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一统草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余看着刘豹就像是嗑药了一样朝着远处去卑的战场杀了过去,呆呆的站在原地。  

无数的战马在路过李余身边之时,都会不由自主的避让开来。  

李余就这样站在大军的中央,无数的战马自身边而过,雄鹰立于肩头,白狼附于膝下。  

威仪无双,在这一刻李余这就是匈奴人的神!  

去卑到底还是没有撑过今天,人们捧着去卑的头颅,来到李余面前时让李余为他们分割去卑的财产。  

上一次因为呼厨泉的原因,导致人们疯狂的撕扯去卑的尸体,导致最后保存还算完整的,也就是一个头颅罢了。  

击杀去卑也不过才几十人罢了,但是为了争夺去卑的头颅,却死了上百人。  

李余只是看了一眼,便开口道。  

“为我们的猛士空出场地,你们都说去卑的财产该有你们的一份,那么你们就自己去争吧!”  

李余说完之后,便将头颅高高抛起,雄鹰从李余的肩头飞起,将去卑的头颅抓住,来到了为这些人空出的场地之中,然后将去卑的头颅丢在了其中。  

跪在李余面前的十几人见状,立刻便明白了李余的意思,转身便骑上战马,朝着去卑的头颅冲了过去。  

最终一个胡人提着去卑的头颅,来到李余面前行礼,李余也是大手一挥,将去卑的财富全部分给了这个胡人。  

周围的胡人眼神之中满是羡慕,但却也不会再上去纠缠不清了。  

毕竟他们是在公平的竞争之中输了,这抱怨不得任何人,甚至还要感谢李余,愿意为他们这点破事费心。  

李余看着这些胡人,脸上浮现出来了一丝惆怅。  

现在可怎么办啊,这草原上的几大势力,全被自己杀的杀降的降,现在河东郡与平阳郡还有河内郡已经没有了胡人了。  

也就是说李余已经将胡人之祸彻底的解决了,自此之后北方胡人再也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南下抢掠了。  

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步了,那就是继续向北打,然后找一个机会被杀。  

李余站起身来,看向在自己面前欢宴的胡人。  

这些胡人就在战场上,将一些半死不活的战马与已经死去的战马宰杀之后放在火上炙烤。  

当他们看向自己的时候,眼神之中满是崇拜,根本没有半分忤逆。  

这些胡人已经彻底被自己降服了,他们在其他人面前或许是凶恶的狼,但在李余面前,却是摇尾的狗。  

他们对李余的命令不会任何迟疑,他们甚至不会去思考李余为什么让他们这么做。  

草原统一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而得知草原统一之后,洛阳就有些紧张了。  

徐庶看着贾诩递来的竹简,翻开看了一眼之后,顿时就脸色难看了起来。  

“这胡人竟有如此英杰,不过短短三個月竟然能够将所有胡人纳入麾下。”  

贾诩也是点了点头。  

“也不知先生是否在其中,或许此人崛起就有先生之功?”  

先生自从过了河之后,就很久没有消息了,如果不是有徐晃在跟着,怎么也不可能全军覆没,张辽都准备带着人去草原上找李余了。  

贾诩看着竹简之中的余王单于的名号,但却又摇了摇头,这应该与先生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在竹简之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这余王单于阴险狡诈,而且极为残忍,手段狠毒,且残暴不仁。  

听说这单于养了一只鹰,每日必须以人头喂之。  

这根本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胡人,跟一直以来温文尔雅,淡然如月的先生,那是根本就扯不上一点关系。  

或许先生就被此人关于军中?无奈只能帮此人出计?  

想到这里贾诩抬头看了一眼徐庶,徐庶也看了一眼贾诩,陈宫却是还在看手中的竹简。  

“或可使使者前去一探究竟?”  

徐庶点了点头。  

“可何人可去?”  

贾诩赶忙后退了一步,这狗屁单于这么残暴,别去了之后没有找到先生,反而把自己的命丢了。  

然而就在这时张辽一把将门推开,然后抓住后退的贾诩。  

“那自然是文和了。”  

“文远?你什么时候来的?”  

张辽却是根本不管这些,在场的众人如果说谁最适合去草原上的话,那自然是贾诩了。  

贾诩的老家在凉州,那里的羌胡可多的要死,现在先生在草原上不知生死,张辽早就心急如焚了。  

如今匈奴人在草原上已经一统了,这可是大事情啊。  

自从大汉立国以来,这北方的胡人都来都是心腹大患。  

虽然自从汉武帝之后,将匈奴打残,分成了南北两部匈奴。  

但是这些胡人就像是野草一样,一段时间不管就会泛滥成灾,然后南下入侵。  

自光武之后,这些胡人更是数次南下,再加上前年的时候,羌胡人在马腾韩遂的带领下,再次打入三辅,将三辅化为白地。  

如今匈奴被草原雄主统一,这可就麻烦大了。  

一旦这些匈奴人开始南下,几十万的匈奴大军,这谁拦得住?  

因此必须要探清虚实,而且还要将先生找回来。  

如今的这种情况,也就只有先生还有办法了。  

至于匈奴人会不会南下是不会有人怀疑的,因为这简直就是一句废话。  

匈奴人只要强大了,他们哪一年没有南下抢掠?  

以前没有统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