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求个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氏急得不行。  

顾玖也劝道:“玫姐姐,你真的想多了。我来的时候,瞧着代侯府上下喜气洋洋,大家都很高兴。并没有人说三道四,说你生了闺女不好。  

玫姐姐,我知道生了孩子后,心起伏比较大,容易钻牛角尖。但是我还是希望玫姐姐能够尽量想开一点,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调节好绪。  

有什么委屈,有什么难处,你和世子说。让他替你分担。你千万不要一个人承受,那太辛苦。”  

“小玖说的没错,多想点开心的事。生了个闺女这是好事啊,正所谓先开花后结果。第二胎肯定是个哥儿。”  

顾玫擦了擦眼泪,点点头,“我都知道,我会尽量想开一点。小玖妹妹,你看我体恢复得好吗?”  

顾玖拉着她的手腕,笑道:“听太医的话,好好调养,体很快就能养好。”  

顾玫点点头。  

此时,娘抱着孩子进来。  

顾玫转眼高兴起来,“小玖妹妹,你快看看我家姑娘,越看越好看。”  

顾玖试着抱住孩子,抱得战战兢兢,手脚痉挛,大汗淋漓。  

顾玫哈哈笑了起来,指着顾玖,说道:“原来也有小玖妹妹不会的事。”  

说完,她动作熟练地从顾玖手里抱过小孩,轻声哄睡。  

看着顾玫上散发出来的母,顾玖有片刻的愣神。  

心想,女人生了孩子后一定会变吧。  

将来她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她会变成什么样子。  

过了洗三,几天后,顾玖送走了宁王,裴氏,沈侧妃,罗侧妃。  

他们将去行宫避暑。  

顾玖会留在王府照看。  

萧琴儿如今孕初期,口味古怪得很,一会想吃这样,一会想吃那样。  

厨房辛苦做出来,给她送去,她又说不想吃。  

弄得厨房的婆子私下里说了不少闲话。  

事传到顾玖地耳朵里,顾玖吩咐方嬷嬷,“你替我走一趟厨房,叫大家耐心点。四夫人如今是双子,又是孕初期,口味有些古怪是正常的。叫她们多点忍耐,再过一两个月,况会有所好转。”  

方嬷嬷一张脸极为严肃,“王妃一走,她们就开始闹腾,果真没将夫人放在眼里。奴婢这就去敲打敲打她们。”  

方嬷嬷将厨房婆子敲打了一顿,那些人果然消停了不少。  

萧琴儿得知此事,还一脸不满。  

“我只不过是叫厨房做点东西来吃,一个个就不耐烦。这样的下人,就该打一顿赶出去。大嫂只是派人敲打,看来她是根本不在意我的体。我这一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就是罪魁祸首。”  

丫鬟请示道:“夫人,要不要奴婢带人去厨房闹一场,将那些嘴碎的婆子都打一顿。”  

萧琴儿犹豫起来。  

别看她嘴巴上厉害,心里头却门清,知道顾玖不是个好惹的主。  

如今王爷和王妃都不在,她要是受了顾玖的欺负,连诉苦的地方都没有。  

她想了想,对丫鬟说道:“本夫人不是那起子小鸡肚肠的人,一点小事,何足挂齿。只是不能再有下一次。若是让本夫人再听到厨房的婆子说闲话编排我,本夫人定不会饶了她们。”  

“还是夫人大度。”丫鬟趁机拍马。  

天气越发炎。  

萧琴儿怀着孕,不耐暑,每都要用许多冰块。  

好在王府储存了足够多的冰块,不用担心冰块不够用。  

午后,正是一天最的时候。  

她扇着扇子同丫鬟们闲聊。  

“早知道天气这么,我就跟着母妃一起去行宫避暑。听说北邙山格外凉爽,晚上睡觉还要盖被褥。”  

丫鬟出主意,“要不给王妃娘娘去信,王妃娘娘心疼夫人,说不定会派人接夫人去行宫避暑。”  

萧琴儿琢磨了一下,当即吩咐道:“伺候笔墨。”  

丫鬟兴高采烈。  

萧琴儿去行宫避暑,她们为贴丫鬟,自然也要跟着去。  

萧琴儿写了一封书信,交给王府长史,叫长史大人送去行宫。  

之后,她就等着行宫那边的消息。  

王府同行宫,每三天通一次信。  

三天后,行宫的回信到了。  

裴氏在信里面先是关心萧琴儿的体,叮嘱她好好养胎,不要胡思乱想。  

接着又说行宫规矩大,不能随意走动,不适合萧琴儿。还说路途颠簸,所以叫萧琴儿安心留在王府,不要想些有的没的,也别想着到行宫避暑。  

萧琴儿看完了信,气得差点将信纸撕碎。  

见她脸色不好,丫鬟们也不敢说话。  

生了一会闷气,萧琴儿问道:“大夫人那里可有收到信件?”  

丫鬟小声说道:“有。大夫人如今管着内院,每隔三,王妃都会和大夫人通信。”  

“知不知道王妃在大夫人的信里说了什么?”  

丫鬟们齐齐摇头,这个她们哪里知道啊。  

萧琴儿坐起来,“随我去见大夫人。”  

顾玖苦夏。  

今天夏天格外炎。  

每她都不乐意动弹,一动,就感觉汗水从毛孔里面咕噜噜流出来,衣服都湿透了。  

因为天气炎,这个月,她都没去宗正寺看望刘诏。  

只派了白仲,容信两位小黄门,替她走了一趟宗正寺。  

结果两人回来,告诉她没见着刘诏。  

她问道:“怎么回事?是宗正寺的人不让你们进去吗?”  

白仲说道:“小的到了宗正寺,送上好处,说是给公子送些消暑的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