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撬墙角(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壮的话,给顾玖打开了新思路。  

她怎么那么笨,简直是一叶障目。  

过去只想到自己培养人才,怎么就没想到挖墙脚。  

不过这第一轮锄头就挖向刘诏,似乎不太好吧。  

不过除了顾玖,还有一个人的墙角可以试着挖一挖。那就是顾老爷子。  

顾老爷子在私生活上面,是个妥妥的渣男。顾大人在这方面也算是一脉相承。  

但是顾老爷子年轻力壮的时候,在事业也是有所建树,边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老部下。  

他退下来后,他的那些老部下,大部分也跟着他一起退下来,在顾家当差过活。  

如今顾府很多护卫,都是当年的老部下,或是老部下们的孩子。  

顾大老爷边几个得用的人,也是从老部下里面挑选出来的。  

顾玖先让二壮去忙,然后开始琢磨起这件事地可行。  

天色渐渐暗下来。  

刘诏今儿回来得早,天还没黑,人已经到家了。  

他先去洗漱。  

天气,衙门离着王府有点距离,一路回来出了一臭汗。  

洗漱过后,换上轻便的家居服,来到小书房。  

见顾玖皱眉深思,他伸出手在她眼前挥一挥,“醒醒!”  

顾玖回过神来,“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想什么事这么认真,我都回来一会你都不知道。”  

“我在想怎么挖你的墙角。”顾玖笑嘻嘻地说道。  

刘诏来了兴趣,“你想挖我墙角?说说看,你看上了谁?”  

顾玖站起来,走动了两圈,活动活动腿脚。  

她对刘诏说道:“我手头上缺可用的人才,你边的小厮黄门内侍,个顶个,都很能干。不如匀几个人给我,怎么样?我用重金聘请他们。”  

刘诏哈哈一笑,笑过之后,掷地有声地说道:“不行!”  

顾玖打算翻脸了。  

刘诏抱着她,说道:“我边的人,全都有差事在,没办法借给你用。不过你既然缺人,我可以帮你想个办法。”  

“什么办法?”顾玖好奇。  

刘诏说道:“你没管王府,只管着厨房,应该不知道王府名下到底有多少人吧。”  

顾玖点头,她只知道王府内当差的人有近千号人。  

但是王府名下具体有多少人,那些人都在哪里,没有差事靠什么养活,她都没去了解过。  

“我知道。”刘诏轻声说道:“登记在王府名册内的人口一共有五千五百多人。除掉在王府,田庄,铺子当差的人,再除掉王府侍卫部曲,还有两三千闲人。  

这里面有年老做不动活的老人,也有年幼还不能当差的孩子。剩下一半都是十六到五十岁的青壮年,男女都有。”  

顾玖恍然,“你是意思是,叫我从这些没差事青壮年中挑选人才?”  

刘诏点头,“如果你担心他们的忠诚,我可以叫家令大人将他们的卖契过户到你个人名下。从此他们就属于你一个人奴仆。”  

顾玖微蹙眉头,“这里面有能用之人吗?”  

“不仅有,而且还不少。”  

顾玖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刘诏斟酌了一下,“上千名闲散人员,有部分真的因为木讷不讨喜,容貌丑陋,没能力没关系才拿不到差事。而另外一部分人是有能力有见识能写能算只因为得罪了人,才会被罢去差事赶出王府。”  

顾玖好奇问了一句,“那些人被赶出王府,王府却还捏着他们的卖契?”  

刘诏理所当然地说道:“这是当然。这么多年,王府放出去的人屈指可数。在王府当过差事的人,绝不能轻易放走。万一他们拿着卖契,进入别家府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害了王府。”  

顾玖了然。  

“你和我说说这帮得罪人被赶出王府,卖契却依旧捏在王府手中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刘诏捡了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给顾玖一一介绍。  

顾玖听完后,问道:“这些人现在靠什么过活?”  

“通常都是打短工,或是做点小买卖。”  

“王府不干涉?”  

刘诏点头,“这些人没有差事就没收入,可人总要吃饭穿衣。王府不管他们,却也不能彻底断了他们的生路。  

打打短工,做做小买卖,王府一直是默许的。  

你问问你边的丫鬟,她们的头绳,珠花,基本上都是从这些人手上买来的。他们靠着做王府下人的小生意,差不多就能养活一家人。”  

顾玖朝青梅看去。  

青梅摆手,“奴婢从不去后门那里买东西。这事小翠清楚。”  

顾玖了然,“把小翠叫来,我问问她。”  

很快,小翠来到小书房。  

顾玖盯着她,“小翠,你头上的头绳找谁买的?”  

小翠有点紧张,夫人怎么问起此事。难道她头上的头绳有问题吗?  

青梅提点她,“夫人只是好奇,没别的意思。你如实告诉夫人就行。”  

小翠松了一口气,“启禀夫人,奴婢的头绳是从徐三娃那里买来的。以前是徐有福在卖,最近换了他儿子徐三娃。”  

“徐有福是谁?”顾玖很好奇地看着刘诏。  

小翠有点懵,不明白夫人为何对徐有福感兴趣。  

青梅摆摆手,叫小翠先出去。  

小翠知趣地退出小书房。  

刘诏斟酌了一下,说道:“徐有福原先是父王边的一个笔墨小厮,后来因为行为不检点,偷偷睡了王碧玺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