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打死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玖来到外院书房。  

“女儿给父亲请安。父亲平安归来,女儿心里头高兴得紧。”  

“坐下说话吧。”  

顾玖躬领命,端坐在椅子上。  

顾大人大量了顾玖一番,问道:“最近有没有吃药?体如何?京城的气候还适应吗?”  

顾玖欠了欠,说道:“多谢父亲关心,女儿还吃着药,体已经好了许多。京城没西北冷,女儿能适应这边的天气。”  

“那就好。缺了什么就说,不要憋在心里头。你过去体不好,就是因为想得太多。”  

顾玖躬,“女儿谨记父亲的教诲。”  

顾大人嗯了一声,“为父听说你前几天去给老爷子请安?”  

顾玖愣了下,没想到这件事已经传到顾大人的耳中。  

她坦然点头,“是,前几天女儿给老爷子请安。”  

顾大人盯着顾玖看,似乎是想从顾玖的表上,看出她在想些什么。  

“怎么想到给老爷子请安?”  

顾玖抿了抿唇,说道:“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突然想起要给老爷子请个安,问候一声。快过年了,女儿为晚辈,理应这么做。”  

顾大人点点头,“是啊,快过年了。听说你和老爷子聊了有小半个时辰,聊了什么?能不能和为父说说?”  

顾玖琢磨着顾大人的言下之意。  

顾大人是单纯的问问,还是说猜到了什么?  

顾玖说道:“老爷子喝醉了酒,不太清醒,一开始没认出女儿。后来我让丫鬟泡了茶,劝老爷子喝下,老爷子才醒过来。  

女儿虽说在房里停留了小半个时辰,其实真正说话的时间很有限。大部分时候,老爷子都是醉醺醺的。”  

“是吗?你离开后,老爷子就跑出了府邸,这事同你有关系吗?”  

顾玖摇头,一脸无辜地看着顾大人:“女儿也糊涂着,不明白大冬天外面那么冷,老爷子为什么要跑出去。”  

顾大人盯着顾玖,目光犀利,“你真的不知道?”  

顾玖点头,“女儿真的不知道。”  

顾大人蹙眉。  

马师爷上前,说道:“二姑娘,今一早大人前往侯府请安。据老侯爷说,大人能够平安出狱,并不是侯府的功劳。  

此事不光是大人糊涂,我也有许多疑问。到底是谁帮助老爷平安出狱,为何做好事却不肯留名?对于此事,二姑娘有何见解?”  

顾玖一脸茫然,“我一直以为是侯府出力,救出了父亲。难道不是吗?”  

“的确不是侯府的功劳。我和大人大胆做了个猜测,这个帮助大人的人,要么来自宫中,要么来自那些在陛下跟前说得上话的官员。后一类,已经被否决。只剩下前面一种可能。二姑娘,你试着猜猜,宫里面谁最有可能主动出面帮助大人?”  

顾玖摇头,“我猜不出来。莫非是皇后娘娘?”  

马师爷摇头,肯定地说道:“不是皇后娘娘。”  

顾玖试着猜测,“会不会是陛下边的人,他们说话,应该比一般的官员更管用吧。尤其是父亲这类案子,说严重很严重,说不严重其实就是莫须有的罪名。”  

马师爷盯着顾玖,“哦,没想到二姑娘和我猜到一处去了。然而大人在宫里并没有结下这等善缘,此事实在是让人疑惑不解。”  

顾玖低下头,假装很努力的思考。  

她偷偷出府,和刘诏见面,并且说服顾老爷子交出东西,让刘诏兑现承诺放出顾大人。这一连串的事,顾玖并不打算说出来。  

顾玖还没有摸清顾大人对她的态度。  

她救顾大人,是从自利益,大局利益出发。  

顾大人好好的,他们全家才能好好的。  

顾大人有难,她为顾家的女儿,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顾大人对她的态度,到底是父女之多一点,还是因为看到她有利用价值的原因占据主导?或许两者都有。  

不管是哪个原因,顾玖都不介意。  

有利用价值,本就是对自能力的一种肯定。  

如果一个人连一点点利用价值都没有,那才是可悲。  

顾玖之所以不肯说出实,也是因为她不确定顾大人知道真相后,会利用她利用到何种程度。会不会丧心病狂的利用她?  

她也担心,顾大人知道真相后,会做出冲动的事,破坏目前的局面。  

想都想得到,顾大人对刘诏的观感肯定不好。  

得知刘诏救了他,鬼才知道顾大人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对于不受控制的事,顾玖愿慢一点,缓一点。  

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大人平安归来,官复原职。顾府上下喜笑颜开。  

他们做子女的,可以继续享受父萌,安稳度。  

顾玖说道:“马师爷想不明白的事,我更想不明白。”  

顾大人沉声说道:“有孝心是好事。然而你是姑娘家,老爷子子过得荒唐。以后没有长辈领着,你还是不要去见老爷子,免得遇到不堪的场面。”  

顾玖躬称是,“女儿听父亲的,以后一定谨言慎行,不敢在任意妄为。”  

“回去后,好好做准备。初一早上跟着太太进宫朝贺。”  

“女儿遵命。”  

顾玖起,告辞顾大人,离开了外院书房。  

顾大人问马师爷,“如何?”  

马师爷犹豫了一下,斟酌道:“下官认为二姑娘没有说实话。”  

顾大人皱起眉头,“为何这么说?”  

马师爷说道:“在下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