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一个傻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月初,天气已经冷了下来。  

冬天的脚步,已经来到了京城。  

往年这个时候,很多商家已经准备离开京城。就怕再晚些时候,河水冰冻,道路不好走,耽误了回家过年。  

但是今年,商家们显得不慌不忙。  

还有更多的货物,正在源源不断的运到京城来。  

京城空前的热闹。  

没想到,这个季节,还能吃上南方的水果,真是令人意外啊。  

“听说了吗,京城到洛州的水泥路快修通了。”  

“早就听说了,好像就差最后几十里路,两头就能合拢。”  

“最近四海商行的肉菜店,又添了不少新品种。好像都是从南方运来的,价钱还不贵。”  

“怎么不贵。一个桔子,这么大一点,就要两文钱。两文钱都能买几个鸡蛋了。”  

“我昨儿尝了个鲜,那桔子真甜。听说和我们这边的品种不一样。”  

“还有红薯干。”  

“以前只听说过南边有人种红薯,却没想到那东西还真是耐饿。”  

“听说红薯在北边也能种。”  

“真的?这事可不能瞎胡说。”  

“胡说什么啊。我小姨子嫂子的兄弟的大舅子的表兄,在庄子上干活。听人说,今年不少庄子都种了红薯,一亩能有上千斤。”  

“真的吗?天啦,上千斤的亩产,岂不是说青黄不接的时候不用再担心饿肚子?”  

“光种红薯也不行。每年的赋税,徭役,没办法用红薯去抵扣。还得种小麦稻谷。”  

“这倒也是。”  

“那红薯除了亩产高,能做红薯干外,还有别的吗?”  

“怎么没有,喂猪就极好。还能磨成粉,做红薯粉丝。听说还能酿酒。”  

“红薯果真能酿酒?”  

茶楼老板竟然也加入了几个脚夫的谈话。  

“我都是听人说的,说是红薯亩产高,可以煮来吃,蒸来吃,还能烤着吃,顶饿,就是屁多。喂猪也是极好的,猪吃了红薯,肉长得快。还说能酿酒,只是没见过。”  

茶楼老板说道:“要是真能酿酒,我也种个十亩二十亩。”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酿酒。”  

“你刚说的红薯粉丝,是什么样的?”  

“你去大槐树集市的肉菜店,那里面有卖的,东西好还不贵。改明儿我也去买半斤,尝个新鲜。”  

脚夫们喝着大碗茶,歇息了半个时辰,又去忙活了。  

这茶楼,就是路边最低档的茶楼,一个草棚子,不遮风,只能挡挡雨雪。  

茶楼老板开了多年,挣的也都是辛苦钱。  

好不容易攒了钱,买了十几亩坡地,几亩水浇地,也算是小富。  

茶楼老板打算好了,趁着身体还好,再干几年,多买点土地。等老了,就去乡下养老。靠着几十亩土地,一家人能生活。  

要是这个红薯亩产真有那么高,真有那么好,茶楼老板觉着买几十亩地的计划,说不定能够提前实现。  

接下来几天,茶楼老板一家人,变着花样吃红薯。  

别说,味道还真不错,甜滋滋,糯糯的。烤的最好吃,香。  

果然如同那些脚夫所说,红薯顶饿,就是屁多,不雅。  

吃过了红薯,茶楼老板就盼着红薯能酿酒的那一天。  

一定要能酿酒啊。  

只要能酿酒,他就将自家的山坡地,全都种上红薯。  

至于种子从哪里来,茶楼老板还没想到那么远。  

反正等到春耕的时候,总能想到办法弄来种子。  

离着京城三百里的八里铺,位于京城到洛州的官道上。  

自去年来了修路的工程队,这处位于山坳坳里面小地方,就热闹了起来。  

修路的,烧水泥的,来往送补给的…  

冬天最冷的时候,工程队都没歇着,还在烧砖。说是要建房子。  

当地百姓,也不懂修路同建房子有什么关系。  

他们只知道,工程队来了后,家里的日子便好了起来。  

男人去工地上干活,每天两顿干的,还有肉汤喝,还有工钱拿。  

女人帮着烧饭,一样包吃有工钱拿。  

没找到活的女人,便接了缝补的活。  

工程队上都是大老爷们,挣得多,手散,愿意花钱请人洗衣服。  

工地附近的百姓,就得了实惠。  

除了这些以外,以前卖不起价钱的牲畜家禽,工程队都要,价钱还公道。还因此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饲养家禽的风潮。  

运不出去的木材,石头,不值钱的石灰,工程队都拿钱卖。  

八里铺老百姓的日子眼看着好起来,然而这一段水泥路也修通了。  

工程队走了,当地百姓都是一脸遗憾,失落。好日子随着工程队的离开,也随之离开了。  

以后的日子,怕是又会回到过去那种贫穷守旧,一年到头吃不了一顿饱饭的生活中。  

却不料,工程队走后,水泥路边,却多了两栋气派的宅院。  

周围地土地,山林,也被人买了下来。  

很快,房子上面挂了牌子,门口水泥路上多了两排高高的木栅栏。  

附近村里唯一读过书的童生,指着房门上挂着的两道牌子,念叨:“收费站,休息站。”  

“这是什么玩意?”  

“不知道?”  

“休息站是不是就是驿站,这倒是能理解。收费站是什么?难不成我们以后从这路上过,还得给钱。”  

一听到给钱,村民们落荒而逃,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