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搅家精(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午后,王妃领众人回到王府。  

湖阳公主府被围,陈家被查。淑妃也不肯让湖阳公主留在宫里,担心她触怒天子。  

湖阳公主一时间没了去处。  

无奈之下,湖阳公主母子三人只能来到王府安顿。  

裴氏将他们分别安置在客院,嘱咐下人好生照顾,切莫让湖阳公主随意出府。  

若要出府,需得经过她的同意才行。  

人都回来了,独独不见宁王和刘诏。  

顾玖来到和堂,开门见山问道“不知王爷和公子去了何处为何没有归来”  

王妃裴氏沉着脸,没作声。  

萧琴儿左右看看,说道“大嫂别着急,大公子被留在了宫里,陛下有事问询。”  

顾玖挑眉,“那王爷呢陛下也有事问询吗”  

萧琴儿连连点头,“那是当然。”  

顾玖却不接受这个含糊的说法。  

她干脆问裴氏,“请问母妃,到底出了什么事事到如今,王爷和公子均被留在宫里,还请母妃实言相告。”  

裴氏板着脸,“你四弟妹刚才不是说了吗,陛下有事问询,故留他们在宫里。”  

顾玖低头,嘲讽一笑,“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事并没有那么简单。一定是出了天大的事,王爷和公子才会被留在宫里。难不成驸马盗墓,同王府有关联”  

“当然不是。”  

裴氏矢口否认,却发现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她。准确的说,是在关注她的回答。  

都不是傻子,大家心里头都有一本明账。粉饰太平的话,并不能安抚众人慌乱的心。  

裴氏大怒。  

但是她又不能说她什么都不知道。那样一来,岂不是显得她这个王妃很无能。  

她斟酌了一番,才说道“驸马盗墓,此事非同小可。王爷和大公子被留在宫里,就是为了查明此事。总而言之,你们都不要胡思乱想。很快王爷和大公子就能顺利回府。”  

直到此刻,顾玖才抛出另外一件事,“母妃回府之前,金吾卫上门,查抄了文书苑。”  

“什么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裴氏急得半死。  

顾玖一脸无辜,“儿媳不知金吾卫为何上门,以为母妃清楚。难道母妃也不知道金吾卫为何上门吗”  

“本王妃哪里知道。金吾卫奉皇命行事,此事只有陛下清楚。”  

裴氏又气又急,她心知肚明,王爷和刘诏肯定有事瞒着她。  

她咬咬牙,王爷和刘诏不在府中,那她就去问湖阳公主。  

湖阳那个jiàn)人,一定知道出了什么事。  

裴氏当即打发了众人,接着又命下人将湖阳公主请来。  

顾玖走出和堂,她已经确定,裴氏不知道湖阳公主私铸钱币一事。  

一会,这对姑嫂定会大战三百个回合,裴氏知道了真相后,非得抓烂湖阳公主的脸不可。  

顾玖回到东院,琢磨起陈驸马的案子。  

刘诏肯定没有命之忧,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最多受点皮之苦。  

只是刘诏什么时候能出宫陛下取消正旦朝拜,到底几个意思正胡思乱想的时候,下人禀报,说是顾府有人来访。  

顾玖一听,定是顾府听闻王府出事,担心不已,派人过来询问况。  

她对下人说道“快将顾府的人请到花厅。”  

东院极大,东院内院子院子。关起门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府邸。  

顾府的人被请到东院花厅。  

顾玖打起精神前往花厅。  

“哥哥,六哥,苏表哥,怎么会是你们”  

她还以为,顾府派来的人是顾全管家。没想到来的是两位哥哥,还有苏表哥。  

顾珽几步冲到顾玖面前,“妹妹,你没事吧今儿一早听说宫里出了事,牵连到了王府,我担心得不行。、  

父亲要派人过来看看,我就主动请缨。父亲又担心我莽撞,于是叫上了六弟。没想到一出门就遇到苏表哥,然后你就看到了,我们三人一起上门。”  

顾玖眉眼弯弯,心里头暖暖的。  

她招呼三人坐下,下人奉上香茗。  

然后她才说道“累你们担心了,我没事,王府也没事。主要是湖阳公主府和陈家那边,事比较严重。”  

顾琤问道“王府果真没事吗我们进府的时候,听王府下人议论,说是王爷和公子诏还留在宫里。”  

顾玖面对娘家人,自然是报喜不报忧。  

有些事,她独自承担就好。  

她照着裴氏的话,说道“王爷和公子之所以还没回来,是因为陛下留下他们,有事问询。”  

苏政很敏锐,“难道说湖阳公主府好陈家的事,牵连到了王府”  

顾玖朝苏政看去,“苏表哥在市井上听到了什么传闻”  

苏政摇头,“事还没传到市井街坊,故此市井流言极少。不过二叔父认识好几个官吏,都说这一回陈家完了,又说陈家的案子十有九八牵连到王府。夫人可知,赵王,燕王等人都没有出宫,都还留在宫里。”  

顾玖诧异,“此事当真”  

为何之前没有听到王妃裴氏提起此事顾玖朝方嬷嬷看去。  

方嬷嬷微微摇头,邓存礼同宋正都还没有回来,都还在外面打听消息。  

苏政说道“此事千真万确。我想,王爷和公子诏被留在宫里,未必是因为湖阳公主府同陈家的案子。或许是因为别的事。”  

顾玖紧蹙眉头。  

难道昨晚她出宫后,宫里头又出了什么事吗“多谢苏表哥告知此事,我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