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好气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公爷若是肯将要求降低一点点,我一定可以招满学生。”  

军事学院招生办负责人姓宋,叫宋铁。拐着弯勉勉强强能和柱国公府扯上一点亲戚关系。  

他很委屈。  

一个大老爷们,被骂得狗血淋头,身与心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故而当柱国公叫他“滚”的时候,他忍不住给自己辩解了一句。  

柱国公气坏了,“放你娘的狗屁!身体健康,体能过关,这要求高吗?这不就是当兵的基本要求吗?”  

宋铁小心翼翼地补充提醒,“还有识字两百。”  

“识字两百有什么难的?你告诉老夫,识字两百这也叫要求?”  

柱国公一脚踢翻小杌凳。  

小杌凳哭唧唧:我招谁惹谁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踢翻我。  

宋铁硬着头皮说道:“大部分百姓都不识字。那些下苦力的汉子,体能都过关,如果只有体能一项要求,别说一百,三百三千都能招满。可是一旦加上识字两百的要求,别说三千汉子,就是三十个都招不到。识字达到两百,至少也上过几天私塾,要么干着轻省的活,要么体能不过关。”  

“你这是借口!榆木脑袋!”  

柱国公眼睛仿佛是在喷火,对宋铁极为不满。  

嘿,那帮读书人,鬼点子一个接一个。  

怎么自己身边的人,特么的全都是直肠子,脑子都不懂的拐弯。  

柱国公气的脑子打架,挥舞着手臂,“滚滚滚!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在半个月内把人招满。人招不到,老夫不听任何理由,届时只管找你算账。”  

宋铁哇的一声,没哭出来。  

不敢哭!  

太丢人!  

他离开签押房,召集手下人,想办法招人啊。  

学子进入军事学院读书,要查祖宗三代,做档案。  

所以没办法作假,不能将正在服兵役的人拉过来充数。  

要求从民间招收学生,就必须从民间招收。  

几个臭皮匠,也没能顶上一个诸葛亮。光是识字两百,就将他们给难住了。  

宋铁耷拉着头,走出办公楼。  

路上遇见顾珙。  

顾珙刚从校场回来,一身的臭汗。  

两人打了个招呼。  

本来已经错身而过,宋铁突然想到顾家是有读书人的,想来应该有很多主意。  

“顾兄,等一等。”  

“宋兄何事指教?”  

宋铁扭捏了一下,将自己的困难说了,“…一百个人体能过关的人不难,不用一天时间我就能拉过来。关键是还得识字两百,这可把我难住了。顾兄可有办法?”  

顾珙看着对方,眼神就像是在看智障。  

宋铁一脸懵逼,“顾兄干什么这么看我?”  

顾珙轻咳两声,“宋兄识字吗?”  

宋铁连连点头,“我识字啊!”  

“宋兄当年识字的时候,两百个字花了多少时间?”  

宋铁抓抓头,“大约半年到一年吧。好多年前的事情不记得了。”  

顾珙不忍直视。  

难怪宋铁没想到办法,原来他是个学渣啊!  

学渣思维,当然搞不定这件事。  

顾珙照顾对方的面子,含蓄地提醒,“宋兄应该知道,有人半个月就能学会两百个字吧。”  

“半个月认识两百个字?不可能!”学渣宋铁想都没想,矢口否认。  

都是糙老爷们,脑袋瓜子有那么灵,哪需要当兵。直接就去隔壁知行书院读书。  

顾珙咳咳两声,说道:“想去隔壁知行书院读书,不光要识字,还要能写文章。另外,半个月认识两百字,等于一天只需要认识十四个字左右,没宋兄想的那么难。真正会读书的人,认识两百个字,也就是两三天的功夫。不瞒宋兄,我小的时候,半个月认识了两百个字,被家父斥为蠢笨,不适合读书。”  

这一回换做宋铁一脸受了刺激地模样。  

“半个月认识两百字,被斥为蠢笨?那我半年认识两百字算什么?”  

“嗯…在我们顾家,大概只配去庄子上干活吧。”  

“你你你…”  

宋铁指着顾珙,说了无数个你,都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  

特么的太欺负人,不带这么刺激人的。  

顾珙继续打击他,让他认清读书人的世界,“家父身边的管事,小厮,都要求能写能算,看得懂策论。家兄身边的小厮,不仅要能写能算,还要求看得懂公文。就连嫂嫂身边的丫鬟,也都必须会写会算。至于皇后娘娘身边的人,考个秀才举人,想来不在话下。”  

这天没法聊了。  

宋铁活了三十几年,今天,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遭受了颠覆性的打击。  

他以为读书很难,能识字就很了不起。  

好吧,这也不算错,广大平民百姓的确是这个情况。  

但是这样的认知,不能套用在勋贵世家。  

比如孙家,考个状元都不带稀罕的。  

看大门的管事,都能写一手锦绣文章。  

气不气?  

很气啊!  

顾家,还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身边的小厮管事,都必须提笔写得了锦绣文章,落笔能伺候人。  

这种程度,少说跟在主子身边读了七八年书。  

大户人家,爷们身边的贴身小厮,就得有这本事,能享受别人挤破头都享受不到的教育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大户人家贴身小厮的差事,大家都是抢破了头。  

对百姓来说,教育是稀缺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