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意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清的功劳,都是皇上的。  

她的功劳,都是五皇子的!  

多么的恳切谦和啊!  

皇上目带欣赏的看着宋兮。  

是个聪明孩子!  

也是个有城府的。  

苏清能将西蜀大军的指挥权给她,而她能在西蜀大军中立稳第一指挥的地位,可见是个有能力的!  

杀伐决断,征战韬略,怕是不输苏清。  

更难得的是,明明和苏清一样,骨子里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立在面前,若是温柔娴静,端庄得体。  

这样的姑娘,担得起王妃的位份!  

可惜,你说的话,朕一个字也不信。  

毕竟朕收到战报,老五被西秦的人抓走做人质,是你单枪匹马把人救出来的。  

这次与平阳军合围西秦大军,西秦的后方被堵得犹如铜墙铁壁,是你亲自指挥,那个时候,老五还在乞丐堆儿里呢。  

在西蜀,一举获得西蜀大将尊重,是你凭着个人实力赢来的!  

这和老五,真是没什么关系。  

尽管作为老五的爹,朕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这么出色。  

可惜…  

朕的儿子什么货色,朕知道。  

他有才不错,但是才能多数是治理之才,却无大将风范!  

至于什么制定杀敌方案…  

皇上斜眼去看五皇子。  

试图在他脸上发现一点胸怀韬略的闪光点。  

然而…  

五皇子一脸惶恐,全部目光都在宋兮身上。  

脸上表情十分明显:嘴上一时爽,追妻乱葬岗!追悔莫及。  

皇上…  

眼角一抽,皇上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然而,儿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儿子!  

更何况,也没有多不好。  

只是儿媳妇太出色了!  

朕真难!  

咳了一声,皇上敛起心思,朝宋兮道:“这次配合平阳军,统帅西蜀大军,虽然战绩斐然,可你该知道,当初朕派你出来的圣旨上,写着什么!”  

宋兮立刻抱拳,“民女知罪!”  

五皇子一脸惊骇,转头看向皇上,“父皇…”  

他替宋兮抱不公的话音,被皇上狠狠瞪了回去。  

负手在后,皇上一瞬不瞬看着宋兮,“你抗旨不尊在前,论罪,该罚,但是你战绩斐然,也该赏,原本,功过相抵,可现在你说,你的功劳,都是老五的?”  

五皇子立刻摆手,“怎么会是儿臣的,都是宋兮自己指挥得当,她没白天没黑夜的守在第一线,任何冲锋,都是第一个冲上去,连西蜀的将士们,对她都是肝脑涂地的佩服,这一点,父皇可以询问西蜀大将!”  

对于五皇子的反应,皇上非常满意。  

朕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了。  

还好,你抓住机会了,不至于一会儿朕走了,你太惨。  

五皇子…  

他怎么感觉,父皇看他的目光,别有深意。  

父皇什么意思?  

到底什么意思?  

遭了,离京久了,不太会揣摩圣意了!  

皇上…  

宋兮没注意皇上看五皇子的目光,只是在五皇子语落之后,立刻道:“陛下英明,民女不过略识几个字,就算是什么韬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确是五殿下指挥得力,都是五殿下的功劳,民女不敢贪功。”  

五皇子立刻一把扯了宋兮的衣袖,“你是不是傻!什么叫不敢贪功!那就是你的功劳!”  

说着,五皇子将宋兮拉倒一旁,用极其小声的话道:“他是我父皇,只要我没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最多就是罚个禁足,骨肉相连,我父皇一向看重父子亲情,不会重罚我的,你别这样!”  

宋兮瞪了五皇子一眼,一把甩开五皇子,转而看向皇上。  

皇上…  

傻儿子,你的悄悄话能再小点声吗?  

朕听得到好吗?!  

真是尴尬!  

吸了口气,皇上朝宋兮看去,“你有什么说的?”  

宋兮就道:“民女没什么说的,就是将事情的真相回禀给陛下,五皇子千真万确有大将之才!”  

皇上脑中,忽的有什么一闪而过!  

再看宋兮,目光里就不仅仅是欣赏。  

老五如果的确有大将之才,那么,老五就可以掌握兵权。  

掌握兵权,封王做将,既远离皇位,却又不会手无实权。  

宋兮的目的,是这个?  

等等,不对!  

宋兮当初在御书房舌战群儒的时候,他是见识过宋兮的巧舌如簧的。  

就在皇上蹙眉思忖一瞬,宋兮一脸诚恳恭顺的道:“陛下英明,如今民女是在五殿下的领导下,才能如鱼得水的掌控西蜀大军,若无五殿下压阵,民女怕是难以在西蜀服众,所以民女说,功劳都是五殿下的。”  

略略一顿,宋兮又道:“五殿下的大将之才,配上他的皇子身份,才让我们行事如此顺利!”  

皇子身份四个字,宋兮有意无意加重一下。  

皇上骤然心头一震。  

嘴角勾起惊艳之笑。  

抬手一挥,皇上道:“老五的罪,你的罪,朕是要好好想想了。”  

说罢,皇上转头吩咐福公公,“不必挪出暖帐了。”  

方才皇上发现五皇子回来了,第一反应就是让福公公挪出一间暖帐来给五皇子睡。  

现在,没有必要了。  

听到皇上如是吩咐,宋兮心头略略一松。  

看来,皇上是领会了她话里的意思,并且打算考虑。  

原本,这话她打算让苏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