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五章 见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慕容鹤死死捏着拳。  

他早在被这些人控制住之前,就派了心腹前来燕王府报信,怎么燕王府这里,却看上去风平浪静。  

是燕王没有收到消息,还是…  

慕容鹤不确定这里究竟是什么情况,便试探着道:“必须要立刻见到燕王。”  

话音落下,慕容鹤飞快的补充一句,“就在刚刚,慕容山庄被人用火药炸毁了。”  

这句话,慕容鹤几乎是冒着被后面刀子戳一下的风险说的。  

然而,他说完,后面的杨子阙却并没有手腕用力拿刀子去戳他。  

慕容鹤不由去看杨子阙的反应,却在杨子阙面上,看到一缕看戏的嘲谑。  

慕容鹤心头突突的一跳。  

杨子阙为什么是这种反应?  

到底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很快,小厮的反应就让慕容鹤心头的惊疑得到解释。  

“庄主放心,慕容山庄送来的消息,我们王妃已经收到了,半个时辰前,王妃就派人去支援慕容山庄了,怎么,庄主难道不知道?”  

慕容鹤心头,仿佛有一道天雷劈过。  

半个时辰前。  

半个时辰前,他还没有被抓,他也没有下达指令让心腹来传信儿呢!  

甚至半个时辰前,大约才响起第一声爆炸声。  

谁来燕王府报的信!  

王妃派人去支援,人呢?  

慕容鹤只觉得自己陷入一张巨大的网,深不见底,漆黑无光,他什么都不知道。  

那种源于未知的恐惧,犹如藤蔓一样,顺着他的脚他的腿爬满全身。  

裹得他难受的喘不过气。  

而这个时候,杨子令手里的匕首,朝着慕容鹤的后背用力戳了一下。  

杨子令转头朝小厮道:“是慕容雪穿回来的消息,事关重大,必须立刻见到燕王,由他定夺。”  

小厮有些拿不定主意。  

毕竟王妃有令,府中一切事务,必须要先回禀给她。  

可现在…  

迟疑间,小厮忽的眼底闪过一道精光。  

不对啊。  

这个杨子阙,不是太子党的吗?  

虽然他不知道杨子阙为什么和慕容鹤一起深夜造访,可他知道,杨子阙是太子府邸的常客。  

而杨子阙,他刚刚那句慕容雪也不是真的说给小厮听得,他是说给慕容鹤的。  

慕容鹤被威胁,心头一个激灵,憋了好久的一口气,倏忽肩头一垮,朝小厮道:“事情当真紧急,耽误不得,是雪儿刚刚送回的消息,这事情,王妃处理,怕是不合适,事情与赵家有关。”  

燕王妃的母家,便是赵家。,  

小厮信得过慕容鹤。  

听他此言,便就没有再多迟疑,只打量了杨子阙一眼,转头引路。  

此时,已经天色渐明。  

曦光越过漆黑的夜,洒向人间。  

燕王并未住在主院,而是住在了西跨院的书房里、。  

一进书房院落大门,振阳子的手,便微微收拢,捏成空拳。  

这院子里,起码埋伏了二十几个高手。  

此刻,那些高手,人人清醒,正在暗处盯着他们。  

同样,秦苏苏清和杨子令,也感受到这种来自暗处的监视。  

人人心头提着一口气,面若无状,跟着小厮走。  

及至书房门前,那小厮轻轻叩门。  

里面很快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紧接着,书房的门被轻轻的打开,叹出一个脑袋,是个老者。  

老者打量了外面一眼,一眼看到慕容鹤,又看到杨子阙,在看到他们背后的人,蹙了蹙眉,收回目光落向小厮。  

引路的小厮立刻道:“慕容庄主有要事回禀王爷,说是三王妃送回了要紧消息,消息和赵家有关。”  

一听这话,那开门老者立刻神情凝重。  

扫了一眼外面的人,低声道:“你们且先等着。”  

便收了头,关门。  

须臾,屋里亮起灯光。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老者再次拉开大门,“王爷请杨大人和慕容庄主进去。”  

说罢,他跨出门槛,朝杨子阙背后一站,面无表情看着苏清他们,“你们几位,且先稍后。”  

秦苏转头去看苏清。  

苏清面无表情,点了点头,“好。”  

秦苏有些担心的看向杨子令。  

谁也不知道燕王的屋里到底是什么情况,杨子令进去,安全吗?  

虽说他用刀子挟持了慕容鹤,可…  

然而,不及秦苏多想,杨子令和慕容鹤已经进了屋。  

那小厮将屋门咣当关上。  

院子里,曦光渐明,洒落在地。  

振阳子抱臂,眯着眼靠在廊柱上,“猜猜,外面有几个?”  

秦苏一愣,四下环顾,“二十一个。”  

振阳子嘴边漫着笑,睁开眼去看苏清。  

苏清抿了下嘴,“二十六个。”  

振阳子便笑道:“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  

苏清…  

那是当然,虎父无犬女。  

振阳子…  

不,你爹现在是只鸡,不是虎父。  

当然,这心头的吐槽,苏清是不知道的,她目不转睛的盯着书房大门。  

救出了杨子令,别那货命短,又进去送死才是。  

振阳子拍拍苏清的肩头,“放心吧,没事的,杨子令在南梁潜伏这么久,这燕王府若是没有他的人,刚刚也不会有燕王妃半个时辰前派人支援慕容山庄了。”  

秦苏一愣,压着声音道:“你说,是杨子令安插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