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钻空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梦都盼着能有活干,能挣一份工钱,为老大老二减轻点负担。  

她小声说道:“那,那我们赶紧买房。”  

买了房就能住新房,就能挣工钱。  

王家人挑挑选选,终于选定了两间屋。  

王建根拿着铭牌,揣着银钱,急急忙忙去巷口登记。  

“十五巷,一百零九栋,五号六号房。”他一口气报出自己选出的房子。  

伙计翻着登记册,“你来晚了,一百零九栋五号六号房已经被人选了,正在里面办手续。”  

王建根脑袋轰的一下,竟然有人捷足先登。  

他回过神来,急忙问道:“还有哪些向阳的房子没别挑选?”  

伙计翻着册子,说道:“一百三十栋之后的房子,基本上都还空着。赶紧吧,晚了又被人选走。”  

王建根点点头,走出两步,又跑回来,朝零时搭建的账房里面看了眼。  

他想知道到底是谁抢先一步买了他看中的房子。  

还是熟人。  

同住一个窝棚区的老乡,而且总欺负他们家就他一个壮劳力。  

王建根心头窝火,怀疑对方一定是不是故意抢他的房子。  

头渐高,来看房的人越来越多。  

王建根心头慌乱,不敢再耽误,赶紧走了重新去挑房。  

“老大,房子定下来了吗?”  

“没了,被人抢先一步。我们赶紧去挑房,这一次一定要赶在其他人前面。”  

王家人一听,也都跟着乱起来。很怕好房子都被人选走了。  

他们跟着王建根,直接跑起来,跑到街尾,开始挑选房子。  

向阳,向阳…  

他们对房子的要求就是向阳。  

王建根又一次挑中了两间屋,嘱咐王连氏守着房子,他带着二根去街头做登记。  

“十五巷,一百四十一栋,五号六号房。”  

伙计闻言,开始拿出册子翻阅。  

王建根紧张地盯着伙计的手,十五巷一共只有一百五十宅院,他很担心房子又被人选走了。  

看着伙计的手指头,一点点往下移动,终于找到了一百八十一栋宅院的记录。  

“把铭牌拿来,登记吧。”  

王建根如释重负。  

取下脖颈上的铭牌交给伙计做登记。  

伙计提笔刷刷登记,又在格式合同上面填上王建根的姓名,然后将铭牌以及白纸黑字的格式合同交给王建根。  

“去里面找账房办手续。要是不识字,那边有夫子帮忙解说,免费。”  

伙计指了指树荫下一个老夫子。  

老夫子也是流民,做不动活,幸亏能写能算,生计不成问题。  

前几天,东家零时招一批会解读格式合同的夫子,老夫子应征报名,被选上了。  

今天,他只需要坐在树荫下,给每个找上门的人解说合同,就能挣一百文钱,外加包两餐。  

这是他背井离乡,来到京城后收入最高一份工作。真想一直干下去。  

王建根对二根说道:“你去找娘,叫他们过来。我在这里办手续。”  

二根听话,撒腿就跑走了。  

既然是免费,王建根当然要请教一下老夫子。  

老夫子拿着合同,逐字逐句给他解说。  

“你买的这个房子,六两一间,这是全款一次付清的价格。你要是贷款三年就是七两的价格,五年就是八两…”  

“我贷款。”  

老夫子心中了然,来咨询的人几乎都是贷款,“贷款的话,你就要到里面找账房先生,再签一份合同。  

也就是说,你得签两份合同。一份是和东家签的,一份是和少府钱庄签的。  

还有一件事你要牢记,房子可以自由买卖,但是如果贷款没还清就想卖房子的话,必须卖给东家。其他人不行。过些子,东家会在坊市内设一个房屋租赁买卖中心,方便大家。  

另外,你上的铭牌就是你的个人印章,买房卖房还款做工,只要你在这个坊市里面住着,你就得用到铭牌,千万别丢了。”  

王建根一听,握紧了脖颈上的铭牌,说道:“丢不了。”  

老夫子将合同还给他,“赶紧去办手续吧。今儿人多,怕是要排队。”  

王建根点点头,起朝人进人出的房子里走去。  

果然里面已经开始排队。  

十几个账房,一溜坐着。  

手持算盘,同每个人讲解买房的程序,每个月如何还款。  

青梅穿着小厮衣服,也来帮忙。  

不是她想凑闹,而是人手不够,顾玖不得不将她派出来。  

不光是她,青竹,方嬷嬷,小翠,王依全都来了。  

一下子,顾玖边的几个大丫鬟一走而空,只剩下小丫鬟在边伺候。  

顾玖甚至找王府家令,借了二十个账房过来帮忙。  

若非王府家令自持份,老古板,顾玖都想将家令大人忽悠来,帮她坐镇。  

另外,顾玖还问湖阳郡主要了点人。  

湖阳郡主不靠谱,但是郡主家令,以及郡主府的账房都是极为靠谱的。  

顾玖一开口,湖阳二话没说,将人全都送了过来。  

郡主家令很心塞,他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怎么就和一群账房一起卖房子呢?  

只是在湖阳郡主的威下,郡主家令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白仲跟在钱富边,带着人四处巡视。  

没错,钱富也被忽悠来了。  

刘诏亲自发话,钱富不得不从。  

好在只需要忙三天。三天之后,他就能回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