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各自由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说,不是仁宗的错,是从某代某代起,甚至是从前梁享国那一天起,就开始一步一步走到覆灭。  

既然是这样,那前梁的仇人是谁?难道不是陆氏皇族自己吗?”  

“君有过,臣子们,难道没有错吗?”秦益紧追了一句。  

“那你能厘清这四百多年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过错吗?”  

秦益迎着李苒的目光,紧紧抿着嘴,没答她这句问话。  

“还是我们家的事,除了她们两人,年前,我还见了门下众庄头。  

有一个庄头,年近七十,从二十来岁开始做庄头,四十多年里,他管的庄子,已经转手了五任主人。  

他说他只管把庄子管好,对得起主人,至于主人是谁,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  

他管的庄子,是我们那些庄子里,最好的一个,几十年的帐目,清晰明白。  

你觉得他算得上一个忠字吗?  

我觉得算,他忠于他的人品,忠于他的职责,忠于田地,把庄稼和佃户都照顾得很好。  

至于庄子的主人是谁,如何变化,确实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儿,是不是?”  

“王妃这些话…”秦益看着李苒,后面的话没说下去,只一声哂笑。  

“如今新朝初立,皇上和太子都极贤明,这些话,还能说一说的,若干年后,大约就不能说了。  

可不能说,难道就不是这个道理了么?  

世间诸人,十有八九,都不会象先生这样,读过书,有闲暇想到忠义,想到人何以为人,想到很多。  

世间诸人,多数都是天不亮就起来操劳,一直忙到天黑,片刻不闲。  

每日每月每年的辛苦忙碌,竭尽全力,终其一生,所求,也不过就是饱暖两个字。  

余下的,象先生这样的读书之人,暖饱之余,生出抱负之心,要修身齐家平天下,每一个人,修自己的身心,到如何算齐家,再到如何平天下,必定各有想法。  

每一个人,对忠义仁慈,必定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士为知已者死,有人与国共存亡,有人唯愿保一方平安,为民请命。  

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哪一种是正途?”  

秦益看着李苒,没说话。  

“此事全凭各人自心印证,不必多说。咱们走吧,去看灯。”谢泽站起来,伸手拉起李苒。  

“嗯。”李苒站起来,和谢泽并肩出了亭子,往后园去了。  

秦益呆呆看着没入一片灯笼之中的李苒和谢泽,恍过神,看着王舣,慢慢摇着头,“我还是不敢苟同。”  

“王妃和王爷的话,说得很明白。  

此事犹如佛法,各人有各人的经历,各人有各人的领会,各人也就有了各人的道。  

先生不必苟同,旁人也不须先生的苟同。”  

王舣含笑道。  

“山长这话极是,唉。”  

秦益叹了口气,垂着头,下了台阶,仰头看着月亮,呆了好半天,垂下头,信步往前。  

十六日一早,散了朝,太子示意谢泽,两人一起出了大殿。  

太子看着谢泽笑道:“听说你和你媳妇昨天去太平兴国寺指点那帮士子去了?”  

“不是指点,是去看灯。”谢泽纠正道。  

“你媳妇那些话,还如今新朝初立,皇上和太子都极贤明,还能说一说,她可真敢说。”  

太子啧啧有声。  

谢泽没接话。  

“话说得很有道理,你媳妇儿很不错。”  

“嗯,我也这么觉得。”谢泽表示赞同。  

太子顿住步,斜瞥着谢泽,“谢将军,我夸你媳妇儿,你应该谦虚一下,说一句:殿下过奖了。”  

“没过奖,她确实很不错。”谢泽不客气的接话道。  

太子呃了一声,再一声哈,一边笑一边挥着手,唉唉连声。  

“我和她说过了,这样的话,以后不可再说,至少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  

谢泽背着手,缓声道。  

“我和阿爹都觉得她说得好,明白透彻。不过,是要交待一句,以免被机心小人曲解陷害,于她自己,还有你,于你们不利。  

毕竟,这世间很多事,很多理,都是可做而不可说。  

唉!虚伪啊!”  

太子也背着手,连叹了几口气,斜了眼谢泽,嘿笑了一声。  

“阿爹昨天击节赞赏,说你媳妇儿说得好。阿爹这个人,就是喜欢愣头青。”  

谢泽直视着前方,没理会太子最后一句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