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抢工作(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右手边排队报名。谁敢打架斗殴闹事的,一律赶出去。”  

流民队伍就跟被点燃了鞭炮似的,轰然炸开。  

男丁们不要命的朝右手边跑去,生怕去晚了报不上名。  

李胜仗着身高优势,腿长,跑在了前面。  

自昨天中午吃了一顿水水的稀粥后,整整一天一夜,他没进过一粒米。  

他饿得很。  

他拿出生平最快的速度排在了队伍前面,却有些头晕发慌。  

他勒紧裤腰带,一定是太饿了。  

他可是有把子力气的,一定可以被选上。  

咚咚咚!  

又是三声锣鼓响。  

马小六拿着铁皮喇叭,朗声说道:“还有最后一件事。工地那边,第一批大杂院即将竣工,有需要买房的人可以到这里咨询。这里从早到晚都有人。对了,没钱也不要紧,可以做工抵房钱。除了大杂院外,还有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  

没有动静。  

饭都吃不饱,哪里会买房啊。  

所谓的第三件事,就没几个人听进心里头。  

但是李胜听进去了。  

大杂院?  

二层小楼?  

可以做工抵房钱?  

他心头有些痒痒的。  

如果能被选上,每天八个铜板,应该可以奢望一下。  

等找到家人后,就不用住窝棚,可以直接住进新房子。  

只是,老家那边不回去了吗?  

李胜很纠结。  

却没有纠结多长时间,因为很快就轮到他。  

马小六有些尴尬,房子诶,人奋斗一辈子,不就图有片瓦遮身。这些人怎么就没反应。  

他回头朝邓存礼看去。  

邓存礼毫不在意。  

一期工程地主要目标对象,本就不是这些饭都吃不饱的流民。  

真正有购买力,而且愿意购买房子的人,是那些正在工地上做工的匠人,有了收入的流民。  

这也是计划中第一批搬迁的人。  

计划中第二批搬迁的人,必要的时候,少不了使用暴力。  

不过还不到时候。  

想要进行第二批大规模搬迁,首先得保证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做工挣钱。  

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做这些流民的摸排登记工作。  

几万流民,籍贯,因何而来,有无犯事,家庭人口结构,家中几个劳力,这些信息,早就登记成册。  

招工,不仅仅要看有无劳动力,能不能吃苦。  

还要看看这家到底几个劳动力,有多少人已经上工。  

假如一家三个劳动力,已经有两个劳动力获得了工作。那么剩下一个劳动力,不好意思,必须把机会让给别家。  

想要安置这帮流民,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平均分配。  

不能平均分配食物,就必须拿出一部分工作平均分配。  

终于轮到王连氏一家人。  

“哪里人?”伙计朝他们一家子扫了眼,一脸严肃的问道。  

王连氏很紧张,搓着衣服一角,小声说道:“蔡州人。”  

伙计了然。  

蔡州接连几年大旱,逃荒的人极多。  

一部分去了南边,一部分来到了京城。  

还有很多人死在了半途。  

伙计拿起蔡州人口登记簿,“夫家姓什么?”  

“姓王。”  

赵钱孙李…  

人口登记,按照百家姓排序。  

“王什么?”  

“王连氏。”  

“你儿子叫什么?”  

王二根主动上前一步,“我叫王二根,我哥哥叫王建根,在工地下苦力。”  

伙计点点头,很快找到了王二根一家。  

“你们家现在只有王建根在做工?”  

王连氏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说道:“只有我家大郎在做工。家里人多,做工挣的粮食不够吃。”  

伙计没作声。  

他朝旁边的管事扫了眼。管事微微点头。  

伙计面无表情地说道:“王二根,你被录用了。拿着这张便签去隔壁办手续。下一个!”  

王二根大喜过望,紧紧地捏着便签,生怕掉了。  

王连氏急了,“那,那我呢?”  

伙计不客气地说道:“招了你儿子,就没你的机会。不要挡着,下一个。”  

王连氏有些慌乱,还想再问问,却被后面的人推开。  

后面的人很不满,嘀咕道:“儿子都被录用了,还想怎么样?难不成还想一家子都被录用啊。”  

王连氏涨红了脸,赶紧带着几个孩子离开。  

王二根拿着便签去了隔壁。  

伙计收了便签,看了眼,拿出木条,毛笔蘸上一点红色油漆,写上王二根的名字,以及年龄,籍贯,日期。  

将油漆吹干,交给他,“拿好了。凭着这个上工,领工钱伙食。要是掉了的话,要及时补办。”  

王二根紧紧地捏着木条,仿佛他拿着的不是身份铭牌,而是绝世珍宝。  

类似地木条,他在大哥王建根身上见到过。  

大哥将木条当做宝贝,不准任何人碰一下。  

他听大哥说过,没有木条,做了工也领不到工钱。  

工地上曾有人将木条掉了,在补办之前,愣是没吃上一口饭,领到一文钱的工钱。  

王二根看遍全身上下,木条放在任何地方都不方便。  

好在木条上有个孔,他找了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就不怕掉了。  

大槐树上,人群里,已经有不少人的脖子上多了一块木条。  

凡是有木条的人,都得到了别人艳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