算?但很多事,朕不想只听他一个人说。”
覃昌心想,你是不敢问他吧?
先前万妃的事,问了后提前知道万妃会死,到最后也于事无补…现在您是明知道李孜省厉害,却不敢让他随便去堪破天机,免得算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让自己背负极大的心理负担?
既想知道未来要发生何事,还不想听到不好的声音,这就是当下您最真实的心态!
不过,您为啥想不开要去问顾玒呢?
这种人不就是见风使舵惯了,一嘴的凶兆等着您开口然后帮您化解,但实际上屁事都做不了!
“朕最近,身子骨很好,精神头也不错,要不是眼白还有些发黄,朕真以为自己已经病愈了。”
朱见深道。
覃昌宽慰道:“陛下,您的状况很好啊,奴婢可不觉得发黄。或许是铜镜老化了,映出来才显得黄。”
朱见深冷声道:“朕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去给皇太后请安时,她老人家拿出一方琉璃镜,让我对着光看…呵,眼白可不就带黄么?这想骗都骗不了…看得清清楚楚,唉…”
覃昌一时无语。
几时太后有这么牛逼的玩意儿?
竟能让皇帝从一面镜子里发现自己的眼睛是黄的?
就算是再精良的铜镜,始终无法把人照得太清楚,更别说是铜镜本来自身就带黄。
朱见深转变话题,问道:“张峦参劾李卿的案子,查得如何了?”
覃昌脸色为难:“还在…查。”
“你说你们能干点儿什么?这么半天都没查出个端倪来?”
朱见深显得很恼火。
覃昌心里更觉苦涩。
您可不就真的是只给了“半天”时间么?
从昨天你说,到现在,也没到一天啊。
我们现在想应付你,还怕被你说查得不够仔细呢,果然伴君如伴虎,这君心难测,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掉脑袋。
“这样,让李卿亲自来跟朕解释!也省得你们去查了。”朱见深道。
覃昌一听,不由一怔。
这意思就是说…
你已经打算放弃张峦了?
让被告自己来解释,就跟让被告当法官一样,这事还能查得清楚么?
还不是任由李孜省狡辩?
不过覃昌随即也想明白了,李孜省在皇帝眼中那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皇帝就是想让李孜省既当被告又当法官,自己能怎么着?
“奴婢这就让人去传话。”
东四。
张氏药铺。
医闹的事已经过去几天,药铺重新安静下来,但铺子暂时也歇业关张了,里面的药材被哄抢走不少,剩下的则重新做了整理,暂时都封存在别的仓房内。
眼下铺子内重新做了整理,宋掌柜心急如焚,他很想知道这铺子是否会继续经营下去。
这天临近中午时分,张家兄弟乘坐马车而来,后面跟着一辆马车,很快从上面下来一人,正是自河间府来京寻找投资机会的孙友。
“二少爷,这就是你们开过的药铺?”
宋掌柜出来迎接,就
岳妃生于成化元年,眼下不过二十二岁,生女仙游公主,方三四岁,算是宪宗晚年比较得宠的妃子。
宪宗死前的七月,朝廷对妃子加封时,岳妃受封为静妃,之后长寿到七十岁才去世,只是她的女儿弘治五年尚未出嫁时便病殁了。
覃昌立在一旁,看着台子上表演扶鸾术的顾玒,心里还在盘算朝中事务。
一直等到顾玒的扶鸾术表演结束,拿着一张写好谶言的纸,走到朱见深面前行拜见礼。
“怎样了?”
朱见深问。
顾玒乃太常寺少卿,本为庙祝,因擅长占卜逐渐晋升高位,属于成化时期通过方术入朝的著名江湖术士之一,算不上有多得宠,但他扶鸾术比较在行,皇帝就让他来主持这次仪式。
顾玒道:“回陛下,以扶鸾的结果,凶在北方,不利于南,是为凶兆。”
覃昌闻言皱眉:“顾大人,怎就是凶兆了?凶在哪里?能不能说清楚点儿?”
这话把顾玒给问住了。
要是我知道凶在哪里,能跟李孜省那样,连何时何地会发生地动都能准确说出来,我还用得着靠跳大神这套来混饭吃?
