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联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混战,一触即发!  

其实从轩辕剑跟龙脉现世的时候,就代表着没有善了的可能。  

平王想要凭借朝廷的威严,以及自身的实力,将二者完全据为己有,无疑是触犯了众怒。  

可武道宗师的威胁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在场的绝大部分武者纵使心中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  

不说平王身后存在着怎样的实力,单说平王自身,就足以覆灭他们。  

有时候逆来顺受,跟奋起反击,只是相差一个合适的契机。  

罗浩辰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率先对平王发起挑战,打破平王在众人心目中不可反抗的形象。  

他没想过战胜平王,他要的是让其余人明白,平王并非真的无敌。  

如今,罗浩辰做到了。  

先是他跟平王一番交手,平王没能立即拿下他,已经威严有损。  

再到方休这位名声不算太大,只是一个正天教真传弟子的人出手,跟平王一战打的风云变色之后,平王这块压在这些人心头的大石,才算是被搬了开来。  

原来,武道宗师也非无敌!  

至少在这里的人中,平王并非没人能够与之抗衡。  

剑宗的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在紧要的关头出手偷袭,妄图一举击杀平王。  

不过萧宏跟杨庭也并非摆设,不可能任由平王陷入僵局。  

几人一番交手,虽说各自为战,可是罡气溢散而出,仍然撼动的周围颤动不已。  

这处石室不知是什么材料铸造而成,任凭罡气轰击,都没有破碎的迹象,只是在石壁上平添几道痕迹烙印。  

平王双掌齐出,将方休跟罗浩辰的进攻一举拦截了下来。  

经过压迫,方休得到的百战拳法跟极拳道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层次,两者糅合起来,化为了一门全新的拳法。  

心灵放空,方休此时只有战意澎湃,每一拳都蕴含无匹的力道以及难以磨灭的战意。  

跟方休联手,罗浩辰长剑锋利,雪白的剑身上附着一层罡气。  

无回剑法!  

剑出无回,剑出无悔!  

之前罗浩辰借助那一门剑法破除平王武学,为的是打破平王在众人心头不可战胜的形象。  

如今,他要做的是!  

败平王!  

放在以往,罗浩辰纵然心高气傲,也不曾想过依靠先天极境的修为,去战胜一位已经达到武道显化的宗师级强者。  

可跟方休联手之下,他却莫名有了这个底气。  

上一次遇到方休的时候,对方还是一个一流境界的武者,连后天境界都不曾迈入。  

那时候对方尽管已经露出些许峥嵘,领悟了让他都为之错愕的剑意。  

罗浩辰知道方休未来必然可以打破天人界限,甚至武道宗师都未必没有可能进入,这个时间也许要十数年,也许要数十年。  

那时的他,是看中了方休的潜力,所以在剑冢中卖了对方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  

但是罗浩辰从来没有想过的是,不过才区区一年左右的时间,对方竟然从他挥手可灭的一流武者,成为了现今跟他不相上下的先天强者。  

方休本身境界是否跨入先天极境,罗浩辰不敢肯定,但对方的实力绝对足够进入先天榜中,甚至排名还不会太低。  

先天榜!  

乃是九州江湖的一个榜单,列入其中的是所有先天境界中的强者,而且都是真正位列于先天极境巅峰的强者,才有资格进入其中。  

就算是他自己的,从一流境界走到如今的地步,都花费了数十年的苦功。  

可方休只用了短短一年,就到了跟他平起平坐的程度。  

假以时日,对方要不中途夭折,必然会扶摇直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有武者按捺不住,率先出手向着轩辕骸骨的而去。  

上古神兵轩辕剑!  

黄帝武学!  

哪怕没有黄帝武学的存在,单一件上古神兵就足以让人趋之若鹜,如今再加上黄帝绝学的传闻,根本没人能挡住诱惑。  

看到平王等强者都各自为战,立时就有人动了歪念头。  

“放肆!”  

“找死!”  

一人出手,使得其余的人错愕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怒喝出声。  

可那人却不管不顾,一心只想将宝物拿到手中。  

平王跟方休等人突然间很有默契的一同摆手,调转方向凌厉的攻击轰击而去。  

足以让人窒息的恐怖威势轰然爆发,让那人脸上的喜色尚未完全放开,就转变为了惊恐之色。  

“不!”  

不甘绝望的声音淹没在了几人的攻击之中,那人犹如被海水吞噬一样,一点挣扎的余地都做不到。  

一团血雾爆开,那名打破了天人界限的存在,在九州之中都称得上一声高手强者的先天境界武者,就这么刹那陨落。  

陨落的速度之快,形状之惨烈,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原先还有着浑水摸鱼心思的人,看到这里顷刻间消散一空,眼神惊惧的看着平王等人,身体不自觉的连连后退。  

轩辕剑跟龙脉此刻就是平王等人心中的逆鳞,谁要敢染指半分,下一刻就得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那个武者爆开血雾,鲜血喷洒之下,染在了轩辕剑之上。  

以及那端坐于石椅之中,轩辕黄帝的骸骨之上。  

鲜血一点点的渗入其中,仿佛被什么东西吸收了一般,又好像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唯有龙脉上的金色纹路,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