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开挖河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霆太夸张了,不管是前半段的无数落雷,还是最后那条雷电神龙都极其恐怖。  

开战至今,那雷神还是首次用出这种手段。  

白牙前辈是他们木叶最强的雷遁忍者,应该更能理解那种手段。  

旗木朔茂思索了下,回道:“原理上很简单,是将雷属查克拉融入雷云,从而与雷云中的雷电共鸣,最后将之牵引下来。  

理论上来讲只要将另一种查克拉注入雷云,压制对方的查克拉便可干扰这种忍术。…。。  

但这需要极其庞大的查克拉,还得将雷属的质变化修炼到极限,甚至蜕变出那种黑色和金色的特殊雷遁。”  

他知道这种忍术的原理,可却无法破解,就算知道了也没用。  

在雷遁的运用上,人家云隐村才是忍界最强。  

自己最强的是刀术,其次才是雷遁,比起人家差了些。  

雷遁自己只是将质变化修炼到极限,并未突破极限蜕变出三代雷影和那少年,以及雷神那样的黑雷金雷。  

质变化都避不过,更别说是覆盖那么大范围雷云的查克拉了。  

“雷神,还真是雷神啊!”  

自来也烦躁的抓了抓头,现在才明白那雷神之名的真正含义,那样的存在当真如同神灵一般,也难怪三代雷影会将之收为弟子。  

见没有办法破解,木叶忍军只能后撤出三百多公里,脱离了那多雨多云天气的区域方才松了口气,而后快速的建立营地修整。  

在木叶忍军后退建立起营地后,四村联军这边也正式开启河道开挖工作。  

这些天被养的膘肥体壮的三千岩忍分成十队,每一队三百人,轮流以地下河道为根基切割土石,凝聚成一个个巨大的空心圆球落在地下河道上,借助河道中水流的冲击力和浮力推动着那些空心石球快速滚落入海中。  

三千忍军轮班倒的开工,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开挖,速度快的惊人,一天时间就开挖出了十公里的河道,宽度也达到了惊人的三百米。  

“按照这速度,三四个月就能完工了。”  

看着那开挖出来的十公里河道,枸橘矢仓很是兴奋。  

只要这条河道开挖成功,他们就能以此为根基建立防线,抵挡住木叶和火之国的进攻,将这里彻底占下来。  

这便是自己的功绩,未来继任水影之位也就没人能说什么了。  

甚至接下来还可以开战对后边海域中那些海岛国家进行攻占,老师的年岁大了,精力不足以支撑这么宏大的战争,自然得是自己去做。  

有了这么多的功绩,他一定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水影。  

当然,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清楚这些的基础是将木叶打垮,乃至覆灭。  

否则有木叶在,必然会干扰他们对南方海域的攻占。“之前没有诱导那迈特戴用出死门吗?”  

通草野饵人走到田村昊身旁问道,更重视那个迈特戴,在知晓迈特戴被派遣到这边战线后,便知道对方才是他们的最大威胁。  

“没有。”  

田村昊微微摇头,之前他看到迈特戴被奈良鹿久劝说阻止了,不过他并未去干扰和刺激。  

那时候的迈特戴确实不适合开启死门死战。  

他们所有人都很清楚四村联盟只是利益上的合作,最终必然会成为敌人的。  

更别说他们云隐村还有着统一大业的谋算,最希望看到的是木叶和其他三大忍村两败俱伤,而非是单纯的将木叶毁灭。…。。  

迈特戴是木叶那边的一大底牌,没有意义的死掉太可惜了。  

“那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扭头看向北方,通草野饵人知道木叶那边很快会派人攻打过来的。  

不管是木叶还是火之国大名府,都绝不会容忍丢失这块半岛之地,也绝不会容许第三条防线失控。  

一旦这块半岛被他们雾隐村拿下,那么此次忍界大战的质就会彻底转变,变成对木叶和火之国的灭国之战。  

接下来木叶所爆发的力量必然会很恐怖,他们必须抵挡住,否则这边的战略便很难进行下去。  

“暗道入口那边安排好了吗?”  

田村昊问了句,那条水道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有干柿一族的忍者负责,而且我们在周围开挖了上百个水道入口,只要还有一个,水流就不会断。”  

通草野饵人回道,在这方面他们做了完美的布置。  

干柿家族的忍者身体构造很特殊,可以在水中长时间的生存,在水里面没人会是他们的对手。  

更别说干柿家族还与鲨鱼群有通灵契约,可以召集大量的鲨鱼群,足以保证万无一失了。  

交流了一阵,通草野饵人方才走向枸橘矢仓那边低声诉说。  

“我不喜欢这样的天气。”  

打着伞的叶仓走来,现今正下着绵绵细雨,空气湿度很大,很影响自身的灼遁发挥。  

而且这里更多的是大雨,影响更大。  

“木叶肯定不会选择在雷雨天气打过来,不影响你发挥的。”  

田村昊挤到小姐姐的雨伞下,对于叶仓的担忧认为是多余的。  

有了上次的雷霆炼狱洗礼,木叶除非脑子被门夹了才会在雷雨天气过来决战。  

“但这里的水汽也太大了。”  

叶仓依旧不适应。  

“等这边的河道开挖成功后,我们会从风之国登陆,然后北上,我们云隐村是支援你们,但那些岩隐忍军却只是借道路过。  

你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