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缘分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陈大昌怎会在江南?  

陈大昌没死吗?  

就算他活了下来,也不该出现在江南啊。  

江燕心头惴惴不安,只觉胆战心惊。  

见到曾经的熟人,她过去的份还能隐瞒吗?  

周瑾若是知道她是从宫里逃出来的宫妃,还会留她命吗?  

江燕攥紧拳头,手心已经开始冒汗。  

陈大昌带着伙子,还有干儿子,走在江南的大街上。  

“此地风物同京城大为不同。”  

就连女子的打扮,也多有差异。  

更别提此地风俗,饮食习惯,气候,地貌等等。  

南辕北撤,这话清楚的诠释了南北两地的不同。  

陈大昌突然抬起头,朝某个方向看去。  

“大总管,出了什么事吗?”  

陈大昌如今的份,是四海商行江南分部总管。人称大总管。  

陈大昌似笑非笑,“咱家要是感觉没出错的话,这里恐怕有熟人。刚才一个劲的盯着咱家看,眼神火得很。”  

对于陈大昌这类人,六感都极为敏锐。能在宫里混出头,混到顶尖位置,自然有着过人的本事。  

比如对危险的敏锐,对他人目光的敏锐。  

“这家茶楼,咱家看着不错。随咱家进去喝杯茶。”  

“听大总管的。”  

陈大昌率先走进茶楼,出高价,要了一间二楼的包间。  

一行人上了二楼。  

陈大昌朝某个包间门看了眼,眼神似笑非笑。  

“客官,你们要的包间在这里。”  

“哦!”  

陈大昌还满意的,就在隔壁。  

包间内,江燕已经出了一冷汗。  

发现了,发现了!  

陈大昌一定发现了她。  

在宫里生活了那么多年,江燕对陈大昌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个老奴,别的本事不见的多厉害,认人的本事那是一等一。只要见过的人,多年后都还记得。  

怎么办?  

陈大昌上楼来了,她该怎么办?  

她躲在门后偷看。  

陈大昌竟然进了隔壁的包间。  

她还看见了陈大昌的干儿子。  

陈大昌好大的能耐,自己逃出来,还能顺便将干儿子带出来。  

江燕咬咬牙,戴上面巾。就连她最讨厌的帷帽,也戴在了头上。  

“茶水喝饱了,我们走吧。”  

“娘子现在就要走吗?不是说要留在这里看花灯吗?”丫鬟还不想离开。  

难得出门一趟,不看花灯,多可惜啊。  

眼看天色就要暗下来,花灯即将点燃。这个时候离开,太可惜。  

江燕眼一瞪,“我说走就走,废话那么多做什么?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  

丫鬟嘟着嘴,不作声,委屈得紧。  

“就听娘子的话,我们走吧。”  

婆子这回罕见站在了江燕这边。  

江燕又是关窗又是偷看,显然有古怪。  

她要离开,婆子不阻拦。就想看看江燕卖什么关子。  

一行人开门下楼。  

江燕几乎是用奔跑的速度离开了茶楼,混入了人群中。  

茶楼二楼,开了一扇窗户。  

陈大昌吃着茶,望着江燕远去的背影。  

江燕感觉到背后有一道目光,如影随形,冷,充满了危险。  

她不敢回头,只盼着赶紧离开此地。  

今真是倒霉透顶,怎会遇到陈大昌这个瘟神。  

“大总管,要派人跟上吗?”  

陈大昌点点头,“派人跟着,看看她住在哪里。真是有趣,没想到在江南地界还能遇上熟人。”  

“大总管认出了对方?”  

“那个背影,咱家太熟悉了。熟悉到,随口就能描绘出来。你说咱家能认不出来吗?没想到她竟然没死。不过咱家都能活着来到江南,她没死也不稀奇。”  

陈大昌似笑非笑,显然他已经认出了背影的主人是江燕。  

毕竟都是宫里的老熟人,陈大昌认人的本事又是一等一的好。  

凭借一个背影,认出江燕,也不稀奇。  

稀奇的是,这两个人,多年后,竟然能在江南遇见。  

“缘分啊!”  

陈大昌哈哈一笑,觉着十分有趣。  

他已经在期待老熟人正式见面的那一刻,想来一定特别有趣。  

江燕完全不觉着老熟人见面有趣,只感觉到恐怖。  

随着天色暗下来,街面上,各种花灯点燃,气氛更加闹。  

然而江燕已经没了欣赏花灯凑闹的心思。  

她现在只想赶快回去,躲起来,远离人群,远离那冷又危险的目光。  

丫鬟几次试图挽留,想要多逗留一回,都被江燕无的拒绝。  

“要么随我回去,要么滚。”  

她态度强硬,丫鬟求救地看着婆子。  

婆子冷心冷,“听娘子的。”  

一行人挤出人群,坐上驴车,启程回府。  

却不知,后面已经多了一条尾巴。  

驴车晃晃悠悠,走在江南的石板铺就的小巷子里面。  

一路平安,没有遇到任何意外,终于顺利回到位于城郊宅院。  

回到熟悉的卧房,江燕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她长出一口气,擦擦额头,后知后觉上已经出了一冷汗。黏糊糊的沾着肌肤,难受得要命。  

江燕吩咐丫鬟,“准备水,我要洗漱。”  

丫鬟嘴巴嘟得老高,都能挂酱油瓶子。  

江燕捏捏丫鬟的嘴角,“真是越来越没规矩,换做以前,像你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