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找冤家行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心里却在想,你这是怕咱俩留下纸面证据,被人指责我贿赂你,回头落人口实拿来跟你算账吧?  

覃昌道:“这样,今晚我再去向本地官将施压,这张老脸豁出去不要了!总归,最迟后天一大早,一定出发!这次也的确耽误了不少时间,从出居庸关开始,咱就一直在拖延行程,实在等不了了!”  

“是啊。”  

李孜省脸上显得很振奋。  

心里却想,你如此拖拉,莫不是一直在等着我贿赂你?  

这样你既能交差,还能从我这里捞得好处。  

唉,便宜你了!  

我这是花钱来办差的么?  

千辛万苦帮皇帝办事也就罢了,还得自掏腰包…真是心疼啊。  

来瞻在哪儿?  

赶紧帮我说项一下,让我能顺利完成西北差事啊!  

腊月二十九。  

这天叶淇去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荣府上拜访…他是受邀而来,等他登门后,不但见到了李荣,竟还见到司礼监掌印怀恩,不由让他悚然一惊。  

最近一直在京师等待就业的他,难得见到朝廷的实权人物,心情有些莫名激动。  

但他又知道,自己身为外臣,跟宦官有私下往来,一旦传出去,对自己的名声有很大妨碍,甚至可能会成为自己人生最大的污点。  

“怀公公,李公公。”  

叶淇上前恭敬行礼。  

李荣作为东道主,把叶淇请到客位坐下。  

先闲谈几句,随后李荣才把话题抛出来:“朝廷有改革盐税之意,欲改粮开中为银开中法,这件事你知晓吧?”  

叶淇颔首:“也是这两日才有所听闻。”  

李荣看了眼怀恩,等待指示,其实就是变相告诉叶淇,我是替内相怀恩问你的。  

“但外间都传说,你叶中丞在回京前,曾多番跟先皇上奏,其间就提到改盐税之事…为何新皇登基后,这件事不是由你提请,而是由户部张侍郎提出来呢?”李荣正色问道,“莫非,你在背后提点了张侍郎?”  

“在下对此一无所知!”  

叶淇一脸懵逼,摇头否认后才问道:“却不知这盐税改革策略,与在下主张有几分相似?在下并未见到张侍郎提出的盐税改革的具体章程,更谈不上隐身幕后指点了,或许…两位公公,你们要问策的话,是不是直接问张侍郎本人比较好?”  

叶淇心里也有些窝火。  

看这架势,你们是对盐税改革有自己的看法,想与始作俑者探讨一下。  

但问题是…  

这事儿压根就不是我推动的,找我来就为这目的?  

我冒着被士林同僚轻视的风险,来见你们内官,你们就给我这么个“见面礼”?  

真是欺人太甚!  

李荣还要说什么,却被怀恩伸断。  

怀恩招呼:“叶侍郎。”  

“不敢当。”  

叶淇恭敬地道,“在下尚不是侍郎。”  

“其实这么称呼也无不可,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是先皇作为户部侍郎调回京城等候叙用的,只是中途发生变故…年前吏部呈报,准备由你以侍郎之身兼任提督易州山厂之事。”怀恩道,“此人事任命已经报了上来,但仍旧有说法。”  

叶淇听到后,脸色更加难看了。  

咋的,我一个正职的户部右侍郎,变成了提督易州山厂的兼任侍郎,就这还有疑问?意思是,不想给我官职呗?  

还得我立下点儿功劳,好好争取一下,才能给这么个让人心碎的官位?  

真这么搞下去,官我都不想当了!  

大不了请辞回乡!  

怀恩道:“因为户部右侍郎,也就是张国丈,很可能马上就要入阁,而他留下的职位要找人接替的话,必然以你为先。”  

叶淇一听,心想,你要这么说的话,那咱还能继续谈下去。  

怀恩从怀里拿出一份盐政改革条陈,递给了叶淇,道:“叶侍郎,这是盐政改革的初步方案,却说上面有很多内容与你先前主张大同小异。你仔细阅览下,看看是否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呢?”  

叶淇拿在手上。  

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怀恩和李荣并不是想帮张峦,而可能是想坏了这件事。  

但要挑毛病就必须得找专业人士。  

而如今以张峦在朝中的地位和能力,想找人反驳其主张,就得找跟张峦有“过节”的人,于是乎被张峦抢了户部右侍郎职位的他,就成了当下最好人选。  

叶淇大致看了一遍张峦的奏疏,摇头道:“既要保证西北边储丰盈,还要改粮为银,以折色法将银子收归太仓国库,这几乎是办不到的事情。”  

“哦!?”  

怀恩眼前一亮,连忙建议,“那你应该直言上奏啊。我们这些人,对于盐政之事缺乏了解和研究,所以难以反驳。  

“再者,此事尚未拿到朝会上去公开议论,但若是有人能提前将利害陈述清楚,给陛下和张国丈一个参考,也是极好的事情。以叶侍郎曾在西北供职多年的经验,我想这件事,非你莫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