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不虚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胡家的确想将闺女嫁给三殿下刘言,刘言也没反对。  

然而胡家家世普通,胡家的姑娘做不了他的正妻。  

刘言心里头早有成算,他的妻子,就算不是出身顶级世家,也该是圈子里的名门淑女。  

他进宫,求到文德帝跟前。  

想让文德帝早点给他指婚。  

他已经满了二十岁,连个孩子都没有,他也很着急。  

然而文德帝却想得更多。  

操办皇子婚事,是一笔极大的开销,少说也要几万两,多一点直接十万两往上。  

如今别说几万两,就算是几千两,文德帝都不乐意掏出来。  

于是,他对三殿下刘言说道:“你的婚事,还有老五,老六的婚事,朕已经让人留意着。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就给你们几兄弟赐婚。你呢,别着急。先好好养好身体,身体好了,才能说养孩子的事情。”  

刘言很失望,“父皇可否先赐婚,婚期定到明年也没关系。”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道理难道不懂吗?退下吧,朕还有许多事情要忙。”  

刘言无奈,只能退下。  

他去见了裴太后。  

萧太后也叫他不要着急。  

“先帝折腾得太厉害,留下了一堆烂摊子。陛下整日忧心国事,加上国库空虚,暂时顾不上你们。你湖阳姑母,如今还是郡主爵位,陛下说什么都不肯赐爵,你懂吗?”  

萧太后含蓄提醒三殿下刘言,国库空虚,没钱操办婚事,想成亲,等着吧。  

刘言脸色苍白,“朝廷困难如斯?”  

“谁说不是。这么多人都指望着国库吃饭,加上近些年天灾频繁,处处需要减赋税赈灾,陛下一个人支撑这么大个烂摊子,也很艰难。”  

刘言愧疚道:“只恨我没本事替父皇分忧。”  

“只是你是个孝顺的,替你父皇的话,好好养身体。身体养好了,才能养孩子。”  

三殿下刘言失望地离开皇宫。  

回到王府后,他找到管家,询问公中如今有多少产业,有多少结余。  

管家自然不肯告诉他,“殿下可别为难小的。”  

刘言不悦,“只是问一声府中有多少产业,瞧你为难的样子。”  

管家委屈,“殿下也该知道,如今府中的产业,名义上挂在王府,实则是少府在派人打理。具体盈利情况,小的真不知道啊。”  

“连账房也不清楚吗?”  

“账房现在只负责从少府要钱,做个流水账。”  

刘言蹙眉,“为何要让少府打理王府的产业?”  

“王府的产业,本就是陛下置办的。陛下一切事情,皆由少府打理。那些产业,理应也该由少府打理。就连皇后娘娘,也将嫁妆交给了少府打理。娘娘的陪房,都在少府领了差事,有了官身。”  

“当真?”  

“此事当然是真的。殿下之前都没听说吗?”  

三殿下刘言摇头,他身边得用的人太少,消息不够灵通。  

别人都知道的消息,偏生他不知道,心里头就堵着一口气。  

他脸色不好看,态度有些强硬地打发了管家。  

他想来想去,还是去找了二殿下。  

两人都是庶出,某种意义上,两人利益一致。  

这府里几兄弟,眼看着就要拉帮结派,分成几个小团体,暗地里斗起来。  

文德帝完全顾不上几个儿子。  

就算事先知道几个儿子会斗起来,文德帝估摸着也无所谓。  

他向来是支持儿子们互斗,只要别斗出人命就成。  

什么兄友弟恭,那都是个屁。  

明知道是假的,文德帝也不要求儿子们在他面前演戏。  

文德帝这一点比先帝强,他不虚伪。  

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不会强迫儿子们去做。  

就比如,兄友弟恭,他就做不到。  

所以儿子们想斗就斗吧。  

文德帝特想得开。  

也算是帝王中,最想得开的人。  

他的后宫,也是这个风格。  

他没指望后宫女人一团和气,也就不勉强大家在他面前做戏。  

裴皇后吐槽他的女人,他乐呵呵的听着。  

萧太后吐槽儿媳妇,他也乐呵呵听着。  

但是嫔妃们,谁敢当他的面吐槽皇后和太后,抱歉了,一切照着规矩来。  

文德帝不求女人们一团和气,却也不许有人破坏规矩。  

他对几个儿子也是一样的要求。斗可以,但是别坏了规矩。  

谁敢坏了规矩,他就用规矩教训人。  

盛夏,天亮的早。  

京城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  

邓存礼带着人,将别院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确保今儿的茶会能顺利举办。  

他看了眼天色,“多准备一百把雨伞,今儿说不定会下雨。叫厨房准备足够多的食材,夫人说了,今天的自助餐,一定要让所有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搬点酒水来。  

总之尽可能多做准备。万一下雨,宾客会停留较长时间。不多做点准备,别到最后连吃的喝的都没有,夫人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  

下人们领了命令,快速行动起来。  

这处别院,是湖阳郡主的产业。  

上一次,为了修缮三大殿,顾玖在此处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投标大会。  

当初的盛况,有幸见识过的人,都不会忘记。  

这一回,依旧是在这个别院,不过别院的装修,早就换了风格。  

白仲来到邓存礼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