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淑仪娘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燕听得很认真,还会对照顾玖的观点。  

心想,顾玖的观点同天子的观点,还真够接近的。都是的现实。  

当初,江南在顾玖跟前伺候的时候,顾玖就夸过她,聪明,勤学,肯用功。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  

如今江燕做了天子的‘学生’,越发用功勤学,天子很是满意。  

这一点比李昭仪强。  

李昭仪喜欢琴棋书画,才非凡。然而却不喜历史典故,也不愿意辛苦地去学习。她更愿意将时间用在琴棋书画上面,而非读书识字。  

江燕让天子找到了一种久违的为人师表的感觉,整个人看上去都年轻了两岁。  

也因此,对江燕的宠又多了两分。  

一个月后,又将江燕晋封为淑仪。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一文不名的宫女,到江淑仪,江燕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初她要攀高枝的目的,似乎终于实现了。  

被晋封为淑仪后,江燕手中多少也有了一点权柄。  

薛贵妃启用她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李昭仪。  

江燕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因此薛贵妃对她平里的行动,也不会多加干涉。  

江燕得了权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周苗。  

周苗在尚膳监当差,拜尚膳监监正为干爹。所以他才有办法将江燕从浣衣局安排到甘露宫当差。  

周苗来到甘露宫某偏。  

“小的给江淑仪请安。”  

“免礼,起来说话。”  

“谢淑仪娘娘。”  

周苗起,冲江燕偷偷眨了下眼睛。  

江燕找了个借口,将边伺候的宫女都打发了出去。  

然后周苗就笑嘻嘻地说道:“恭喜你啊,短短一个月时间,就从无名宫女做到了淑仪位份。将来封妃,做一宫之主,也不是不可能。”  

“你就别笑话我了。”江燕招手叫周苗到跟前说话。  

“李昭仪如今将我视作眼中钉,中刺。恐怕她快要忍不住动手了。你快帮帮我,我该怎么办?”  

周苗梗着脖子,“她是昭仪,你是淑仪,你们品级一样,都是三品。你怕她干什么。”  

“她怀着龙种,还有娘家做靠山,我能不怕吗?我又没娘家做靠山。”  

周苗问道:“你娘家人呢?你没让陛下封赏你娘家人?”  

“我和娘家人已经断了好几年的联系,他们是死是活我也不清楚。就算要封赏,也得先找到我娘家人才行。”  

周苗皱眉,“你这问题难办。要不你找薛贵妃吧,你是她一手捧起来的,她肯定舍不得你折损。你将况如实告诉她,她肯定有办法对付李昭仪。”  

江燕哼了一声,从鼻孔出气。  

“贵妃娘娘若是真有法子对付李昭仪,也就不用将我捧起来,同李昭仪打对台。”  

周苗盯着江燕,悄声问道:“你可是起了二心?不想受薛贵妃摆布?”  

江燕同样压低声音,“谁愿意受人一辈子摆布。我现在是没办法,必须依附贵妃娘娘。他等我羽翼丰满,我定和她撇清关系。”  

周苗嘿嘿嘿地笑起来,“我就知道你这人心黑手辣,不念旧。”  

“放!本宫也是念旧的,不过得看什么样的旧。”  

周苗笑道:“不管了,反正我就欣赏你这心黑手辣,翻脸无的脾气。  

其实这宫里和外面都是一样的,有钱吃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你想要自保,想要手里头有使唤的人,前提都得有钱。  

你和李昭仪同样受宠,她靠什么对付你,还不是靠人。  

她有人有钱,做几个局陷害你,然后再让人在陛下跟前诋毁中伤你,就能将你打入冷宫。  

说到底,李昭仪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已成势头。你们位份虽然一样,但是论势力,你连她的小拇指都不如。”  

“你说这么多,到底想说什么?”  

周苗说道:“你想要自保,想要结成自己的势力网,首先你得有钱。”  

江燕皱眉,“我哪有钱。陛下倒是赏赐了我不少好东西,可是这些好东西又不能拿到宫外变卖换成钱来用。”  

周苗说道:“所以你得有娘家,让你娘家借着你的势,替你搂钱。”  

江燕板着脸,“就算找到了我的娘家人,一时半会,也休想搂到钱。不被人算计,拖累我,就该谢天谢地。”  

江燕对自家人十分鄙薄,只因为她太清楚娘家人是什么人。  

借着她的势,鸡犬升天。百分百还要她拿钱贴补他们的生活。指望从娘家人手中拿钱,不知道要多少年的积累。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并没有急着派人去找娘家人。  

周苗摊手,“你没钱,那真的就是寸步难行。你没钱,连打赏人,都只能用陛下赏赐给你的小物件,或是首饰打赏。拿比得上真金白银方便。”  

毕竟是御赐的东西,江燕也不能明着将御赐物件打赏给宫人,犯忌讳。  

江燕咬着唇,一脸为难。  

周苗给她出了个主意,“你不是和宁王府的诏夫人有来往吗?你找她要钱啊。”  

江燕愣住,“找姑娘要钱?”  

“别叫姑娘,现在得叫诏夫人。”  

江燕皱眉,一脸纠结矛盾。  

“诏夫人是宁王的儿媳妇,而宁王是淑妃娘娘的儿子。我是被贵妃娘娘一手捧起来的,等于和淑妃不对付。我如何能开口问诏夫人要钱。要是贵妃知道我和诏夫人有来往,不知道要生出多少是非。你可别害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