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死定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姑娘,娘娘让你进去。”  

“多谢这位姐姐。”  

顾玖深吸一口气,走进寝。  

寝内光线昏暗,宫女们都躲在暗处,看不清模样。  

一位内侍站在前,听到脚步声,顿时抬起头朝她看来。  

顾玖也朝对方看去,面白无须,三十几岁的年龄。能在这个时候进入皇后娘娘的寝,定是皇后娘娘信任的人。  

将未央宫的名单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顾玖猜到了对方的份。此人定是未央宫最有权势的人,方少监。  

皇后娘娘躺在上,气若游丝,眼睛闭着,仿若已经死去。  

顾玖走上前,躬拜见,“臣女拜见皇后娘娘,娘娘福寿安康。”  

皇后娘娘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炬,直直地朝顾玖看去。  

顾玖微微垂首,避开了皇后娘娘的目光。  

“来了”  

顾玖躬说道“请娘娘教诲。”  

皇后娘娘抬起手,方少监当即将自己的手背伸过去。皇后娘娘的手放在方少监的手背上。  

皇后娘娘指着顾玖,“住在宫里,还习惯吗”  

顾玖原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结果皇后娘娘如此和颜悦色,倒是让顾玖有些不适应。  

她不敢放松警惕,全绷紧,小心翼翼地说道“每跟着嬷嬷学习规矩,这些子,受益良多。”  

皇后娘娘笑了笑,干瘦的脸颊,全是皱纹。  

一代皇后,容颜不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然而她的一双眼睛,犹如黑夜里的星辰,任何人都无法忽略。  

她的双目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她的一生,必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玖从内心佩服皇后娘娘,这女人太强悍了。  

但是她又不得不同皇后娘娘做对手。  

不过,在皇后娘娘的心目中,顾玖根本没资格最她的对手。  

“你走过来,本宫想好好看看你。”  

顾玖心头一跳,缓步上前,离着沿还有一步远。  

皇后娘娘猛地抓着她的手,“公子诏选了你,你定有过人之处。听说,你背书背的很快”  

顾玖低眉顺眼地说道“回禀娘娘,臣女只擅长背书。”  

“这么说,你的记忆力很好”  

顾玖小声说道“算不得多好,只是肯下苦功。”  

皇后娘娘笑了起来,对方少监说道“你看如今的孩子,多谦虚。”  

方少监笑道“娘娘说的是。顾姑娘品貌端正,家世清白,为姑娘家,还肯用功读书,难怪会让公子诏一直惦记着。”  

皇后娘娘点点头,目光带着微微笑意,盯着顾玖,“你记忆力那么好,为何半年前的事这么快就忘了”  

顾玖心头一跳,面色镇定地说道“还请娘娘明示。臣女不知娘娘说的是哪件事。”  

皇后娘娘笑了起来,“现在的小姑娘,都这么会装傻。哪像本宫年轻的时候,大人问什么本宫就答什么,从不懂装傻。就连陛下都说过,本宫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  

“如今的小姑娘,当然比不上娘娘您当年。”方少监似笑非笑地看着顾玖。  

“顾姑娘,当着娘娘的面,你也敢糊弄人,真不怕死吗”  

一个死字,被方少监拖得长长的,极具威慑力。  

顾玖低着头,慌忙说道“臣女真的不知娘娘指的哪件事还请娘娘明示,臣女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哦难得,你肯在本宫面前说实话。”皇后娘娘笑了笑,终于肯放开顾玖的手。  

顾玖偷偷松了一口气。  

方少监站出来,“顾姑娘,娘娘上次问你在西北的时候,可曾见过公子诏。这个问题,你想好怎么回答吗”  

顾玖做出茫然无措的表,“臣女不明白,上次娘娘问起此事,臣女已经说过,不曾在西北将过公子诏。那时候,臣女整躺在房里养病,连二门都没出过。而且那时候,臣女连公子诏这个人都没有听说过。”  

方少监冷哼一声,“顾姑娘,娘娘已经给了你机会,你却不肯珍惜。你口口声声说你没有出过门,可是有人却知道你曾出门数天,同你兄长前往天门寺为亡母烧香祈福。此事顾姑娘果真忘了吗”  

顾玖露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让方少监好不得意,以为抓住了顾玖的痛脚。  

顾玖一边应付,一边在想,果然是谢家走漏了消息。  

她无助又委屈地说道“回禀娘娘,那时候臣女刚从鬼门关离开,心里头怕得不行。正逢亡母忌,便去了天门寺为亡母烧香祈福。那时候,臣女连公子诏是谁都不知道,又如何会认识公子诏。”  

“娘娘没说你认识公子诏。娘娘只是问你有没有在西北天门寺见过公子诏”  

方少监目光凶狠地盯着顾玖。  

顾玖摇头,“臣女在天门寺数天,因体虚弱,每不是在大烧香祈福,就是在厢房歇息。而且边一直跟着丫鬟伺候。那些天不曾遇到过什么公子,倒是见到几位太太。”  

方少监冷哼一声,“看来顾姑娘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将人带进来。”  

什么人顾玖心里头慌乱。难道是谢宪来了不能吧听到脚步声,顾玖猛地朝门口看去,然后就被来人给惊住了。  

来的人并非她猜测的谢宪,而是太太谢氏边的平嬷嬷。  

怎会是平嬷嬷她竟然在这里难道谢氏不,不对。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对。  

“奴婢叩见皇后娘娘。”  

平嬷嬷看都没看顾玖一眼,走进来,直接跪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