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自与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着周娥大步流星飞快走了,李苒冷静的梳理着她眼下面临的问题:  

其一,安家兄弟五人的到来,这件事很大,不过她已经交给了谢泽,她要处理的,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细务了,比如王家那位老夫人:  

这位老夫人,从送给她那罐早就放失效了的安家旧伤药起,甚至之前,也许从听到有个她开始,就开始替安家盘算了吧。  

现在安家兄弟的到来,自己得见一见她,当面说说话。  

安家的打算,也许,她比安家兄弟知道的更多。  

自己知道的更多更明确,对谢泽,对安家兄弟,都更好。  

其二,自己实在太缺人手了!  

她的预订,在安家兄弟到前这一刻,全线崩溃…不是,是安家兄弟的到来,把这个崩溃提前了几天而已,要不然,进了腊月,她也是要崩溃的。  

嗯,崩溃这种事,越早越好。  

其三…  

之后的事,等见了安老夫人,以及人手到了再说。  

李苒叫进一直垂手等在门口的桑嬷嬷,吩咐道:  

“你亲自走一趟,请谢夫人,要是安老夫人有空的话,也一起请过来,越快越好。”  

“是。”桑嬷嬷先应了一句,犹豫了下,抬头看了眼李苒,“王妃要不要先跟王爷商量一声?”  

“商量什么?”  

李苒一个怔神,随即醒悟,沉默片刻,看着桑嬷嬷道:  

”我不觉得我应该事事都要先和王爷商量,小事我自己做主,这一件,是我能自己做主的事,你去吧。“  

”是!“桑嬷嬷这一声响应,明显比刚才响亮。  

李苒多看她一眼。  

嗯,一个强势的上司,远比一个事事不能自专的上司,令人愉快太多。  

她能体会她的心情。  

谢夫人和安老夫人到的极快。  

李苒想到了她们必定很快就到,可她们到来之快,还是超过了她的预想。  

李苒还没迎到院门口,刚出了垂花门,谢夫人虚扶着安老夫人,已经进了院门。  

李苒站住,看着脚步急快的谢夫人和“从角门进来的,是安老夫人的意思。”原本走前两步的桑嬷嬷,急忙小跑几步,和李苒飞快的低声解释了一句。  

“嗯。”李苒嗯了一声。  

这一趟,确实是悄悄的从角门进出最佳。  

“进屋说话吧。”离了三四步,李苒先开口道。  

谢夫人一脸笑点头,安老夫人微笑应了,跟着转身往里的李苒,往上房进去。  

进了上房,紫茄等人动作极快的侍候三个人去了斗蓬,上了茶,不用李苒吩咐,垂手退出,紫茄和桑嬷嬷一左一右,守在上房门外。  

“早上,有兄弟五人来见我,说是姓安。”  

看着紫茄等人退出,李苒看着安老夫人,直入正题。  

“我知道,是我递信让他们启程的,没想到今天就到了。”  

安老夫人的回答更加直爽。  

“安家一直是在老夫人的看护之下?”李苒看着“不是,安家不是我能看护得了的,安家在南溪安顿下来之后,一直隐姓瞒名,艰难度日,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开平三年了,安家老太太打发人来找我,就是王翠和沈麦。  

之前,我几乎每年都打发人到南溪打听,不敢明着打听,悄悄过去看看罢了。”  

安老夫人语调沉缓,带着笑。  

谢夫人听的微微有些惊讶和感慨。安家原来是隐在南溪,老夫人年年打发人去南溪寻找…这些,在刚刚听到之前,她都不知道。  

嗯,就是王翠和沈麦,她也是在得了托付那天,才知道这两位成天一声不响的老嬷嬷,是安家旧人…  

“我想和老夫人说几句话。”李苒看向谢夫人。  

“不用让她回避,不管王妃要说什么,都能让她知道。”  

安老夫人笑看着李苒。  

“我这把年纪了,随时等着归去的时候了,往后,这些事,都要托付给她了。”  

“嗯。安家有什么打算?”李苒看着安老夫人问道。  

“安家人离开战场久了,安家就不再是安家了。  

安家老太太,还有我,都这么以为。  

所以,安家人,只宜暂时隐在南溪,隐得久了,就不是隐,而是湮没。  

就算没有姑娘,安家人也要离开南溪,投身军中。  

只是,远不如现在这样…”  

安老夫人的话微顿,看着李苒,声音落低道:“便当。”  

“照安家的规矩,安家兄弟几个,早十年前,就该投身军中。”  

谢夫人看着李苒,接话道:  

“只是,安家只余了他们兄弟五个,就是安家老太太,也狠不下心,把他们送入军中,从列阵厮杀起…  

再要折损,安家,真就绝嗣了。”  

“这有违安家的家训,可…”  

“安家的家训,不畏惧死,不放弃生么?”  

见安老夫人点头,李苒接着道:“生死之间,要权衡要选择,这不算违背,我知道了。”  

安老夫人嗯了一声,没再接话。  

“我需要人手。”  

李苒转向谢夫人。  

谢夫人笑起来,“都备下了。”  

“嗯,分两三批吧,一下子过来,我顾不及。老夫人。”  

李苒转向“您也看到了,现在我身边,这座府里,都是谢家的人,夫人姓谢,嫁在王家,王谢两家,于她是亲人,安家呢?老夫人有什么人,能给我一些吗?”  

谢夫人眉梢高挑,好一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