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马往咱们庄子来了。”一群小孩好奇往袁文绍这边看着。  

等到袁文绍二人离的近了,“是仲宣叔,还有一个姐姐。”有眼见的看到袁文绍很是高兴的和同伴分享着这一喜事。  

“小豆子,你回去告诉我阿公,仲宣叔来了。”村里的孩子王吩咐着他的小伙伴。  

“可是我也好久没见仲宣叔了。”小豆子露出不满意的表情。  

“这是命令。”那个孩子王郑重其事的说道。  

“是,李旭东领命。”小豆子很是不高兴的朝着村里跑去。  

“哒,哒,哒。”袁文绍在众人前十余步便停下了马。  

他和华兰下了马,袁文绍一手牵着缰绳,一手牵着华兰的手,走到这些小朋友跟前。  

“仲宣叔。”那个孩子王高兴的朝着袁文绍跑了过来。  

“哎,小寒子。”袁文绍一把将他抱起。  

“你是不是又欺负小豆子了?”袁文绍抱着孩子王说道。  

“才没有,我是令他去报信,这是军令,军令如山,完不成是要接受重罚的。”  

这些小孩子闲时看着家里的大人训练,慢慢的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  

“好好好。我们小寒日后是要当大将军的。”袁文绍逗着小孩。  

“那当然了。”小寒认真的点了点头道。  

袁文绍抱着小寒,剩下的孩子一些围着袁文绍抱着他的腿或者胳膊,好奇的围着华兰。  

“都离远些,小心一会吓到霹雳了。”  

袁文绍害怕混乱中不小心把谁给伤了。哄着他们说道。  

“娘子,过来帮个忙。”袁文绍腾不出手来,叫华兰过来帮忙。  

“什么事啊?”华兰轻柔的推开了一条路走了过来。  

“我怀里有个蓝色的钱袋子,你把它拿出来。”  

“这里边是什么?”华兰拿出来的时候觉得不重好奇的问道。  

“一些糖还有果子,你给他们分分。”  

“行。”  

“让姐姐给你们分糖吃好不好?”袁文绍哄着这些孩子道。  

“我也要。”刚刚还要当大将军的小寒在袁文绍的怀里扭着,挣脱着要下去。  

袁文绍将他放下,他蹬蹬蹬的向着华兰跑去。  

“别着急,别着急,都有,都有。”  

“绍哥儿来了。”刘武仁他老爹刘三拄着拐在一個青年汉子的搀扶下朝着袁文绍走了过来。  

“三伯,都说了,您腿脚不方便,我来了您不用招呼我,这怎么还出来了呢?”  

“我乐意,再说了我再不走动走动,过两年就更艰难了。”  

“这就是咱们绍哥儿的娘子吧?”  

“嗯,您她看怎么样。”袁文绍点了点头。  

“瞧着不是个扭捏的,邵哥儿好福气。”  

二人看着那边,华兰用糖果和一众小孩子打成一片,一会摸摸这个,一会逗逗那个。  

袁文绍将手中的缰绳递给了刘武仁他大哥刘俊清,亲手掺着刘三。  

华兰也发完了果子,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这是三伯。”  

“三伯。”  

“哎,好孩子。”  

“你这刚大婚,怎么跑到庄子上来了。”  

“在家里待着憋闷,想着这个时节最适合出来了。所以就带着她出来转转。”  

“下午留下来吃饭。”刘三邀请道。  

“今儿怕是赶不到饭点了。得早些回去。”  

晚餐一般在四点到六点之间,庄子里一般中午不吃饭,一天只吃两顿。  

虽说他是东家,要是中午吃也能让做。但庄子里也就一些野味还可以,别的还是算了吧。  

“行,晚饭就不吃了,前些日子俊清在林子里打柴,抓了几条菜花蛇,我一会让老婆子弄个蛇羹,你们尝尝。”  

“这个行。”  

袁文绍和华兰坐了会,喝了茶。在庄子里转了转,袁文绍看到桑树上的果子熟了,便上树摘了些桑葚,还顺手掏了个鸟窝。  

袁文绍将鸟窝递给小孩,他则用袍子裹着桑葚跑到华兰跟前。  

华兰看着袁文绍有些献宝似用袍子捧着的桑葚,连他的衣服都给染紫了,不由得噗嗤一笑。  

“尝尝。”袁文绍向华兰发出邀请。  

华兰从里面拿出一个用手帕擦了擦,递到袁文绍的嘴边。  

袁文绍张嘴吃了。  

然后开口道:“你不用管我,刚才我在上面吃了好些。要是嫌不干净,咱们到庄子里洗了再吃。”  

“不用,我用帕子擦擦就好。”  

中午二人一人尝了一盅蛇羹。  

华兰也是第一次吃,把一盅都给吃完了。  

吃完饭,等到三点多,袁文绍和华兰也就告辞了。  

“这些庄户人家还真是淳朴。”华兰感慨道。  

“不能一概而论,这里的庄户生活富足,自然淳朴好客,那句话,怎么说,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过也不缺乏那些刁钻的。”  

“嗯,我知道,祖母教我庄务的时候就说过要时时查检,避免被蒙骗。”  

回去的路上,夫妻二人同行,袁文绍发现他们的话语也渐渐的变多了。  

就这样,夕阳西下,两个人一匹马,互相依偎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慢慢的走在回城的路上。所有一切烦心事,都被二人抛诸脑后,享受着这份惬意。  

等快到了汴京已经快四点了。  

出城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汴京城内虽然不实行宵禁,但是城门是按照时间落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