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着急上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顾玖给小随使了个眼色,小翠心领神会,送周苗出门。  

方嬷嬷从外面走进书房,“这个周苗,胃口越来越大。这种人奴婢在宫里见过太多,多半都不会有好下场。”  

顾玖说道:“不用cāo)心他的将来,他现在对本夫人有用就成。”  

青梅则说道:“夫人今天一出手就是五千两,这银子真不经花。宫里人的胃口也太大了,来一趟,没几千两银子根本打发不了。幸亏淑妃娘娘不差钱,否则王府还要供养淑妃娘娘,更要入不敷出。”  

有些话是不能出口的。  

青梅成了乌鸦嘴。  

没两天,宫里就来了人,问裴氏讨要银子。  

青梅得知此事,连打自己的嘴巴,“叫你乱说,叫你乱说。”  

这下真成了乌鸦嘴。  

萧淑妃派梅女史到王府要银子,一开口就是两万两。  

裴氏头都大了。  

“此事本王妃一人不能决断。梅女史先回宫,等本王妃同王爷商量后,会将银子送到宫里。”  

梅女史点头应承,“还请王妃娘娘先给个千两,好歹让我回去交差。好不容易出宫一趟,总不能空着手回去。请王妃娘娘体谅一二。”  

裴氏咬咬牙,命丫鬟樱桃拿着她的对牌,去账房支用三千两银票,交给梅女史带回去。  

梅女史拿了钱,便起告辞。  

裴氏心头烦躁,在屋里走来走去。  

数次问起:“王爷回来了吗?”  

“启禀娘娘,王爷还没回府。”  

“王爷回来后,立刻禀报本王妃。”  

“奴婢遵命。”  

宁王一直到傍晚才回府。  

裴氏得了消息,急急忙忙来到碧玺阁。  

“王爷,母妃派人来要银子,一开口就是两万两,这可怎么得了?是不是宫里又出了事?”  

宁王端起茶杯的手在半空中一顿,“两万两?”  

“正是!王爷,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么多年,母妃从不曾派人要过银子,这回怎么突然派人上门。萧家那边呢,母妃怎么不问萧家要银子。”  

宁王板着脸,说道:“废话!母妃有本王这个儿子,哪里能问萧家要银子。你将母妃的陪嫁翻出来,看看这几年攒了多少银子。”  

裴氏急得跺脚,“哪有攒下银子。前些年府中亏空,早就将母妃的陪嫁收益给挪用了。”  

宁王恼怒,“那就翻账本。看看这些年到底挪用了多少银子。”  

裴氏当即命人去账房搬账本。  

“王爷,你还没告诉我,母妃为何突然派人要银子,而且一开口就是两万两。”  

宁王一脸疲惫地坐在罗汉榻上,“还不是因为李昭仪生下小皇子,后宫乱七八糟。母妃也要打起精神,笼络人心。人心思变,没有银子什么都是虚的。  

李家父兄搂银子越来越疯狂,其中大部分银子都进了李昭仪的口袋。李昭仪大把银子洒下去,就算是砸,也砸出了一点水花。现在母妃和薛贵妃压力很大,一大把年纪还有和一个年轻嫔妃斗,真是憋屈得很。”  

说到憋屈,宁王一拳头砸在桌上。  

自小皇子出生,他们这些成年皇子,接连遭遇天子的申斥。  

天子分明是没将他们当儿子看待,厌恶之溢于言表。  

本以为仁宣太子过世,局势将大变。  

结果局势的确是大变,然而却没变好,而是越变越烂。还不如仁宣太子活着的时候。  

至少那时候有仁宣太子当靶子,承担天子的大部分怒火,其他成年皇子的子就好过多了。  

如今仁宣太子一死,没有靶子,成年皇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苦不堪言。  

裴氏问道:“要给母妃送银子吗?”  

宁王点头,“当然要送。”  

“两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账房的钱都是要用的。”  

裴氏小声提醒宁王。  

宁王蹙眉,“你别打本王的主意。本王的私房银子可是被你搜去了,本王现在可没银子。”  

裴氏说道:“年底下面的铺子交账,王爷截留了五万两。这才二月,应该还没用完吧。请王爷慷慨解囊,替母妃分忧。”  

宁王指着裴氏,不敢置信。竟然敢他的银子的主意,荒唐。  

裴氏又说道:“账房的银子要留作开销,如果动用了账房的银子,等不到派人去江南,府中就要闹亏空。还请王爷主动承担起为母妃分忧的重担。”  

宁王哼哼两声,“行了,本王出一万两,剩下的全从账面上走。”  

宁王肯出一万两,裴氏的目的基本上算是达成了。  

她也不敢逼)迫太过,有这一万两总比一文钱都没有要强上许多。  

凑足两万两,第三天,裴氏亲自进宫,将银子给萧淑妃送去。  

她进宫,还将顾玖,欧阳芙带上。旁人一看,还以为她是带儿媳妇进宫请安。  

“母妃,这是两万两,请您点收。”  

裴氏拿出一个木匣子,里面装着银票。  

宫女上前接过木匣子,放到萧淑妃跟前过目。  

萧淑妃扫了眼木匣子里面的银票,说道:“为难你了。突然让你拿出这么多银钱,有困难吧。”  

裴氏说道:“困难的确不少。不过既然是母妃需要,无论如何,儿媳也会凑足银钱,给母妃送来。”  

“你有心了。”  

萧淑妃合上木匣子的盖子,叫宫女收起来。  

她靠着罗汉榻,轻声说道:“现在宫里艰难,具体的况王爷都和你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