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往日有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历了宁王被立为储君的闹,刚刚沉下去的人心,又浮动起来。  

这一回是因为三夫人蔡氏陪嫁的家具上面检查出大剂量的毒药。  

也就是说,三公子和三夫人蔡氏并不是生病,之所以体虚病弱,是因为长期受到毒物的侵害。  

夫妻二人并不能直接接触毒物,却每睡在毒物包围的榻上,没有被毒死,只能说是命大。  

三夫人蔡氏的陪嫁丫鬟婆子,全都被抓起来,一个个审问。  

三夫人蔡氏则被单独看守。  

裴氏已经派人上蔡家,讨要说法。  

蔡家如果给不出一个说法,那么就报官。让官府上蔡家调查,不信查不出真相。  

儿媳妇陪嫁的家具里面含有毒物,想想都觉着可怕。  

得有多恶毒的人,才能想出这种害人的办法。  

过去太医治不好三公子两口子的病,是因为药不对症,找不到病因。  

如今找到了病因,太医治起来就快了。  

对症的药一用,不敢说药到病除,病至少是真的有所减轻。  

刘诏从衙门回来,听说了此事。  

他说道:“蔡家没道理害出嫁的闺女,最大的可能还是三夫人那些陪嫁丫鬟婆子。也只有那些陪嫁丫鬟婆子,才有机会,长年累用往铺下面放置毒物。  

不过那些陪嫁丫鬟婆子,未必肯老实交代。不如借父王边的常恩用两,由他来审案,定会有所收获。”  

裴氏听取了刘诏的建议,叫人给宁王送信,把常恩借来用用。  

宁王得知三公子是中毒而非生病,而且嫌疑人还是三夫人蔡氏,十分震怒。  

他吩咐常恩,“严查此事,就算将蔡家掀翻,也要查出真相。下毒都下到王府,下一次是不是要在碧玺阁下毒。他的,百密一疏,当初本王怎么没想到老三可能是被下毒。”  

常恩领了宁王的命令,带着人回王府,当晚开始提审那些丫鬟婆子。  

常恩是从慎刑司出来的,手段非同一般。  

都说常恩出面审问人,就没他审不出来的。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一早,经过连夜奋战,常恩这边就有了消息。  

下毒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夫人蔡氏的嬷嬷,许氏。  

许氏是三夫人蔡氏的娘,后来留在蔡家做了嬷嬷,一直在三夫人蔡氏边伺候。  

三夫人蔡氏嫁到王府,她作为陪嫁,也跟了过来。  

拿到供词,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下毒的人竟然会是三夫人蔡氏的嬷嬷。  

这可是自小到大的分,许氏为何要下毒害人?  

没道理啊!  

“常公公,快别卖关子,告诉我们这个许嬷嬷为何要下毒害人?”  

常恩说道:“还是叫三夫人同许氏对质吧。”  

王妃裴氏点头,“是该对质。来人,将三公子,三夫人请来。告诉他们,已经查出下毒的人。另外派人将许嬷嬷提来。”  

常恩提醒去提许嬷嬷的下人,“记得把人收拾一下,再带过来,以免吓着三公子和三夫人。”  

下人领命,心头惴惴不安。  

见到了许嬷嬷的惨样,才明白常恩公公为何说要先收拾一番。  

三夫人蔡氏来到和堂。  

如今大家都知道她是中毒,不是得了传染病,倒不会像过去那样嫌弃她。只是依旧会避开她,嫌她晦气。  

做人得多失败,带她长大的嬷嬷才会下毒害她。  

三夫人蔡氏看了供词,体摇摇坠,“不,不可能。许嬷嬷没道理害我。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没有误会。”  

许嬷嬷被人安置在门板上抬了进来。  

三夫人蔡氏哭着问道,“嬷嬷,他们说的是假的,对不对?你不会害我,对不对?”  

“你们蔡家于我许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为何不会害你。”许嬷嬷厉声说道。  

三夫人蔡氏一脸懵逼),“怎么可能。若是有仇,你怎么可能到蔡家当差?而且我们蔡家也没有姓许的仇人。”  

“那是因为,你们蔡家根本就没将我们这等小民放在眼里。我不是京城人,我是梧州人。二十年前,梧州发生民乱,朝廷派兵镇压。统军将领正是蔡家人,就是你的父亲蔡大将军。”  

随着许嬷嬷的讲述,众人得知了一个埋藏了二十年的秘密。  

梧州民乱,蔡将军领兵平乱。  

乱子平息后,悲剧才刚刚开始。  

将士打了胜仗,就开始放纵行凶,杀人抢劫强,无恶不作。更严重的是一晚上,屠了半个村。  

此等恶行,若是被人知晓,全军上下不知道要掉多少颗脑袋。  

蔡将军为了掩盖真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周围几个村全都屠了,做出乱贼屠村的假象,蒙混上官。  

许氏那时候还是个小媳妇,出事那天走亲戚,躲过一劫。  

等她回家,夫家十多口人死光,娘家十几口人死光。  

一夜之间,满门被屠。  

许氏本想一死了之,却不想,肚子里已经怀着孕。  

她辗转多地,来到京城,生下孩子。  

机缘巧合做了蔡家的娘。  

后来得知梧州领兵平乱的正是蔡家兄弟,她就存了报仇的心思。  

直到三夫人蔡氏嫁到王府,她才开始动手。  

她打算好了,等到三公子毒发亡,她就站出来揭开真相,指证蔡家下毒谋害皇孙。  

她是三夫人蔡氏的陪嫁,她的证词可信度很高。  

只要她指证,一个谋害皇孙的罪名蔡家跑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