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贵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呵呵!  

有人发出一声冷笑。  

窗户开着,一阵风灌进来,带着内城河河水的味道。  

雨花巷临近内城河,河水的味道大家都闻惯了。  

然而此时此刻,配合着这一声“呵呵”,河水味道就变了味,让屋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换做过去,跑一趟西域,别说五倍利润,就是十倍利润也不成问题。现在嘛,西域淘金热一起,就连小商小贩都妄想跑西域。前两日我还看见一个小老板置办了一万两的茶叶,准备运往西凉。”  

“大家一窝蜂地往西边去,那么多货物堆积在一起,压价是必然的。届时别说十倍利润,恐怕连五倍的利润都保不住,辛苦一年,压进去那么多钱,结果就赚点辛苦钱,何苦来哉。”  

吴大彪抓着椅子扶手,“听大家的意思,都不乐意跑西域?”  

“吴老板误会了,我们都支持你的说法,西域肯定得跑。但是三和快递收费太高,货值这一块又不做不得手脚,能否绕过三和快递,我们自己的人护送货物出关去西域。”  

“我们有自己的护卫,而且都是经年老手,干什么找三和快递。大家压进去那么多钱,来回少说得一年时间,到最后全都便宜了三和快递。划不来。”  

“目光短浅!”吴大彪骂了一句。  

众人不满。  

吴大彪板着脸,说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没了北荣西凉,草原就太平了?告诉你们,没了北荣西凉,那些只有几百人,千把人的小部落全都冒了出来,摇身一变就成了草原上的响马劫匪。他们土生土长,熟悉地形,弓马娴熟。你们自问,我们的护卫到了人家的地盘上,干得过他们吗?隔壁江南商会都舍得出钱请三和快递,我们北方商会难道是出不起这笔钱吗?”  

“三和快递的收费着实太贵。”  

吴大彪甩出一沓宣传册,“三和快递收费贵,自有他贵的道理。出关后,夜晚可投宿军方堡垒要塞。并且承诺,人要是没了,照旧会将货款带回来。要是货没了,他们不收取任何费用。”  

“几千里路,能有几个要塞堡垒?”  

“能有地方歇息停靠,补充食水,总比露宿荒野要强。草原荒漠绝非我们以为的那般太平。三和快递敢收这么高的费用,自有他的道理。废话少说,愿意入伙的就说一声,不愿意现在就可以离开。”  

吴大彪发了话。  

然而在座的都是老狐狸,没有一个人动弹。  

吴大彪冷笑一声,“那我就当你们全都同意。一百万两的货物,大家凑一凑。我二十万,你们多少?”  

“一百万是不是多了点,八十万吧。”  

“对啊,八十万,吉利。”  

“行!就八十万的货物。我还是二十万,你们呢?”  

大家凑钱,或是凑货。  

都是豪商,很快凑足了八十万两。  

接下来就是组织货源,联络三和快递。  

在一个阳光洒满大地的日子,王小喜带着一车货,随商队离开了京城。  

他媳妇带着孩子,在城门口相送。  

终归是夫妻。  

“不用担心我,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回来了。”  

“出门在外千万别逞能。吃点亏没事,一定要平安。”  

夫妻告别,挥泪相送。  

同一天,几十骑快马离开京城,往西而去。  

他们带着明黄色的圣旨,要将皇帝的心意传到西凉,正式册封鲁侯为亲王,是为安西王,大周自太祖称帝以来,第一个异姓王。  

为了这一道旨意,朝堂上下最有学问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扣着字眼。  

身为书写这道旨意的陆大人,被御史集体弹劾。  

就差没指着他的鼻子痛骂“国贼”!  

陆大人委屈。  

御史什么的,果然是最讨厌的一群人。  

在这帮御史眼里,但凡看不顺眼,都要按个国贼的名头。  

真当国贼是菜市场的大白菜啊,批发带零售。  

一道旨意,被人批得体无完肤。  

鸡蛋里挑骨头,挑出十几处毛病。  

堂堂中书令,文采不行啊。  

中书令陆大人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谁爱写圣旨谁写去。  

就为这,朝堂又闹腾了一阵。  

最后这道旨意由皇帝刘诏亲自书写。  

“朕不怕担骂名!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朕来承担一切后果。百年,随后人骂去,朕不怕。”  

话音一落,玉玺落下。  

一道具有法理的封王圣旨出炉。  

钱富的传旨小分队,带上圣旨,快马朝西而去。  

西凉太远,朝廷鞭长莫及。  

那就让商队,让冒险客替朝廷盯着西凉,盯着安西王,盯着草原荒漠。  

刘诏站在城墙墙头,目送传旨小分队离去。  

小分队同商队擦肩而过。  

商队里每个人,都怀揣着激动,兴奋,眼睛都冒着星光。  

他们要去西凉,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次壮举,足以夸耀三代人。  

我爹…  

我爷爷…  

我祖上…  

当年西域淘金热,西去几千里,来回上万里路,带回来…  

西区的路上…  

回来的路上…  

我家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达。  

此去西凉,对于子孙后代来说,便是祖宗的功绩。  

即便失败了,也值得铭记。  

若是成功,必将刻写碑文,供后人传颂。  

京城白云观,今儿迎来一位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