关键是我推算不出来啊。
所谓的凶兆,不过是知道皇帝喜欢来点不一样的,诸如什么报忧不报喜,以此来显得忠直可信,我们这群人早就把皇帝的性格摸透了,这是皇帝心里有事才让我来扶鸾,所以我得顺着皇帝的思路去说。
朱见深听到这儿,一脸恼火,起身就走。
既不理会顾玒,连跟他一起来的岳妃都没在意,以至于岳妃站在那儿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不会说话,下次就别说!”
覃昌低声对顾玒喝斥一句,随即赶紧去追朱见深。
“陛下息怒。”
覃昌一路跟着出了宫后苑,才算是追上朱见深。
光看朱见深走路的架势,虎虎生风,一点儿都不像是生病的人。
朱见深道:“什么主凶,朕且问你,这宫里会发生什么凶事吗?”
“奴婢不知。”
覃昌赶紧低下头,“陛下,一家之言不可信,在此等事上,或多问问李仙师的意见比较好。至少…靠谱一些。”
朱见深抬头看着乾清宫方向,摇头道:“朕何尝不知李卿能掐会算?但很多事,朕不想只听他一个人说。”
覃昌心想,你是不敢问他吧?
先前万妃的事,问了后提前知道万妃会死,到最后也于事无补…现在您是明知道李孜省厉害,却不敢让他随便去堪破天机,免得算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让自己背负极大的心理负担?
既想知道未来要发生何事,还不想听到不好的声音,这就是当下您最真实的心态!
不过,您为啥想不开要去问顾玒呢?
这种人不就是见风使舵惯了,一嘴的凶兆等着您开口然后帮您化解,但实际上屁事都做不了!
“朕最近,身子骨很好,精神头也不错,要不是眼白还有些发黄,朕真以为自己已经病愈了。”
朱见深道。
覃昌宽慰道:“陛下,您的状况很好啊,奴婢可不觉得发黄。或许是铜镜老化了,映出来才显得黄。”
朱见深冷声道:“朕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去给皇太后请安时,她老人家拿出一方琉璃镜,让我对着光看…呵,眼白可不就带黄么?这想骗都骗不了…看得清清楚楚,唉…”
覃昌一时无语。
几时太后有这么牛逼的玩意儿?
竟能让皇帝从一面镜子里发现自己的眼睛是黄的?
就算是再精良的铜镜,始终无法把人照得太清楚,更别说是铜镜本来自身就带黄。
朱见深转变话题,问道:“张峦参劾李卿的案子,查得如何了?”
覃昌脸色为难:“还在…查。”
“你说你们能干点儿什么?这么半天都没查出个端倪来?”
朱见深显得很恼火。
覃昌心里更觉苦涩。
您可不就真的是只给了“半天”时间么?
从昨天你说,到现在,也没到一天啊。
我们现在想应付你,还怕被你说查得不够仔细呢,果然伴君如伴虎,这君心难测,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掉脑袋。
“这样,让李卿亲自来跟朕解释!也省得你们去查了。”朱见深道。
覃昌一听,不由一怔。
这意思就是说…
你已经打算放弃张峦了?
让被告自己来解释,就跟让被告当法官一样,这事还能查得清楚么?
还不是任由李孜省狡辩?
不过覃昌随即也想明白了,李孜省在皇帝眼中那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皇帝就是想让李孜省既当被告又当法官,自己能怎么着?
“奴婢这就让人去传话。”
东四。
张氏药铺。
医闹的事已经过去几天,药铺重新安静下来,但铺子暂时也歇业关张了,里面的药材被哄抢走不少,剩下的则重新做了整理,暂时都封存在别的仓房内。
眼下铺子内重新做了整理,宋掌柜心急如焚,他很想知道这铺子是否会继续经营下去。
这天临近中午时分,张家兄弟乘坐马车而来,后面跟着一辆马车,很快从上面下来一人,正是自河间府来京寻找投资机会的孙友。
“二少爷,这就是你们开过的药铺?”
宋掌柜出来迎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