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玉石俱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胆敢对太后天子不敬!当斩!”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张辽手中拿剑指着董卓,董卓与吕布拿剑指着张辽和李余,顿时便是剑拔弩张。  

而何太后和天子面前也没有人敢再上前来,殿外的侍卫也朝着殿内跑了进来,眼看人越来越多。  

然而就在这时,皇宫外又传来了一阵声响。  

若是仔细听的话,还能听出来这声音之中夹杂着兵器的撞击声与喊杀声。  

这让本就混乱的朝堂,变得跟更加混乱了起来。  

听着殿外传来的声音,董卓也是有些懵了。  

他已经将皇宫控制住了,皇宫之中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因此董卓这才敢肆无忌惮。  

却没想到如今竟然有人要攻皇宫,而如今还能有能力攻皇宫的,除了张辽就没有其他人了。  

想到这里李余转头看向张辽,有些不可置信的道。  

“你竟敢令人进攻皇宫?”  

众人听到李余的话后,也是转头看向张辽。  

张辽面对李余的询问,也没有什么动作,只是指着董卓道。  

“先生之心可昭日月,然先生有舍生取义之意,辽却不敢让先生步大将军后辙!如此施为,皆辽之过,非先生之意,天下之骂名,辽一人担之。”  

张辽口中所言的大将军就是何进,何进当初想要诛杀十常侍,但却自己一人入宫,结果被十常侍所杀。  

而如今朝会一开,皇宫之中皆是董卓的人马,只要董卓愿意,董卓就可以将李余杀了,便是李余的名声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处。  

就像是当年的何进一样,饶是你有数十万兵马在手,孤身一人入宫面对十常侍,兵马再多又有什么用?  

而如今与当初何进所面对的局面何其相似?  

前车之鉴何进死了还不到一个月,张辽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让李余重蹈覆辙。  

因此直接下令并州军马,待上朝之后,直接入皇宫护驾。  

要知道张辽的职位是执金吾,是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的北军首脑执金吾。  

如今执金吾的职责虽然被削弱,所能管的兵权也被削的几乎没有。  

但张辽可不需要朝廷给兵权,张辽自己就有兵可用,朝廷给的那几个兵,有和没有一个样。  

张辽借用执金吾的权限,直接便将大军拉到了洛阳城内,待上朝之后,大军直击皇宫。  

这样一来内可以威慑皇宫董卓,外可以将洛阳守住,不让董卓的大军进城。  

如今董卓要么就和十常侍一样,将李余和张辽剁成肉酱。  

然后等着并州兵马攻入皇宫,将董卓也砍成肉酱,要么就只能认栽。  

张辽这一手打的就是个玉石俱焚,赌董卓不敢跟他一样,将生死抛之脑后。  

李余看着张辽,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张辽不愧是张辽,在合肥敢以八百骑兵杀溃孙权十万大军的张辽,是在白狼山之中,敢冲阵斩单于王蹋頓的张辽。  

如今虽然初掌兵权,但其展现出来的魄力与破釜沉舟的勇气,都可以说是最顶级的。  

董卓此时也是已经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他也没有想到这张辽竟然敢这么玩。  

看了一眼刘辩与何太后,又转头看向李余。  

这李余三番四次坏自己的事,如今这已经是必成的局面,却又被李余给搅和了。  

董卓可不认为张辽有多厉害,如今张辽初掌兵权名声不显,董卓只以为是李余的意思。  

董卓将腰间的猛的拔出,指向李余。  

“尔三番四次欺我,莫非以为我剑不利乎!”  

李余冷哼一声,将自己手中的笏板拿起指向董卓。  

“我的笏板也未尝不利!”  

听到李余这么说,董卓的肺都快气炸了。  

吕布也是拔出剑指向李余,双方再次对峙了起来。  

而在一旁的袁隗已经看傻了,他也没有想到如今的局面竟然会这么发展。  

他和董卓想要废帝,这皇帝就已经几乎可以说是必废的了,这李余竟然逆天改命,将天子给保了下来。  

可以预见的是,这李余之名,整个大汉都会传唱。  

如果真的能够将刘辩保下来,以后李余就是苏武那样的人物,已经足以名留青史了。  

至于以后李余会如何袁隗管不着,但是如今袁隗却是想要看双方火拼起来。  

这对峙的两人一人是朝堂新星,一人威压众臣。  

这两人要是火并死了,那得利最大的是谁呢?必然是袁隗!  

就在袁隗期待两人打起来的时候,这时李儒也已经恢复了过来,将董卓的手按了下去。  

“主公不可,今李余以玉石俱焚之势,主公万金之体,不可轻易毁弃。”  

如今的局面李余都能看的明白,李儒又怎么可能看不明白?  

现在董卓确实可以将所有人都砍死,但然后呢?等死吗?  

董卓冷哼一声,这才将剑归鞘,吕布见董卓将剑归鞘了,自己也立马归鞘。  

李余也是明白,这一次只怕是又死不掉了,叹了口气对刘辩与何太后道。  

“还请太后陛下归位。”  

何太后看了李余一眼,这才缓缓的带着刘辩登上玉阶。  

每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李余,良久之后,这才坐了回去。  

李余对何太后没有半点意思,毕竟李余在原本的世界之中有自己的女朋友,而且感情也十分不错。  

两人青梅竹马直到现在,可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