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潇洒少年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息怒!”  

常恩跪在地上,战战兢兢。  

他不确定文德帝的三声荒唐,到底骂的是谁。  

骂他?  

还是骂夫子?  

亦或是骂公子御?还是诏夫人?  

常恩不确定答案,跪下来请罪就是最明智的做法。  

文德帝踢翻了小杌凳。  

他转头,死死盯着常恩,“你和顾玖到底谈了些什么?为何会相信文章是御哥儿写的?”  

常恩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陛下,老奴看完了公子御最近三年所有的文章,可以清晰的看见他的成长。老奴也不敢相信年少的公子御能写出如此深度的文章,但是文章摆在眼前,老奴不能不相信。”  

文德帝当即吩咐,“来人,去晓筑,去大皇子府,将公子御近五年写的所有文章全部带回来。另,去内书堂将公子御请来,朕要当面考教他。”  

文德帝一声令下,兴庆宫的内侍全都动了起来。  

文德帝压着怒火,端坐在书桌前,重新拿起刘御的文章反复阅览。  

刘御在内书堂上课。  

身后几个堂弟皇子捣乱,衡哥儿也是其中一员。  

他有些心不在焉。  

夫子教的内容,对他来说太过简单,激不起半点学习的兴趣。  

一本书,早已经翻烂,甚至可以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下来。  

而且夫子讲的内容,他在山河书院听三元公讲过。  

三元公讲得更有深度,认识更全面。  

他托着腮思考,要不要和母亲商量一下,以后不到宫里读书。  

至于皇室规矩,各种潜规则,他已经了然于胸。  

实在没必要继续在宫里浪费时间。  

正在他走神的时候,兴庆宫内侍找了过来,打断了夫子讲课。  

“公子御,陛下召见!”  

刘御回过神来,“皇祖父召见我?”  

“正是!请公子御即刻随咱家前往兴庆宫面圣,陛下正等着。”  

“皇祖父为何要召见我?”刘御好奇。  

“咱家不知。公子御请吧!”  

在众人的注视下,刘御起身,准备离开课堂。  

他朝刘征,衡哥儿摆摆手,示意二人不必担心。  

他跟随内侍来到兴庆宫,经过通报,被请进正阳殿。  

“孙儿给皇祖父请安,黄祖父安康。”  

文德帝目光犀利地盯着刘御,一言不发。  

刘御有些忐忑。  

内侍搬来座椅板凳,文房四宝。  

刘御更是诧异。  

“中宗皇帝的功与过,好好写。朕希望看到实话,而非敷衍之词。用词尽可能大胆,朕恕你无罪。此事出了殿门,就当没发生过。”  

刘御抬头望着文德帝,“孙儿不明白。”  

文德帝表情严肃,“你不需要明白,你只需要好好写文章。写你真正的想法。朕分的清楚,哪些是敷衍之词,哪些是实话。”  

“孙儿身为晚辈,岂能非议祖上功过。”  

“朕说了,恕你无罪。”  

刘御微蹙眉头,“必须得写吗?”  

“你说呢?”  

刘御点点头,坐下来,提笔,思考了一番后,开始动笔“非议”中宗皇帝的功与过。  

大殿内气氛紧绷,仿佛空气都已经凝固。  

宫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正是要热不热的季节,大殿内撤了火盆,还不到放冰盆的程度。  

每个人都觉着闷热难受,冷汗出了一身又一身,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  

文德帝端坐在书案前,一直关注着刘御。  

这样的场合,任何人都不可能作弊。  

文章到底是不是出自刘御的手笔,很快就将揭晓。  

刘御很镇定。  

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对于刘氏祖宗们的功过,他从四五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机会将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这一回,不管皇祖父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刘御都打算直抒胸臆。  

至于后果,无需多虑。  

他是皇孙,不是皇子。  

皇孙比皇子多了更多的自由。就算犯错,多半也是申斥几句,大不了就去宗正寺住几天。  

当年父亲做皇孙的时候,也住过宗正寺。  

刘御很想去体验一下住宗正寺的感觉,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两路人马,分别从晓筑,大皇子府取回刘御近几年的文章。  

而刘御还在洋洋洒洒书写自己的观点。  

他写的酣畅淋漓,十分爽快。  

写完,将毛笔一扔,朗声说道:“皇祖父,孙儿写完了。”  

“呈上来!”  

常恩亲手收了文章,呈给文德帝。  

文德帝刚看了一个开头,就被吸引。  

他强忍住继续看下去的,先将刘御打发,“你回去吧,今日发生的事情,出了这个门权当没发生过。”  

“孙儿明白。孙儿告退。”  

刘御潇洒离去。  

年纪不大,却已经有通身贵气。将来不知道会让多少姑娘家思念落泪。  

打发了刘御,文德帝如饥似渴得翻阅刘御的文章。  

对中宗皇帝的评价,果然犀利辛辣,一改在课堂上的中庸平和。  

文德帝亲眼看见刘御写下这篇文章,做不得假。  

此时此刻,文德帝已经相信,《大周生活秀》上面刊登的关于战争和赋税的文章,出自刘御的手笔。  

洋洋洒洒,刘御一口气写了三十多页的纸张,阐述自己的对中宗朝一些列事件的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