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隔空问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直等到张峦回来,覃云揪着的心才算放下,急忙满脸堆笑地迎了过去,甚至要上手搀扶张峦。  

张峦好奇地问道:“覃百户,你这是作甚?”  

覃云一怔,这才想起来自己这是习惯性动作,他这种靠攀附起家的人,经常遇到一些“老家伙”,诸如覃昌等太监,都会自觉地上去扶个手臂,才显得尊敬。  

但这套在文人中并不流行,尤其像张峦这种才四十来岁,走路四平八稳的读书人而言,更是吃不开。  

你扶我,是认为我老吗?  

就算我老态龙钟,也用不着你来扶啊。  

覃云道:“张老爷,我们进去说话。”  

张峦叹息:“在下忙于公务,这才刚回来,怎不让我先喘口气?覃百户,你找我有什么要事吗?其实你完全可以把事情告诉犬子,他会传达的。”  

“有些事…”  

覃云瞅了张延龄一眼,无奈地道,“不方便对外人言。”  

“什么外人,那是我儿子!就算你有再多的顾虑,我也绝对信任他,再说是何等事非要单独跟我说?”  

张峦嘴上这么说,显得傲气十足,但内心还是有些惊惧。  

他所能想到的是,能让覃云这个锦衣卫百户特意跑上一趟,很可能是他暗中跟太子通信之事,东窗事发了。  

先前那番话,更多是试探之言。  

随即张峦带着覃云进入院中,来到了正堂。  

而张延龄恬不知耻,就跟牛皮糖一样死粘着不放,立在正堂,等着覃云跟张峦谈事情。  

覃云瞅了张延龄几次,还给张峦打眼色,意思是咱能不能让这位小祖宗出去?  

可张峦父子都好像不通人情世故般,全当没看见。  

“有事就说吧。”  

张峦道,“招呼不周,还请见谅。”  

“没事,没事,先前已用过茶水了,是在下坚持不肯进门。”覃云小心翼翼道。  

张峦道:“可是宫里之事,让你如此扭捏?”  

覃云一怔,随即点头。  

而那边,张峦的脸色跟着沉下来,心说坏了,看来之前跟太子通信被人抓住马脚了啊!  

都是延龄那臭小子搞出来的事情,看我这次怎么教训他,一定要把隐身在他背后的主使给揪出来。  

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给他出馊主意!  

覃云谨慎地道:“乃是有人生病…这是具体症状,请您给参详一番,这病如何,还有…该如何诊治,方能见效?”  

说着,覃云不顾张峦目瞪口呆,从怀里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  

张峦拿到手上,有些呆滞,呈现出的神色好似在问,就这?  

吓都把人吓死了,下次说话咱能不能直截了当,干脆一点?  

张峦打开信,顿时心凉了半截,上面的字他全都认识,可凑在一块儿,他却连读都读不通顺,不由看了眼儿子,发出求助的信号,更是在诉说,最近为父我虽然看的医书不少,但眼前的症状明显超纲了,这他娘的都啥跟啥啊?  

“怎么样?”  

覃云眼见张峦神色不对,急忙问询。  

“这个…”  

张峦当然不能说自己不行,若被宫中的贵人知道,那自己进太医院的事很可能就要泡汤,在这种时候最忌讳的就是露怯。  

张延龄道:“爹,能不能让我看看?”  

张峦想都没想,直接把单子递给儿子。  

“切勿…”  

覃云刚要提醒,却已来不及,单子直接到了张延龄手上。  

张延龄拿到单子一看,瞬间感觉自己灵窍都被人打开了,正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中医方子,虽跟古书上记载有所偏差,但在症状记录方面,严格遵循了人体阴阳五行之说:“…阳发而阴应,气随脉而动,灶生于火,而风木不存,以至于阴气不得外泄。以当主泻之。”  

乍一看,简直就是在给人批命,完全没什么根据。  

但以张延龄的经验,这说的就是肝脾之病,而古人一般都会归于阴郁而导致,也就是气大伤肝的由来。  

“张老爷,到底怎样了?”  

覃云不理会张延龄,但见张峦在那儿凝神思索,不由急忙问询。  

张延龄道:“爹,你不是教过我,这是肝脾之病的体现吗?”  

“是吗?”  

张峦拿回单子,瞅了瞅,没有随便接儿子的话茬。  

鬼才信儿子能从这些好似谶语的内容中,看出这是肝脾病,而对面背后可是有大把名医诊治,人家专程跑来问,是看中他的本事,要是连最基本的病征都给断错,那以后自己还怎么混?  

张延龄问道:“看这病,应该是有目黄、遗黄等症状,平日偶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等不良反应,且身体软绵无力,易怒而精神淡。”  

覃云本没把张延龄当回事,闻言连连点头:“正是如此。您…”  

本想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但随即想到,人家父亲是杏林国手,马上都要进太医院的人,随便一点家学传承,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有此见地完全可以理解。  

覃云道:“如此病症,该如何诊治呢?”  

张延龄道:“这病,怕是不太容易治,肝脾之病一向需要养,且越是上了年岁的人,越容易得,且还不好调理,一个不慎很容易就…唉,言多必失,父亲,您认为呢?”  

张峦惯是见风使舵,眼见儿子说的一些病状,都被覃昌承认,也就是说肝脾之病的诊断,应该八九不离十了,于是赶忙道:“这病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