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孵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大世界里的很多妖兽,都是卵生动物。  

狮鹫正是其中之一。  

很难想像,一头体型如此庞大的空中猛兽,竟然是从这样一枚“小小”的白蛋里孵化出来的。  

而孵蛋,尤其是妖兽的蛋,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  

不同的妖兽,有着不同的孵化方法,有的必须在母体里面才能孵化出来,有的在水里,也有的需要烈火炙烤方可破壳。  

大荒人族驯养狮鹫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巫师们早就研究出了孵化狮鹫蛋的办法。  

而且不止一种!  

这种孵化的诀窍并不是什么秘密,高景以前就在杂物典籍里见到过。  

因此省去了查阅资料的麻烦。  

经过对比衡量之后,他决定采用最正统的孵化方法。  

那就是源力孵化。  

所谓源力孵化,指的是将自身所修炼的最精纯的力量,注入到妖兽蛋体之内,刺激其成长,最终破壳诞生。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的样子,实际上真正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因为同样的狮鹫蛋,在先天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源力如何注入,注入的份量、时间,那都是很有讲究的。  

不懂其中的门道,冒然孵化的话,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而高景耗费十五万金币的高价购买到的这枚金翎狮鹫蛋,生命活性很低。  

又增加了孵化的难度。  

但即使没有任何的孵化经验,面对眼前这枚昂贵无比的金翎狮鹫蛋,高景也没有什么战战兢兢不敢下手的感觉。  

无非是损失十五万金币,他又不是损失不起。  

所以在回忆了关于孵化狮鹫蛋的相关记载之后,高景断然从封灵盒里取出这枚蛋卵,捧在掌心试着注入了一丝混沌源力。  

源力孵化最大的好处,在于能从一开始就跟初生的妖兽建起立密切的联系,让后者适应和熟悉自己的力量,孵化成功之后的幼崽成长指数要高不少。  

如果运气极好的话,甚至还能提前激发出妖兽的天赋神通!  

源力孵化成功的妖兽一旦成长起来,跟驭主的契合度也是最高的。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源力孵化对驭主的要求同样极高,并且需要后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小心,成功率却没有另外几种主流孵化法那么高。  

正常来说,像高景手头这枚低活性的金翎狮鹫蛋,应该采用灵能孕育法更适合。  

但高景没有灵能池,又想亲自孵化,所以还是选用了源力孵化。  

他所激发的一丝混沌源力注入之后,蛋体没有任何的反应。  

高景没有着急,继续维持着源力的注入。  

足足过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当高景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踩了个大坑的时候,手里捧着的金翎狮鹫蛋忽然轻轻一颤。  

有反应了!  

高景不由眼睛一亮。  

孵化妖兽蛋卵最怕的情况就是没有任何反应,有反应才是好事。  

他能够感觉到,自己先前注入蛋体的源力正被里面的某个存在汲取吸收。  

显然金翎狮鹫蛋里的胚胎,接受了混沌源力。  

这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  

高景立刻停止了注入混沌源力。  

过犹不及,这是写在典籍里的孵化技巧第一原则!  

很多人没有经验,以为注入的源力越多越好,心心念念想要把“小宝宝”喂得饱饱的。  

结果胚胎无法承受导致死亡。  

另外如果驭主的源力跟蛋卵的契合度太差,同样会导致孵化的彻底失败。  

第一步仅仅只是开始,只代表着狮鹫胚胎接受了高景的力量,但现在的它还极为脆弱,在以后漫长的孵化过程中,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  

很多时候,驭主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结果到最后功亏一篑!  

但至少现在的高景,踏出了万里长征的首步。  

“养料”已经注入,接下来就需要蛋卵胚胎自己慢慢成长。  

高景左右看了看,将这枚金翎狮鹫蛋摆在了信仰之泉的旁边。  

他之所以选在铜锚专属位面里孵化金翎狮鹫蛋,主要是为了安全。  

拥有生命活力的蛋卵是无法放入虚空装备的,这枚金翎狮鹫蛋原先的主人就是背着封灵盒过来的。  

当然也不可能放在虚空装备里孵化。  

虽然光辉巫师塔本身非常安全,可高景感觉专属位面更安全,也足够隐秘。  

放置好狮鹫蛋,高景就离开了专属位面。  

重新回到修炼静室当中。  

就在高景从铜锚专属位面消失的时候,信仰泉池旁边的狮鹫蛋突然透出淡淡的光芒。  

凝聚于泉池最上层的信仰之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点一点地飞入狮鹫蛋。  

这个过程很慢很慢,消耗的信仰之力也极少。  

少到高景自己都没有觉察!  

但狮鹫蛋对信仰之力的汲取就此没有断绝过,就像是饥饿的婴儿汲取着母体的濡汁。  

它原本已经很弱的生命活性,竟然随之一点一点的提升。  

高景是在几天之后才发现这一情况的。  

源力孵化并不需要天天注入源力,通常视蛋卵的情况三五天进行一次孵化,然后高景就发现这个家伙竟然在偷偷“偷窃”自己的信仰之力!  

高景对此不惊反喜!  

因为金翎狮鹫蛋的生命活性在提高,他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出其中的关联。  

只是没想到信仰之力居然还有帮助孵化妖兽的作用!  

于是在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