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拍地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赴马来橡胶林…  

第三天。  

马来公布一则蓝衣壮汉哄抢橡胶树的视频,事情终于被曝光。  

天成公布一则马来绿衣推到哨塔的视频,双方扯皮。  

北美记者报道:事发当天,天卫安保至少敲晕了两千名马来绿衣,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  

冰熊记者报道:我怀疑那是咱们的人,那熟练手法,像极了我平底锅敲黑熊的姿势。  

紧接着。  

马来不甘被泰妹霸占‘五百米’边境线,呼叫新加、印尼在舆论上进行支援…  

南越、柬埔声援泰妹…  

是夜。  

黑山地中海舰队不小心绕过新加,进入印尼,面对这个二愣子,印尼主动退群…  

剩下的几方势力即将大打出手…  

直到从倭岛、南棒子赶来的北美大平洋舰队介入,双方才派出代表,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聊。  

在北美压制下,泰妹同意偿还被天成霸占的五百米区域,但也帮天成抗下抢夺橡胶树:‘不就是几颗橡胶树嘛,我们拿大米跟你们换。’  

南越、柬埔:‘对啊对啊!’  

马来:‘大米才值几个钱?’  

新加扣留舰队,面对黑山虎视眈眈的眼神,有些怂,‘你们聊,人和船我们全放了,这事跟我没关系。’  

马来落败,获得泰妹20万吨卖不出去的陈年大米。  

北美再次做了一次母星安全员,心满意足,因东欧战役陷入泥潭,急需转移群众视线,便四处宣扬东南亚纷争解除,自己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  

天成后续抵达的三千名大师,对新运河拆迁地区的居民,展开各种各样的法会。  

同行者还有被僧一他们折服的本地高僧。  

场面不次于拍地鼠。  

当然,光复橡胶园仅仅只是开始,在哨塔将南部区域圈起来之前,无论肃清内部不安定因素,还是抵挡特工渗透,全是大麻烦。  

就像另一个时空,北美攻打伊拉只用了几天时间,但后续却差点把自己陷进去。  

尤其是,等到克拉地峡运河曝光,碰触到马来、新加等地区的利益,这里十有八九会战火四燃…  

因此,为大战提前做准备,八万员工对可疑人员的排查,几乎严格到挖地三尺。  

也因此,收获了不少陈年宝藏,什么金佛、古船、青花瓷、青铜器…  

另一边。  

经过两周时间,长居泰妹南部区域的群众,全都拿到智能一卡通。  

但是…  

无论按键,还是提示,又或者语音,全是华夏语。  

还好的是,有许多几十年前搬到此地的华裔,依旧记得母语。  

因此,第一批高薪阶层诞生了。  

想要在橡胶园生存,必须使用智能一卡通,想要使用智能一卡通,必须学习华夏语,想要学习华夏语,就需要通过智能一卡通透资工分,报名由华裔担任老师的夜校。  

不贵,300工分,一个月收入。  

但不报名,就只能呆在村里,哪也去不了。  

而获得工分的华裔老师,能凭借工分,可在天成大食堂就餐,或购买生活用品,或购买房屋,甚至购买汽车、农用机械…  

至于泰铢…  

抱歉,智能一卡通不识别该物品。  

不想这样?  

那就呆在村里,别乱跑。  

不想呆在村里?  

抱歉,这是你的家。  

获得高薪待遇的华裔老师,也对反对者进行劝说…  

而随着哨塔一座一座拔地而起,出入橡胶园的通道日益减少,计划中只会保留南部关隘,和北部正在规划中通往曼谷的新运河大桥。  

另外。  

北美大平洋舰队抵达,泰妹现在已经不考虑天成是否会赖着不走,甚至希望天卫留下,尤其是舰队。  

没办法,等克拉地峡运河项目曝光,惹毛了马来、新加、北美,虽然有南越、柬埔的声援,但…声援有个卵用?!  

其实葛小天也不想走。  

万一舰队撤离,泰妹反悔,倒向马来、新加、北美,他好不容易搞定的橡胶园、守住的橡胶树,分发下去的智能一卡通,岂不是都要打了水漂?  

但养活整个舰队,包括八万员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如此,双方各怀心事,齐聚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泰妹东方酒店。  

嗯,某人要离开了,泰妹王室为其举办离别宴。  

曼谷时间,1月25号,傍晚六点钟。  

通过迷二六托运的老板专用tua,在两辆装甲互送下,招摇过市,缓缓停靠在东方酒店大门口。  

光晕流转的亮黑色石墨烯装甲,科幻级蔚蓝色车屁股,看起去格外扎实的车体,虎头虎脑的车头,和霸气的牛头标志,无不表明,这是母星最贵的豪车。  

哗啦啦…  

两队天卫封锁现场。  

礼宾接待正要上前,但还未找到车门把手,车屁股缺忽然反向打开,铺在地面上。  

葛小天一身休闲装,踏着车屁股上的斜板,十分随意的走下。  

如此奇特的开门方式,引得无数富豪,甚至它国高管频频侧目。  

当看到车内装饰,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竟然镶满钻石!  

尤其是车顶的那三颗,足足两寸大!  

“葛先生!”  

葛小天来到大厅,泰妹华裔总经理迎上来,示意俩人走进一处安静的房间。  

“葛先生,北美大平洋舰队赶来,黑山又跟北美关系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