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余发现这何太后似乎今日有些不对,往日里这何太后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今日这话语之中,怎么感觉到了一股…轻浮?  

李余是守宫令,掌皇帝用纸笔墨及尚书诸财用、封泥,对于太后与皇帝自然是经常见。  

起初还有些新鲜感,但时间久了也没有觉得这两人有什么尊崇的。  

不过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少年与一个风韵犹存的少妇罢了。  

刘辩没有什么主见,事事都问何太后,导致何太后一直垂帘听政,其实这事倒也没什么。  

大汉以忠孝立国,因此太后是有资格听政的,即便是强如汉武帝,不也被窦太后拿捏。  

但是如今这种局面,连何太后也是没有办法,因此两人经常在宫中长吁短叹。  

如今却感觉这两人似乎活过来了。  

李余对着何太后与刘辩行了一礼道。  

“臣所做的,不过是微末之功,不值得陛下半分嘉奖,倒是文远虽身处并州,有忠君爱国之情,又有万夫不当之勇,当重用之。”  

听到李余这么说,一旁的张辽感激的看了李余一眼。  

何太后却对张辽没有什么兴趣,继续对李余道。  

“宫令当众斥责董卓之事,哀家已经知晓,非大义者不可为之,今当可为少府令。”  

李余惊讶的抬头看向何太后,这何太后的脑子是不是不太好。  

他如今的职位是守宫令,正是属于少府下的。  

然而这少府之中的宫令可多了去了,比如说有太官令掌宫廷膳食、酿酒、种菜、食用珍禽野兽及献四时果品。  

有汤官令主供饼饵果实、货食之事,还有汤官饮监,协助汤官令监督宫廷饮食。  

除此之外还有太医令、御府令、尚方令…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这少府令哪里是自己一个刚刚上任守宫令的人可以担任的,要知道这可是九卿之一啊。  

莫名其妙的从一个小小的宫令,变成了九卿,跨度是不是太大了。  

李余根本没有准备接受,毕竟官越大,别人要杀你的话,顾忌就越多,这又是何苦呢?  

李余张了张嘴就准备拒绝,却没想到何太后在这个时候却开口道。  

“李宫令这几日操劳,本就有伤,又立下如此功勋,当在宫中养伤,少时哀家会与宫令详谈。”  

李余也没有奇怪什么,毕竟皇宫大了去了,一些地方是可以供大臣在其中休息的,想谈就详谈吧。  

“文远,可为执金吾。”  

听到何太后封张辽为执金吾,李余倒是并不奇怪。  

执金吾也就是丁原原本的职位,这個职位秩比两千石,与九卿同级。  

如今张辽掌控了并州的兵马,充任执金吾也没有什么不对。  

而且执金吾看上去似乎属于是高官,但其实不然。  

执金吾原本是负责宿卫京师,可以说是地位极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执金吾的地位与权势不断下降,其执掌也被五校尉与城门校尉所瓜分。  

虽然它在名义上仍然是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的北军首脑执金吾。  

到了如今已经变成了主兵器的清贵冗散,所谓的北军系统的首脑,但实际的直辖权力已经严重遭到削弱,如今也就是个样子货罢了。  

然而这些张辽却是根本不在意,他原本只是一个从事罢了,如今成了执金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末将张辽谢恩!”  

两人一同从大殿之中告退,从大殿之中走出时,张辽则是跟在李余身后,并未与李余并排。  

张辽又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如今他能够有今天,皆赖李余。  

“末将多谢李宫令,他日若是有何事需要张辽效劳,辽必义不容辞。”  

李余摆了摆手道。  

“不必如此,今天下大乱各地盗贼四起,京师亦是数方混战,当忠君之事,不可论私情。”  

李余才不需要张辽给自己干什么事,他只想找死。  

………  

京城之中的一处园中,董卓看着下面的吕布,脸上的表情几乎掩饰不住了。  

“好好好,不愧是奉先!”  

董卓上前将吕布扶起,吕布却是不曾起身,这倒是让董卓有些奇怪,此时吕布开口了。  

“吕布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董卓脸上的笑容更甚。  

“我得奉先真天赐阴劫也!”  

吕布也是再次拜道。  

“义父在上,儿从此后,跟定义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番父慈子孝之下,吕布被董卓扶了起来。  

“并州兵马何在?”  

吕布听到董卓问这个,也只能如实相告。  

“你未曾收拢并州兵马?”  

吕布踌躇了片刻之后开口道。  

“是。”  

原本还笑容满面的董卓,顿时便脸色阴沉。  

他策反吕布是为了什么?一是为了杀丁原,二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对手。  

如今丁原是死了,这并州兵马还在,也就是从丁原变成了王原或者李原罢了。  

根本的问题没有半点改变,如果上来了一个敌视董卓的人,那只会比丁原还要麻烦。  

而他废了这么大的神,也就得到了一个吕布。  

然而吕布虽然骁勇,但并州的兵马更加重要啊。  

“速去查探,今掌并州兵马者何人!”  

不多时便有一名士卒从园外走了进来。  

“主公,掌并州兵马者乃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