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争风吃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被奈良鹿久忽悠了一波的三小感觉三观都快要碎了,而秋道丁次却忽然问了句。  

“爸爸你真能放下仇恨吗?”  

爸爸一直都在念叨着大伯,显然一直记着大伯之死的仇恨。  

“不放下又能如何?爸爸我都快四十了,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但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得为你的未来考虑。”  

从儿子的薯条袋里面拿了一根薯条塞进嘴里,秋道丁位眼中满是慈爱。  

恨意自然是存在的,但相比起对儿子的爱,只能放在后面,更别说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再深的伤口也会愈合。  

现在所剩的也不过是愈合后每到阴雨天的一些麻痒感罢了。  

自己又不是宇智波那种偏执的疯子,没必要,也没可能一直沉浸在仇恨之中。  

“那族人们呢?”  

秋道丁次继续询问,不单单是父亲的恨意,族人们也有恨意的,有好多长辈都死在了四村联盟的手中。  

“放不下的就留下。”  

秋道丁位的回答很简单,他虽然不以智慧见长,但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透彻。  

“哦!”  

秋道丁次默默地继续吃着薯条,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听说云隐村那边完成了改革,已经没有忍族存在了,也不允许有忍族存在,我们过去后也应该会被解散家族吧。”  

奈良鹿丸说起家族编制的事情,过去后应该就没有奈良一族了。  

“准确的说是只有云隐村完成了改革,彻底解散了所有家族体系,将整个忍村融为一体,这也是成立和建立稳定忍国的基础。  

相比起来岩隐村和砂隐村就要差很多了,那些隐患也仍然存在,所以云隐村才是潜力最强的,最有可能笑到最后。  

而且解散家族对我们而言未尝不是好事情,并且云隐村中拥有的传承很多,远远超越了我们家族自身的传承,不亏。”  

道出选择云隐村的另一个原因,奈良鹿久更看重未来。  

不是他对木叶不忠,而是木叶这条船太坑了,外有连绵不断的浪涛,甚至是海啸袭来,内部还贴满了起爆符,随时都有可能被炸碎。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累啊。  

“爸爸,刚刚那位是银色闪光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这时用手撑着下巴的山中井野忽然询问,对刚刚那位帅气的大哥哥很是好奇。  

先前还没反应过来,等大哥哥走后她方才想起那位在课本中出现过的,是一个相当危险,或者说强大的人物。  

“又来了。”  

看着同伴的那副模样,奈良鹿丸知道这位又犯花痴了。  

这就是个颜狗,很吃颜值的,碰见帅气的小哥就会动心,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盯着班里面最帅的宇智波佐助。  

现在显然又盯上了那位银色闪光,不过话说那位银色闪光是真的够帅。…。。  

山中亥一的脸一下子给黑了,这个问题他不想回答。  

倒是边上的奈良鹿久乐了,开口解说道。  

“他是云隐村最耀眼的两大天才之一,与另一个雷神齐名,某种程度上而言比雷神更加危险。  

因为雷神的强大主要体现在战力方面,而他还有着可怕的智谋,据说还是雷影辅佐土台的弟子。  

而在实力上他十三年前就超越了与之齐名的金色闪光,也就是波风水门,或者说他早就超越了。  

在天赋上,他要比水门君高出很多,水门初期的修炼资源要远远超过他,但初期就被压制,之后一直是略逊一筹。  

直到获得了九尾的力量再加上将飞雷神之术运用到极限,方才能与之抗衡。  

但也只是抗衡,从没有击败过。  

相比起来,他的修炼却一直依靠自身,至少我们没有发现他有给自身移植外力的。  

连大蛇丸大人都称赞那位的才情和所走的道路。”  

对于那位他是很佩服的,才智和实力并存,是最完美的忍者。  

“什么道路?”  

三小疑惑,大蛇丸他们是知道的,在村子里有着特殊的地位。  

能让那位称赞的道路肯定很不一般。  

“你们都知道血继限界,这个在村子里面很多,而血继限界大体分为两大类,除了写轮眼白眼之类的体质类型外,还有遁术类型的血继限界。  

就是将两种查克拉属融合,蜕变出全新的属来。”  

奈良鹿久说了下血继限界的存在,这个在他们木叶中并不陌生的。  

“血继淘汰?”  

奈良鹿丸若有所思,这个他知道,据说那位金色闪光就拥有着血继淘汰光遁,经常在澡堂偷窥的那位自来也大人也拥有着血继淘汰尘遁,都是凌驾于血继限界的强大力量。  

“层次要更高,早在第二次忍界大战的时候,水门君就和他一同融合出了血继淘汰,都是光遁,所以他们当时被尊称为金色闪光和银色闪光。  

不过两人的光遁侧重点不同,昊君的光遁更注重对速度的提升,水门君的光遁则是攻击力。  

而在第三次忍界大战的时候,那位可能已经融合出了四属的血继,超越了三属的血继淘汰。  

现在十多年过去,可能已经融合出了五属的血继,他的实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奈良鹿久认为那位大概率是融合出了五属的血继,已经彻底超越了波风水门。  

正因为如此,当年才能将水门君重创,不单单是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