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太尴尬(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个稳婆被请出府。  

白姨娘站在窗户边,面无表,目送两位稳婆离去。  

她回头盯着青竹,“人都走了,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青竹偷偷翻了个白眼,说道“我家姑娘不放心姨娘,命我看着姨娘。”  

白姨娘笑了笑,“有什么不放心的,二姑娘就是想得太多。我不过是见见两位稳婆,还派你们过来守着。我要是不答应,李串是不是要带着人冲进来,将我收拾一顿”  

“不敢”  

白姨娘嗤笑一声,“都到了这会,说这些有意思吗两位稳婆我已经见过了,你也回吧。  

见了你家姑娘替我谢谢她,谢她为我请来稳婆。我这心里头啊,感激得很。  

等孩子出生后,同二姑娘肯定很亲。将来这孩子还得指望二姑娘多多照顾。”  

青竹说道“姨娘的孩子,姨娘自己照顾。我家姑娘可照顾不了。”  

白姨娘笑了笑,“行了,行了。我以后是不敢麻烦二姑娘,你赶紧回吧。”  

青竹沉默退下。  

等人一走,白姨娘重重地将窗户关上,真是气煞人也。  

丫鬟翠柳来到白姨娘边。  

“姨娘当心子。”  

白姨娘嗯了一声,让翠柳扶着在椅子上坐下。  

她说道“不知道太太她们什么时候回府。”  

“应该没那么快吧。宫里正忙着给皇后娘娘办丧事。”  

白姨娘轻抚自己的腹部,“这个孩子,无论如何,一定要平安生下来。”  

翠柳为她出主意,“姨娘不如找老爷。老爷心里头对太太早有了芥蒂,姨娘只需稍加挑拨,说不定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白姨娘点点头,“这是一个办法。若是太太能重病不起就好了。”  

白姨娘的心愿,老天爷显然没听到。  

谢氏在宫里哭灵,只是看着憔悴了些,体倒是还好。  

不过老夫人魏氏的况可不太好。  

毕竟上了年纪,哪能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  

同老夫人魏氏一样上了年纪的人,还有不少。  

有人哭灵的时候,直接昏了过去。  

一阵手忙脚乱,太医一检查,说是太累的缘故。  

于是有人到天子跟前陈,让诰命夫人们每傍晚出宫回府歇息,次一早再赶到宫里哭灵。  

虽说辛苦了一些,却也省却了许多事。  

毕竟留在宫里面,吃不好,睡不好,每还要长时间跪在灵堂哭灵。  

就算体结实的人,长期这样,也撑不了几天。  

更别提那些子骨本来就弱的人,怕是连命都要交代在宫里。  

天子经过考虑,准了这份陈。  

于是乎,在诰命夫人们进宫的第三天,终于能够出宫回府。  

虽说第二天一大早还要赶到宫里,来回折腾,但是俗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回到家里,全放松的劲,在宫里是永远都体会不到的。  

单就这一份放松,就能让人省心愉悦。第二天,就能精神抖擞地回到宫里,继续哭灵。  

老夫人魏氏她们顺利回到了侯府,顾玫喜极而泣,好歹主心骨回来了。  

大夫人小魏氏就问道“我们不在的这些天,府里可好”  

“都好的。小玖妹妹她们过来帮忙,为女儿分担了不少。”  

大夫人小魏氏点点头,大家前往松鹤堂说话。  

老夫人魏氏坐在熟悉的椅子上,浑骨头酸痛。  

丫鬟替她捶背,捶腿,为她按摩放松。  

老夫人魏氏感慨道“老了,体一年不如一年。想当年,惠妃娘娘离世的时候,老在宫里头守了七八天,回到府里还能吃下两碗米饭。”  

“老夫人子骨结实着,儿媳的体都比不上老夫人。”  

二夫人王氏奉承道。  

老夫人魏氏摆摆手,“不行了。自个的体自个知道。要是陛下还不让我们出宫,老这条命怕是要交代在宫里。”  

“老夫人可别吓唬儿媳妇。”  

大家都担心地看着她。  

老夫人魏氏勉强一笑,“老只是随口说说,瞧你们吓的。玫丫头过来,和老说说,这些天我们不在,你们是如何处置内务。你大嫂的丧事办得如何”  

顾玫上前,将这些天的事,娓娓道来。  

顾玖将厨房的人全部赶走,从外面请来厨子和帮工的事,也一并说了。  

她得抢先下手,免得厨娘们又在背后告黑状,颠倒是非黑白。  

顾玫说完了事,又继续说道“老夫人,孙女认为小玖妹妹的办法极好。  

府中的老人,仗着主子们给的体面,一个个眼睛都放在头顶上,根本不将孙女等人放在眼里。  

不仅如此,他们还出言讥讽孙女等人,张口必提当年,闭口必提伺候老侯爷老夫人是如何的体面,孙女等人该如何的尊重他们,孝敬他们,真正气煞人也。  

这回要不是小玖妹妹机智,从外面请来了厨子和帮工,流水席怕是只能喝茶吃点心,菜饭是一口都吃不上的。届时侯府的脸面都要被他们丢光了。”  

大夫人小魏氏脸色一板,“简直是放肆。我们不在,满府的下人竟然如此对待差事,眼里还有没有侯府,还有没有主子。老夫人,儿媳以为,府中老人实在是欠敲打。”  

顾玫暗暗点头,何止是欠敲打,就该全部赶出府去,另选合适的人细心培养,一样能当差,还比那些老人更省心。  

老夫人魏氏微微眯起眼睛,“你们说的,老都知道了。都是一些伺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