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莽哥是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人?”  

“他拍戏的时候,凶不凶?”  

一个个问题抛向小孩,让他茫然不知所措。  

校长一怔,连忙解围道:“诸位,不着急,一个个来问。”  

“…导演,是那个大胡子叔叔吗?”  

这时候,小孩才反应过来,看到一帮记者连连点头之后,他就摇头道:“大胡子叔叔不管我的,他有什么事情,都是让橙子姐姐跟我说,我们很少说话。”  

一群记者失望。  

他们还以为,可以在小孩身上,套出有用的消息呢。  

小孩的父亲,隐约意识到什么,连忙补充一句,“这说明我的孩子聪明,有本事,不需要导演教,就知道怎么拍戏。”  

“是啊,是啊。”  

小孩的母亲附和,在她的眼中。  

自己的孩子,最有出息。  

之后,一群记者又问了几个问题,小孩都没回答上来,显然对剧组的情况,了解不多。  

联想到他的年纪,记者们也可以理解,不再奢求过多。  

所以他们结束了采访,委婉拒绝了校长留下吃饭的邀请,就匆匆忙忙离开了。  

没过多久,各大网站纷纷推送了一条资讯。  

就是采访三毛饰演者的报道。  

信息的内容,基本没怎么添油加醋,完全是采用了小孩父母、校长、老师的说法,形成了一篇“详实”的文章。  

图文并茂,平铺直叙。  

不同的网站,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  

最多有些调整,大体无差。  

这世界的媒体,对于童星就是这样。你火了,我们去采访,你配合我们就写文章,拒绝了就走人,绝对不生事。  

在文章中,更不搞噱头,一切按规矩来。  

至于“深挖内幕”什么的。  

对不起,那不是媒体的工作。除非小孩签约了,成为真正的童星,由经纪公司出面,大家才心照不宣。  

不然的话,相关部门的铁拳,分分教做人。  

不管怎么说,媒体的报道,确实又给电影添加了一把火。紧接着,另外一个主演,老兵油子的报道,也随之推送上来。  

各个网站、APP,就好像约好似的。隔一段时间,就推送一篇资讯,基本是与《三毛从军记》相关。  

从三毛、老鬼,再到开篇的警察,征兵的军官,训练的军官,团长、师长、师长太太…  

主角、配角,一网打尽。  

许多观众、影迷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相比参演《定鼎》等大片,那些耳熟能详的明星、艺人,《三毛》这部电影的演员,真没有几个人,是大家熟悉的人物。  

这种情况下,大众更迫切希望,了解他们的背景。  

这也是娱记存在的意义。  

观众有需求,媒体就提供服务,以赚取流量。  

大家各取所需。  

不过最高潮,还是一个记者的总结。  

“这是草根的胜利!”  

他汇集了演员资料,从刁钻的角度阐述,“大家可以看到,电影的主演,一个是才学了两年戏曲的小孩,另外一个则是演戏多年,却从未成名的老演员。”  

“剩下的配角,基本是在群演中选拔,有一定的演技罢了,谈不上多么的出色。”  

“但就是这些,业界称为草根,行业中最底层,不受大众关注的一群人,却创造了奇迹。”  

“真的是奇迹。”  

“电影元旦上映,首日票房不足千万,然后凭借精彩的剧情,超高的口碑,一步一步逆势增长。”  

“至今(截稿止),实时票房已经过五亿。”  

“这是伟大的胜利!”  

“探究电影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演员们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这自然是其中一环。不过只要看过电影的人,都应该清楚…这部作品,不是人捧戏,而是戏捧人。”  

“哪怕换了另外一批演员,参演这样的电影,它照样可以成功。所以电影取得这个成绩,最大的幕后功臣,应该是制作电影的班底,也就是…草莽工作室!”  

文章中,详细介绍了草莽工作室的情况,重点提到了风靡一时的两部火爆短剧。  

“…这个工作室的核心,就是名为莽哥的导演。”  

“那么问题来了,莽哥是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