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守住底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韦忠圆润地滚出兴庆宫,爬起来,抓紧时间办案。  

文德帝可是下了死命令,行刺主使,箭矢的来源查不清楚,他可以交代后事了。  

金吾卫不需要如此无能的老大。  

刀生锈,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主动请辞,还能保住一命。  

硬着头皮上,却又办不好差事,那只有死路一条。  

韦忠擦擦额头上的冷汗,三月的京城,已经变得暖和。  

此刻,他却犹如置数九寒冬,浑冰冷。  

他面色凶狠。  

胆敢在京城地界犯事,管他是不是皇室宗亲,高官显贵,统统抓起来。  

此刻,他惊恐,却又兴奋。  

唯有大案要案,才能激起他的血。  

要是这案子办不下来,不用文德帝赐死他,他自己会主动结果命。  

文德帝又砸了一个茶杯,怒火高涨不休。  

“实在是无法无天,朕看有人是想造反。”  

“陛下当心体。”  

“朕看有人是巴不得朕早点死。当初赵王派人在回京途中暗杀朕,如今看来,这案子还有些首尾没料理干净。先帝临终前,实在是太仁慈。没能将造反的人诛杀干净,才会有今之祸。”  

“这一次得好好查一查,把几年前的案子翻出来再查一遍。争取不放过一个人。”  

“废燕王现在如何?有什么动静?”  

常恩心知文德帝动了真火,要借此机会兴一场大狱,甚至还要借机清洗朝堂和军队。  

常恩心惊胆战,面上却不敢露出丝毫,他躬说道:“回禀陛下,废燕王还是老样子。”  

废燕王当初助赵王造反,被先帝废了亲王爵位,贬为庶民。就住在西北边,靠近宗正寺的某处宅院,由宗正寺负责看守。  

废燕王这等于是被圈在宅院内。包括他的妻儿,以及生母舒太妃。  

文德帝敲敲桌面,“安排一下,明儿朕要去见他,不要惊动朝臣。”  

常恩躬领命。  

文德帝已然冷静下来,“随朕前往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内侍们打起依仗,簇拥着文德帝来到慈宁宫。  

萧太后很是意外,“皇上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萧太后想着,今儿出了当街刺杀皇子妻,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文德帝应该没空过来的。  

文德帝坐下来,“朕惦记着母后,就过来看看。”  

萧太后一听就明白了,她暗自叹了一声,问道:“这事果真是朝阳做的?”  

文德帝沉默了片刻,说道:“案发现场发现了精铁打造的箭矢。精铁所造箭矢皆用于精制弩弓。  

在京城,唯有京大营,还有羽林卫配备了精制弩弓。母后该知道,精制弩弓,一般人别说拿来刺杀皇子妻,就是亲眼看见都很难。  

只有份贵重的人,才有机会接触到精制弩弓,并且带出军营,用于行刺暗杀。”  

听到这里,萧太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这事真的是朝阳做的,哀家绝不袒护她。不过当年她救过先帝的命,看在这份香火上,就留她一命吧。”  

文德帝点点头,“等查明此事,朕会亲自到奉先告知父皇一声。朕尽力了,奈何有人野心膨胀,已经不是当年那位舍救人的长公主下。”  

萧太后闻言,又是一声叹息,“哀家实在是想不明白,朝阳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难道就因为被小辈打压,失了面子?”  

文德帝说道:“母后不用为了此人烦恼。正所谓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萧太后点点头,“皇上拿主意吧。”这事她插不上手。  

等文德帝走了后,萧太后沉默了许久,才吩咐边的人,“备一份礼物,给诏夫人送去。就说哀家给她压惊,叫她好好养体,最近就别出门了,此事朝廷一定会给她一个交代。”  

宫人领命,置办了礼物,朝宁王府送去。  

刘诏回到王府的时候,御哥儿正陪伴在顾玖边,安静的习字。  

“怎么样?”刘诏不放心地看着顾玖。  

顾玖笑着说道:“我没事,孩子也没事。”  

刘诏低声说道:“我会替你报仇。”  

顾玖笑问:“人弄死了吗?”  

“离死不远了。”  

御哥儿偷偷竖起耳朵,悄悄地听。  

结果被刘诏发现了。  

刘诏捏捏他的儿子,“去隔壁玩。”  

“哦!”  

御哥儿收起课本,去了隔壁。  

等御哥儿走了,刘诏才说道:“最近你别出门,父皇可能会有大动作。”  

顾玖急忙问道:“你会被牵连吗?”  

“我不会有事。就是我们都得低调点,接下来的事,我们都不要插手。”  

“我明白了。”  

“下,夫人,宫里来了人,说是给夫人送压惊的礼物。”  

不仅萧太后派人给顾玖送来压惊的礼物,裴皇后,沈贤妃,罗德妃她们,还有文德帝纷纷派人送来压惊礼物。  

顾玖笑了起来,调侃道:“没先到遇刺,还能发一笔小财。”  

刘诏却有些后怕,还是不放心,“你赶紧躺着,宫里的人我来应付。”  

顾玖点点头,“我就偷个懒,你替我打发了他们。记住,说话客气些,别无缘无故就把人给得罪了。”  

刘诏说道:“放心,区区小事,保证替你料理干净。”  

刘诏出门打发宫里来的人。  

林书平却悄声说道:“下,皇后娘娘派人传话。”  

刘诏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