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不拜菩萨拜山河书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书院。”  

顾玖力争上游,刘诏全力支持。  

转眼到了试。  

转眼到了放榜的子。  

一如之前的判断,状元是南方人,剑南道人士。  

榜眼不出意外,妥妥的北方人。  

杨季则被点为探花。  

这是山河书院成立以来,在试中获得的最好名次。  

科举落下帷幕。  

几家欢喜几家愁。  

弄得很多落榜的举子心动不已。  

免费读书?  

免费吃饭住宿?  

免费笔墨纸砚?  

还有免费的衣服鞋袜。  

还有开放式的图书馆,藏书上万册。  

还有机会得到三元公,孙状元,前中书令李大人的亲自指导。甚至有可能成为三位大佬门下弟子。  

惑力太大了。  

不能不动心啊。  

就连国子监落榜考生,也都生出了转学到山河书院读书的想法。  

“以前徐闻的文章还不如我,结果呢,这回徐闻榜上有名,而我名落孙山。想来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有遇到名师指导。”  

“此话有理。”  

“徐闻当初什么水平,大家心知肚明。在座的,谁自认比徐闻差?结果最差的徐闻上了榜,我们一个个却都榜上无名。”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服气啊!  

“真要报考山河书院吗?”  

“国子监已经有所改进,或许我们该继续留在国子监。”  

“国子监现在搞的那一,都是照搬山河书院。与其继续留在国子监,不知道下次会试什么况,不如去山河书院搏一把。”  

“徐闻都能拜师三元公,我们不比他差,想来也能顺利拜师三元公。”  

一群国子监落榜学子,很快分为了两派。  

一派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更倾向于留在国子监。  

一派则是坚决要去山河书院。  

很快,文青书局售卖的考试冲刺习题集,又迎来一波销售小高峰。  

买者如云,而且很多都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  

买书的时候,还不忘问一声,“山河书院报名处在哪里?”  

“集市公房,知道在哪里吗?不知道啊。那知道大槐树广场吗?广场边上那栋两层楼就是集市公房,报名处就设在里面。走过去就能看见大大的报名处三个字。”  

举人们怀里揣着习题集,来到集市公房,偷偷摸摸打量环境。  

结果定睛一看,特么的,全是熟面孔。  

“许兄也来报名?”  

“真巧,孙兄也在。”  

“不知李兄准备得如何?”  

大家打着招呼,掩饰着尴尬。迅速领取了报名表,报完名,跑路。  

王学成忙死了。  

报名处从早到晚,就没少过人。  

差点忙到错过杨季的酒席。  

如果说,这个时候,大家报名山河书院,还有那么一点点迟疑的话。  

当《大周生活秀》刊登了一篇山河书院重赏上榜进士的文章后,报名处彻底被的学子们攻陷。  

被点为探花的杨季,得到了五千两白银的重赏。  

其他三十名进士,依着名次高低,分别获得了三千两到一千两不等的现金奖励。  

而为会试攻坚办的主要负责人三元公杨先生,也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足足八千两。比探花郎杨季还多出了三千两。  

孙状元也得到一笔现金奖励。  

就连刚加入会试攻坚办的李大人也跟着沾了光,分润了一点好处。  

消息刊登在《生活秀》上面,全京城的人,齐聚在京城的举子们,全都知道了山河书院究竟如何阔气。  

读书不仅不用钱,还能赚钱。  

哎呀妈呀!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好的事。  

学子们捂着心口,确定这是心动的信号。  

“不回去了,就留在京城考山河书院。”  

外地考生,纷纷做出决定。  

新民县二期,三期,六期的房子,都迎来一波租赁高峰。  

房东们喜笑颜开。  

朴实的房东们竟然在家里设了香炉。  

不拜菩萨,也不拜三清祖师。  

而是拜山河书院。  

是的。  

房东们齐齐设香炉拜山河书院。  

山河书院好啊!  

山河书院妙啊!  

山河书院越兴旺,他们的房子永远不愁租。  

果然皆大欢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