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敢不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脸烦躁。  

“哼,老头子还真是龙精虎猛,这把年纪,竟然还能让李昭仪怀孕。若非知道李昭仪边没有男人靠近,本王都要怀疑她肚子里是不是怀了谁的野种。”  

刘诏蹙眉,说道:“李昭仪怀孕,皇祖父龙精虎猛,自然不肯认老。”  

人不认老,就不会急着立太子。  

皇太孙说法,也就无从谈起。  

如今看来,李昭仪怀孕,最失望的莫过于楚王,以及太妃孙氏。  

皇长孙被立为楚王后,太子妃孙氏也摇一变,做了太妃。  

刘诏又说道:“父王,我们该抓紧时间挑选一个和楚王走得近的舍人上本请立皇太孙。”  

“你是想嫁祸楚王?”  

刘诏点头。  

宁王笑了起来,“李昭仪怀孕,楚王派人上本请立皇太孙,不出意外老头子一定会震怒。  

老头子的脾气,本王还是知道一点的。多年前他就不服老,李昭仪怀孕,更让他不肯服老。  

这个时候谁敢上本请立太子,太孙,就是找死。若非楚王受宠,渐成势头,本王一定会借此机会收拾赵王一顿。  

赵王躲过一劫,他该感谢楚王抢了他的风头。”  

想到能算计楚王一把,宁王的心好了起来。  

他说道:“本王准备派人前往江南调查,你可有人选?”  

刘诏说道:“父王边任何一个人都能担当重任。”  

宁王哈哈一笑,“出去历练了几个月,变得会说话了,不错,不错。老四媳妇有了孕,你为老大,也该抓紧一点。要是让老四媳妇想生下嫡长孙,本王看你怎么办。”  

刘诏挑眉,“就算四弟率先生下嫡长孙又如何,儿子可曾怕过?”  

宁王似笑非笑地看着刘诏,“你最好永远都别怕。”  

刘诏笑了笑,“父王若是没别的吩咐,儿子告退。”  

宁王挥挥手,“去忙你的吧。趁着最近有空,多陪陪你媳妇,最好早有孕。”  

“此事不劳父王cāo)心。”  

刘诏起离去。  

宁王安排人准备前往江南。  

装饰一新的楚王府,仁宣太子一家从东宫搬进去已经一月有余。  

李昭仪怀孕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飞入京城千家万户。  

有人忙着歌功颂德,拍天子马。  

有人兴高采烈,以李昭仪娘家人为最。  

有人忧心忡忡,则以楚王一家为首。  

太妃孙氏席地而坐,楚王坐在她的下首,方少监坐在她的对面。  

楚王面色沉,“母妃,李昭仪有孕,儿子该如何是好?”  

太妃孙之朝方少监看去,“方少监,说说你的想法吧。”  

方少监微微躬,“王爷,此时一动不如一静。继续做个孝子孝孙,在陛下跟前承欢。  

至于李昭仪肚子里的孩子,未必是皇子,就算是皇子长到能说能跑能承欢膝下的时候,至少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王爷可以趁着这几年时间小心筹谋。另外,宫里面老奴也会提早安排。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皇子很难,但是想要教坏一个皇子却易如反掌。”  

楚王闻言,暗暗点头。  

太妃孙氏却说道:“李昭仪边的人,全都是陛下亲自安排。将来皇子出生,陛下肯定也会亲自过问,安排信得过人的伺候。你确定你安排的人能靠近皇子,并将皇子带坏?”  

方少监神秘一笑,“别的事老奴或许没把握,但是安排人到李昭仪边伺候,老奴有完全的把握。”  

太妃孙氏狐疑地盯着方少监。这个老奴,到底藏了多少手?  

不过细细一想,也不奇怪。  

方少监在睿真崔皇后边伺候了二三十年,二三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他扎根皇宫,结一张密密麻麻的网。  

看着不相干的人,说不定就是方少监关系网中的一个马前卒。  

太妃孙氏说道:“既然你有把握,本宫就将此事全部交给你负责。这一次,不要让本宫失望。”  

“娘娘放心,老奴不敢辜负娘娘的厚望。”  

江燕惴惴不安地站在大中央,很是无措。  

她不知道贵妃娘娘为何要见她。  

她左右看看,和她一起被叫来的还有好几个人。无一例外,全都容貌出众。  

大内有动静。  

贵妃娘娘携赵王一同出现。  

赵王坐在下首,目光探究地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  

“母妃,这些美人,真要全部献给父皇?父皇年纪大了,不如将这些美人都赏给儿子。”  

薛贵妃瞪了眼赵王,“瞧你这点出息。你的王府缺女人吗?”  

赵王嘿嘿一笑,“儿子开玩笑的。”  

薛贵妃哼了一声,“李昭仪怀孕,你还有心思开玩笑。”  

皇帝长子,百姓幺儿。  

然而这句话在天子这里没有应验。  

仁宣太子是长子,然而天子不仁宣太子,甚至视仁宣太子为仇寇。  

若非仁宣太子为天子挡刀子,而且死了,东宫那一家子早就被圈,哪里还能被赐封楚王。  

如今李昭仪怀孕,如果生的是皇子,不出意外,必定是天子最宠的儿子,无人能抢其风头。  

所有皇子,最小的都已经成年。  

所有成年皇子,在天子眼里,全都面目可憎。  

因为成年皇子不再乖巧,他们只想着同天子争权夺位。  

没有人会喜欢抢夺自己权位的人,皇帝更是恨不得将成年皇子都给宰了,看着碍眼。  

然而小小软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