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杀了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淑仪被人押到兴庆宫,看着满断手断脚,一地尸体,鲜血浸染了地面,她直接吐了出来。  

内侍不管她吐不吐,直接将她押到寝宫。  

“进去!”  

江淑仪脸色惨白,内心早已经恐惧得想要逃跑。  

然而内侍并不给她逃跑的机会。  

最后,她还是被推进了寝宫内。  

看见李德妃母子的尸体,她瞳孔张大,不敢置信,浑颤抖得下一刻就会倒下。  

她要死了吗?  

她今会死在这里吗?  

她还不想死,呜呜!  

“瞧瞧,陛下最宠的淑仪娘娘来了。”  

薛贵妃的声音响起,落在江淑仪的耳朵里,仿若恶魔。  

她苍白着一张脸,小心翼翼地朝头看去。  

陛下怎么了?  

陛下动不了了吗?  

“江淑仪,你过来。”  

薛贵妃朝她招手。  

被人推了一下,江淑仪才回过神来,战战兢兢朝薛贵妃走去。  

“江淑仪,你告诉陛下,你是不是本宫的一条走狗?”  

江淑仪牙齿哆嗦打架,发出咯咯咯的响动。  

她惊恐不安地点点头。  

“别光点头,得说话。告诉陛下,你是本宫的什么?”  

江淑仪浑抖啊抖,事到如今,形势比人强,她也是被逼)无奈。  

她冲天子苦笑,然后才说道:“奴婢就是娘娘地一条走狗。”  

薛贵妃哈哈大笑起来,“陛下,你瞧见了吗?你宠的江淑仪亲口说她是本宫的一条走狗。陛下听完后,作何感想?”  

江淑仪直接闭上了眼睛,她无颜面对天子。  

天子瞪大了眼睛,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因为天子知道,薛贵妃不会做多余的事。  

既然将江淑仪叫了过来,必定是要利用这个江淑仪做些什么。  

天子在等待薛贵妃的下文。  

薛贵妃没让天子等待太长时间。  

她抬手,轻抚这天子的面容。犹如当年他们刚成亲那会。  

她语气温柔,说出的话却犹如风霜刀剑,“睿真崔皇后边的方少监,陛下还记得吗?  

他告诉本宫一个秘密,他说本宫的长子其实不是被睿真崔皇后害死的,而是被陛下你害死的。  

他还说,睿真崔皇后之所以愿意被黑锅,是因为你答应要给仁宣太子机会。为了仁宣太子,睿真崔皇后到死,都没有说出这个秘密。  

对于方少监的话,本宫一直将信将疑。直到今天,本宫才有机会亲自问一声陛下,是你杀死了我们的长子,对吗?”  

赵王神色复杂地看着薛贵妃。  

他记得自己有个一母同胞的哥哥,自幼聪明绝顶,十分出众。  

可是一次风寒,就要了哥哥的命。  

他还记得,哥哥死的时候,母妃伤心了整整一年才重新振作起来。  

有时候,赵王都会偷偷庆幸,庆幸这位一母同胞的哥哥死了。  

如果没死,他得不到母妃全心全意地宠,今诏书上写的就不会是他的名字。  

“陛下,你告诉臣妾,我们的孩子是怎么死的,好不好?”  

薛贵妃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温柔,眼神很悲痛,悲痛中则是刻骨的仇恨。  

“你,你…”  

“臣妾体谅陛下说不出话来,不如这样吧,如果是你害死了我们的孩子,你就点个头。要是没有你就摇个头,好吗?”  

天子目光充血,死死地盯着薛贵妃。  

薛贵妃微蹙眉头,“陛下既不摇头,也不点头,是因为愧疚还是因为心虚?果然,我的长子是被你害死的。都说虎毒不食子,可你却,哈哈,你却亲手了结了我们孩子的命。你可真够狠毒啊。”  

天子一言不发,目光坦然。  

薛贵妃冷冷一笑,一字一顿地说道:“今你会遭到报应。你害死了我的孩子,我为母亲,自然要替孩子报仇。你放心,就一会,你就能去见列祖列宗。江淑仪,你给我过来。”  

江淑仪浑一哆嗦。  

她看到了太多不该看见的事,听到了太多不该听的话。  

她一定会被杀人灭口的。  

江淑仪想哭,但是不想死。  

她还没有活够,她不想死。  

可是薛贵妃的话,她不能不听。  

她要是不听,下一刻死的人就会是她。  

她一步一步朝前走。  

薛贵妃冷漠着一张脸,“江淑仪,这个老货,就是宠你的天子。可是你看看他现在这副尊荣,他已经不配做天子。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他这一生也该结束了。你来,本宫把这个机会给你,你亲手结束一代帝王的命。”  

“不,不!”  

江淑仪惊恐大叫,连连后退。  

薛贵妃竟然让她弑君,她不敢,她不要。  

“你敢不要!”  

赵王掐着江淑仪的脖颈,“你再敢说一个不字,本王现在就杀了你。”  

江淑仪目光惊恐,拼命挣扎。  

陈大昌大声怒斥,“你们竟然敢弑君,你们全都不得好死。”  

江淑仪哭了出来。  

陈大昌说的话就是她的想法。  

弑君的人,一定会不得好死。  

她不想死,更不想不得好死。  

赵王呵呵冷笑,“将陈大昌的嘴巴堵上。若非留着你还有用,本王早就宰了你。”  

赵王看陈大昌怎么看怎么嫌恶。  

这个阉货,过去仗着圣宠,没少作威作福。  

他们这些皇子,子啊他面前都得客客气气的,气煞人也。  

陈大昌的嘴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