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贪心不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侯爷留下遗言,丧事从简。  

侯府遵从老侯爷的遗言,没有大肆操办丧事。  

不过还是请了和尚念经,道士做法场。  

孝子贤孙们,每日守灵。  

顾玖和刘诏来到侯府,送上奠仪,又前往灵堂祭拜。  

孝子贤孙们起身回礼。  

众人都很疲惫,周氏身为嫡长孙媳,出面招呼顾玖。  

“老侯爷一走,老夫人也撑不住了。已经在床上躺了两日。”  

“要紧吗?”  

周氏说道:“太医看了,说是老夫人操心过度,身体虚弱,需要静养。这两日,我们都不敢将外面的情况带去给老夫人知晓。”  

顾玖松了一口气,如果只是身体虚弱,那就好。  

她问周氏,“你们可有什么为难之处?”  

周氏拉着顾玖,走到角落,悄声说道:“大老爷顺利继承爵位,二房和三房嚷嚷了一些闲话,看那意思,似乎是想分家。不过都被侯爷弹压下去。侯爷说了,老夫人在一天,侯府坚决不能分家。这事都没敢惊动老夫人,怕老夫人受不了刺激。”  

大老爷顾知文顺利继承爵位,如今大家都改口称呼他为侯爷。  

顾瑞也被请立为侯府世子。  

周氏摇身一变,由大少奶奶变成了世子夫人。  

顾玖蹙眉,“二房和三房为何嚷嚷分家?按理说,分家对他们并无多少好处。”  

除了能得到一笔分家财,从身份到地位,分家后都将大打折扣。  

不分家,他们就是侯府二老爷,三老爷,外人都会高看一眼。  

分了家,那就和侯府没关系。再也享受不到侯府的庇佑。  

周氏悄声说道:“分家是假,其实是惦记着老侯爷留下的私房。”  

原来如此。  

顾玖心中了然。  

二房三房不是傻子,明知道分家没好处,不可能真的想要分家。  

原来只是以分家作为借口,想要分老侯爷留下的私房。  

顾玖好奇一问,“这事侯爷打算怎么解决?”  

“侯爷的意思是,老侯爷的私房全部交给老夫人打理,谁都不准插手。”  

这是个办法,免得有人生出闲话。  

周氏又说道:“但是几位庶出老爷,都有意见。”  

老侯爷有三个嫡子,四个庶子。  

侯府三位老爷皆是嫡出。  

四位庶出老爷,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被分家出去单过。  

在这一点上,老侯爷坚持嫡庶分明。  

正因为如此,侯府才能和和睦睦这么多年。  

顾玖蹙眉,“几位庶出堂叔伯,早就分了出去,侯府的事情可轮不到他们插嘴。”  

周氏连连点头,“谁说不是。可是他们不这么想。老侯爷过世,他们就说身为老侯爷的子嗣,理应分一笔老侯爷的私房给他们。”  

敢情所有人都盯上了老侯爷的私房。  

老侯爷到底存了多少私房,竟然让所有人都生出贪婪之心。  

顾玖迟疑了一下,“我冒昧问一句,老侯爷到底有多少私房。”  

周氏拉着顾玖的手,悄声说道:“这事别人都不知道,我只告诉小玖妹妹。老侯爷留下的私房颇丰,光是少府钱庄就有存款十万两。还在江南置办了七八个田庄,每个田庄至少都有十顷土地,皆是良田。一部分种稻谷,一部分用来种桑养蚕,每年收入可观。  

另外,老侯爷名下,在京城有店铺二十几间,京城郊外田庄数个。新民县那边,老侯爷在二期,三期,四期都置办了房产。每年光是租金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据管家说,老侯爷在小玖妹妹的生意里也投了钱。”  

顾玖点头,“老侯爷的确投了点私房钱到我的生意里。一个是水泥路,每年分红,打入老侯爷在少府钱庄的账户。不知道这个账户,你们清不清楚。  

另外,老侯爷还投了一笔钱到西北,这笔钱的分红一直没结算。如果需要结算,我会吩咐账房将前些年的账本翻出来,供你们一一过目。另外,老侯爷还投了一笔钱到江南,这笔钱目前还没有分红。如果需要抽取本金,我可以做主。”  

周氏暗暗咋舌,“老侯爷竟然置办了这么多产业。我以为老侯爷同小玖妹妹平日里没有来往。”  

顾玖说道:“的确没有来往。这些投资,皆由管事出面。我这边,也是安排管事接洽。我和老侯爷,并没有直接接触。甚至连老侯爷投资的具体数目,我也没有过问,得翻账本才清楚。”  

周氏连忙说道:“有关老侯爷的投资,此事我做不了主。这个情况我会禀报侯爷和夫人,请他们做主。若是有麻烦小玖妹妹的地方,还请小玖妹妹见谅。”  

顾玖说道:“大堂嫂客气。老侯爷信任我,才肯投钱到我的生意里。如今老侯爷不在了,这些投资必须变更权利。我会给侯府三个月的时间,希望你们能尽快做出决定,决定这些投资到底该登记在谁的名下。”  

周氏不太了解权利变更,她问道:“不能继续登记在老侯爷的名下吗?”  

顾玖摇头,“不能!四海商行之所以能够良性运转,皆因有严格规章制度。即便是我,也得按照商行的规章制度办事。”  

周氏感慨道:“小玖妹妹能将四海商行做得这么大,果然是有道理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四海商行涉及那么多的银钱来往,规矩再怎么严苛,也不为过。”  

“多谢大堂嫂体谅。有关权利变更,希望侯府能尽快做出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