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说漏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待我们顾家?”  

谢氏盯着顾玥,“荒谬!玥儿,不准你胡说八道。什么叫做你大姐姐不干净了。你记住,你大姐姐是被人算计的。  

还有如果海西伯府肯同我们结亲,那就说明海西伯府并不在意这件事,又何来的看不起我们顾家。我看你是糊涂了,尽说些胡话。”  

顾玥又慌又乱。  

她做了那么多努力,不惜去算计顾珍的终,难道就换来这个结果吗?  

那她的努力算什么?白费功夫?  

不行,她不许。  

顾玥脑门充血,不顾一切的喊道:“女儿没说胡话。和海西伯府结亲,不是非大姐姐不可。”  

“你说什么?”谢氏目光锐利,死死地盯着顾玥。  

顾玥后悔了。那番话脱口而出之后,她就后悔了。  

她不该这么冲动,不该将心里话说出来。母亲已经怀疑她,现在她该怎么办?  

“顾玥,你把话说清楚?你是不是知道什么?昨天那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玥连连摇头,“女儿什么都不知道。母亲,女儿没有骗你,女儿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刚才,女儿是在胡说八道。母亲累了,女儿就此告退。”  

“你给我站住,我让你走了吗?什么叫做‘和海西伯府结亲,不是非大姐姐不可’。顾玥,你将话给我说清楚。不说清楚,今你休想踏出房门一步。”  

顾玥一脸惊慌失措,“女儿,女儿看父亲母亲似乎很想和海西伯府结亲,然而大姐姐又出了那样的事。  

女儿就想着,大姐姐的婚事怕是不成了。可是和海西伯府结亲一定很重要吧。  

海西伯府,那毕竟是伯爵府,对父亲的仕途肯定有帮助。  

大姐姐这边不成了,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别人同海西伯府结亲吗?  

女儿听说海西伯还有一个嫡子没有定亲,就想着,是不是另外想个办法和海西伯府结亲。如此一来,岂不是皆大欢喜。”  

谢氏眯着眼睛,死死地盯着顾玥,“你想嫁到海西伯府?”  

顾玥急忙摇头,“没有,女儿从来没这么想过。”  

“当真?”  

顾玥抬起头,一脸认真的说道:“女儿不敢欺瞒母亲。女儿只是想为父亲母亲分忧。”  

“昨顾珍的事,同你没关系吧。”  

顾玥一脸委屈的样子,“母亲不相信女儿吗?关系到大姐姐终,女儿很后悔昨天没能帮助到大姐姐。”  

谢氏心头狐疑。这个女儿,她是了解的。  

不过谢氏没追问下去,反而说道:“你先下去吧。以后不要再胡说。”  

“女儿知道了。”  

顾玥逃似的离开了芙蓉院。  

禾从账房回来,就看见谢氏端坐在椅子上不动,眉头紧皱。  

“太太这是怎么了?是出事了吗?”  

谢氏脸色很难看,“我记得昨听戏的时候,玥儿不在。”  

禾愣了一下,接着点头,“是的。后来大姑娘出事,三姑娘才出现。”  

“你说珍丫头出事,会不会不是谢家算计的。”  

“太太怎么会这么想。”  

谢氏说道:“玥儿似乎想取代珍丫头,嫁到海西伯府。”  

“啊?”  

禾惊住,“太太,这不能吧。三姑娘又没见过海西伯府的两位少爷,她怎么会想嫁到海西伯府。”  

谢氏冷冷一笑,“刚才问了几个丫鬟,玥儿昨天中午开席之前,就已经见过海西伯府的两位少爷。我记得,那个赵二郎,当真是长了一副好皮相。”  

“太太是怀疑三姑娘在那个时候就看上了赵二郎。”  

谢氏冷哼一声,又气又恼,恨顾玥不争气。  

“玥儿这孩子,我太清楚了。昨中午宴席,她没有和侯府的姑娘坐一起,偏偏和那个赵六姑娘坐一桌,两个人有说有笑的,那个时候我就该想到这死丫头心里头肯定憋着什么主意。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她竟然敢那样做。”  

谢氏很失望,非常失望。  

禾赶忙安抚谢氏:“太太,这些只是猜测,不一定是真的。或许,或许三姑娘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想过要取代大姑娘嫁到海西伯府。”  

谢氏闭着眼睛,好一会才缓过气来。  

之后,她才睁开眼睛,对禾说道:“这件事,你私下里查一查。尤其是玥儿边那个叫做葡萄的丫鬟,肯定清楚内幕。你争取将葡萄的嘴撬开。她要是不配合,你就让高三福动手。明白了吗?”  

禾打了个哆嗦,“太太,真要这么做吗?”  

谢氏咬牙切齿,“不然呢?难道我要眼睁睁的看着玥儿犯错吗?这事光是我知道还好,万一传到老爷耳朵里,你可想过玥儿会有什么下场?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再错下去。另外,安排几个婆子看着玥儿,不准她随意出房门。”  

禾见谢氏下定了决心,只能点头应下。  

不过她还是说道:“如果,奴婢是说如果,三姑娘真的嫁到海西伯府…”  

“没有什么如果。要是赵二郎没有克妻和脾气暴躁的名声,这门婚事哪里轮得到顾珍,我早就替玥儿拿下来了。”  

禾暗自叹了一声,出门办事去了。  

谢氏将茶杯狠狠地砸在地上,死丫头,当初是谢宪,如今又是赵二郎,她是犯jiàn)吗?还是花痴?  

谢氏很失望,非常失望。  

她真的没想到,静心培养的女儿,会有这个臭毛病。  

这要是传扬出去,可怎么得了。  

谢氏几乎能想到将来给顾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